版块   组织振兴   别让下基层成为“吓”基层
返回列表
查看: 205|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别让下基层成为“吓”基层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12-12 08: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李晓琳湖北省委在全省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旨在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此项活动受到老百姓的点赞,也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然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地区个别单位却存在诿过基层、“甩锅”基层,由工作主体变为监督主体,下基层成为“吓”基层。因此便出现了少量“怪”现象:某上级单位联系所包保村收集问题清单,一段时间过去后,得知问题办理仍无进展,便要对村书记进行督办处理。村书记觉得莫名其妙,责任单位收集问题后,一未主动联系村里了解情况,二未提供人力、物力或智力支持,怎么反过来还要督办问责。还有,某指导组在督导检查县级领导“三个清单”落实情况时,不到县级责任单位了解办理进度,不到问题所在村实地查看办理情况,而是让问题所在乡镇汇报并提供佐证资料……这些听起来让人匪夷所思,但在基层确是真实存在的。有些“下基层”之所以成为“吓”基层,究其原因:一是形式主义作祟。部分上级单位习惯于上传下达,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接到这种需要身入心到的工作任务时,还是认为落实在于基层,本单位负责跟踪督导就行了,导致察民情不全面、解民忧不务实、暖民心不主动。二是工作作风不实。部分单位不担当不作为,“应付式”下基层,问了等于去了,督了等于做了,做了等于落实了。三是“欺软怕硬”,以考核“拿捏”乡镇。基层作为“一下三民”实践活动主阵地,考核内容多,要求繁杂,而且考核结果与基层党建考评和领导班子年度履职考核相挂钩,使得乡镇更不敢马虎,对上级单位“唯命是从”。只有破形式主义之弊,纠工作不实之风,完善考核监督制度才能减基层之负,保障“一下三民”下到实处、察到实情,真正为民解忧暖民心。其关键在于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他们会通过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来衡量、来评判。用群众满意度考量责任单位工作完成度,则会倒逼上级单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百姓心得为心得,视线下移、脚步下移,到田间地头聆听群众肺腑之言,从调查研究中摸清群众所思所想,真正把为民服务具体化,确保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下基层就是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脚沾泥巴,多体谅基层干部、多倾听基层心声,多与人民同甘共苦,才能精准为民排难解忧,把急事难事办到基层的关键处,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来源:极目新闻)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300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