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夏立平: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返回列表
查看: 188|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夏立平: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8-4 09: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夏立平(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同时,网络空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对国家安全产生了威胁,网络空间战略博弈态势加剧,西方的零和思维在网络领域的表现日益凸显。最典型的是美国意在依托自身先进的网络技术水平,强行以自身价值观作为网络空间发展标准,来寻求所谓“志同道合”的互联网治理霸权。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为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指明了方向。
01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大意义
从长远来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具前瞻性、综合性、针对性,既确定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又提出了通过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达到目标的具体路径。
顺应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潮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正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世界经济发展正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依托加速转型,中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东风,以网络信息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以网络技术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新发展。同时,必须加大信息技术研发投入,坚持推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更深层次的融合,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科技化、智能化发展,由此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与创新水平,拓展经济增长空间。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且在发展过程中成为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丰富了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发展冲破了信息时代以前的时空束缚,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让世界变成地球村。互联网基于其互联互通的特性,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了亿万人的线上互通,使人们的生活空间由现实存在转为虚拟与现实共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更是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互联网的另一特性是强大的聚集性,互联网为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平台,教育、医疗、政务等活动都可以由线下转到线上,网络互联使得生活更加便利,社会发展更具活力与多样性。互联网成为广大网民进行信息沟通、意见交流、思想碰撞的广阔平台,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具有重要影响。
互联网为人类生活创造了新的空间,使得人类活动的空间不再局限于实际地域中,而以虚拟空间为人类提供了另一活动场所。由于互联网信息无孔不入,因而其对人类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影响巨大,对网络空间安全尤其重要。世界各大国意识到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因而都将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各国在网络空间中的竞争,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思想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利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性、汇聚性等特性及其强大的功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今时代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必须系统科学地认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规律,把握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提升互联网治理的质量与水平。
解决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改变了消费模式,带来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多维度推动生产力发展,并深刻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其用户覆盖面越来越广,深刻改变了信息交流的方式,为差异化意见的传播提供了平台,极大地推动了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互相碰撞,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载体。正是由于网络空间中各类思想的频繁碰撞,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新问题也由此而生,网络平台为诸多错误思潮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而意识形态工作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犯罪、网络恐怖主义等严重问题,使得国家安全的脆弱性日益凸显,成为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课题。因此,各国有必要本着真诚互信的原则进行合作,合理利用互联网,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减少互联网技术带来的风险。互联网时代,人力、技术、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互联网也给不安全因素的扩散与流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互联网为网络犯罪提供了工具,为国内外犯罪分子勾结和破坏社会稳定提供了渠道。网络空间的互联互通与便捷性增强了世界各国网络安全的关联性,从而使各国的网络安全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网络空间是亿万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氛围良好、规范有序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值得强调的是,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它依然在法律的约束范围内。“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积极弘扬网络安全主旋律、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是掌握互联网战场主动权的重要内容,应深化网络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境内外网络攻击渗透行为。
我们不仅要看到互联网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要看到其存在的潜在问题。安全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安全的有力保障。面对互联网所表现出的双重效应,我们要努力发挥其优势来造福一方人民,也要最大程度地规避其不足所带来的风险与威胁。针对潜在风险,我们要全面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安全防控能力。
为实现有效的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指明了方向。网络空间超越国界,突破了现实空间的地域限制,没有传统的领土、领海、领空的几何边界。为了更好地发展和治理互联网,我们需要深化网络领域的国际合作,本着互相合作、共同治理的原则,共同建设造福于人类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互联网不断拉近各国之间的距离,各类文化相互交织发展。此外,互联网特有的虚拟性与开放性,使得网络空间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因此,实现共同治理的难度很大。此外,在社交网络发达的时代,现实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如贫富差距、经济发展不协调、文化产品不规范等,常常通过网络事件反映出来,并通过社交网络迅速扩散传播。与此同时,由于社交网络中传播主体的多样性和匿名性,其所传播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大量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信息,而且社交网络聚集了全球海量用户,可能带来不确定的社会和政治安全风险。随着社交网络越来越频繁地介入并渗透到政治领域,其对国家政治安全构成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网络空间治理框架,不同国家之间必须通力合作。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顺应时势,统一规划、部署、推广和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面对这种多维度的网络安全挑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长远来看,一个或多个国家都无法实现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目标,网络空间安全必须要依赖世界各国就共同治理达成共识,各国必须群策群力,共同应对跨领域公共问题,寻求共同治理的方式,取得互利共赢的成果,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对于国家安全的负面影响。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种主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当前互联网安全发展的深度总结,也从长远视角剖析了互联网发展的整体趋势,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网络空间建设的步伐,提升正面传播的示范效应,致力营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中国政府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在规则内最大程度地发挥互联网的正面效应。
02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内容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提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并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倡导尊重网络主权,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2019年10月,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发布了《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进一步阐释了这一理念,各国对此予以高度的关注和认同,认为中国提出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维护网络空间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宗旨是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同时,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数字经济如日中天,这也使得各国之间的利益关联更加紧密。为了给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必须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朝着更公平、更合理的方向发展。结合互联网发展的特殊性来看,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必须是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原则基础上,共同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保障网络安全,共建顺应未来发展的网络空间。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
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间接地提高了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我们要在全网积极传播正能量,主流媒体应加强良性引导。同时,我们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警惕网络犯罪特别是新型网络犯罪,最大程度地保证广大人民的利益,营造和谐的社会风气,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互动、体验和共享的特性,倾听民意,改善民生,解决人民关切,凝聚社会共识。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同心聚拢,形成全面有效的联防社会风险体系,共建心之所向的紧密发展同心圆。
坚定维护中国网络空间主权,明确宣示中国的主张。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及时学习互联网技术与知识,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以及眼界、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在互联网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各类关系,如安全与发展的协调、服务与管理的全面,提高解决互联网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互联网管理的综合水平,为实现中国的网络强国目标作出贡献。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原则是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这“四项原则”。第一,尊重网络主权是基础。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平等,这一点适用于国家间交流的所有层面,在互联网发展速度愈发加快的今天,其内涵同样适用于互联网虚拟空间。“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并不归功于任何一个单独的国家,任何国家都不应通过互联网干涉他国内政;另一方面,目前互联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在平等而非霸权的基础上进行。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国际社会需要公正的互联网法治体系,以保障互联网运行于健康的法治轨道之上。
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全球的经济格局也由此改变,从国际社会层面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改变了各国之间实力角逐的焦点,互联网及相关技术成为新的竞争领域。“虽然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第二,维护和平安全是必须。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在现实空间,战火硝烟仍未散去,恐怖主义阴霾难除,违法犯罪时有发生。从网络发展的态势来看,网络安全已与我国各领域的安全相互交融,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可以说,网络安全是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前提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很大程度上在于网络安全能否实现。要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目的是整合相关机构职能,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
必须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当前的网络安全具备几个关键特征:一是网络安全是整体而非割裂的。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与国家安全的诸多其他方面密切相关。二是网络安全是动态而非静止的。信息技术变化的速度愈来愈快,过去分散和独立的网络已经变得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网络攻击方式、犯罪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传统意义上单纯依靠软件的防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网络安全需求,一劳永逸的思想也已不再适用,需要建立动态、全面的防护理念。三是网络安全是开放而非封闭的。网络安全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技术的革新,而环境开放是学习、吸纳新技术的必要前提。四是网络安全是相对而非绝对的。我们必须立足基本国情,确保安全,但避免不计代价追求绝对安全,因为这样不仅会背上沉重的包袱,也会在发展进程中逐渐捉襟见肘。五是网络安全是共同而非孤立的。网络安全与大众的联系是紧密相关的,服务于人民利益,人民在维护网络安全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
第三,促进开放合作是路径。“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的发展,维护虚拟空间的规则与秩序,必须坚持团结、互信的理念。“各国应该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当今时代,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互联网的价值,有效规避互联网带来的风险。
第四,构建良好秩序是保障。与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空间不仅应该主张自由,还应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结果,秩序是自由的前提。在网络空间中,我们一方面要保证网民的权利,如交流观点、思维碰撞等;另一方面也要维护网络空间秩序,良好的网络平台秩序是沟通交流的前提。在网络空间中,所有行为体必须以法律为底线,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而非凌驾于法律之上。“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目标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尽管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网络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潜在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各国对于互联网经济发展有着共同愿景,对于网络安全有着共同诉求,对于网络治理有着共同渴望。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各国应该努力消除隔阂,以沟通为媒介,以共赢为结果,走相互信任的共同治理之路,加强共识,共同推动全球数字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地球,让互联网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世界人民。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应用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给社会发展的各领域都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当前,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只有各国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通力合作,不断加深对互联网发展规律的认识,网络空间治理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要想实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各国必须深化合作,完善规则,稳定秩序,尊重各国主权,维护每个国家的平等权利。要加强国家之间的技术共享,深化互联网技术成果应用,提高网络安全战略格局,秉持合作共赢的意识,建立全新的合作要点,把握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间点,打破束缚,群策群力,共同推动互联网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要深化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推动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使互联网发展硕果切实惠及各国人民;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充分展现人类文明多样性;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安全保障合作,提升沟通协商的层级,扩大安全研究的深度,依法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事件与行为,守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共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的发展与国家安全密不可分,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从中抽离,当前唯有共治才能共赢。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路径是促进互联互通、交流互鉴、共同繁荣、有序发展、公平正义。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第一,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机遇期为契机,不断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这是保障互联互通的前提基础。只有不断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越过地域不同、资源差异带来的信息鸿沟,才能使世界各国更好地共享网络资源,提升网络信息的利用效率。“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支持,共同推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
第二,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20世纪之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大多以强制性输入为主,互联网技术兴起之后,文化的交流方式进一步拓展。各类优秀的文化作品汇聚于网络空间,在竞争中发展,在共享中传承,网络使得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播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并在世界范围内传递了优秀文化所蕴含的正能量。“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第三,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自新冠病毒全球肆虐以来,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日益复杂的局面。应对挑战的主要路径是基于互联网创新思维,在数字经济领域开疆拓土,不断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寻求质的突破与发展。中国政府坚决支持打造良好的网络市场环境,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引进外资,制定相关的外商政策,为各国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广阔的平台。“我们愿意同各国加强合作,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信息经济示范区等,促进世界范围内投资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第四,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互联网发展建立在网络安全的基础之上。安全与发展相互依存,安全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则是安全的必然结果。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挑战,各国在享受互联网红利的同时,必然要承担其所带来的的风险与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维护网络安全、合理应对挑战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对话交流,有效管控分歧,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健全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第五,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网络空间治理绝非依靠单个国家就能够实现,必须坚持多边参与、共同协商,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作用,杜绝单边主义,不搞一方主导,才能在维护网络安全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各国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阐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与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关系,强调坚持以人类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迈进。这是中国在互联网发展中历经探索,针对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提出的“中国方案”。当前,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等问题日益凸显,深化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变革势在必行,且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各国应该携手共商、确立共识,努力提升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水平。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关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为指引,加强彼此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合作,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努力。
03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远影响
彰显高瞻远瞩的理念引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取得越来越多国际共识。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网络空间安全面临更多挑战。新时代的大国网络安全博弈,已经从技术博弈上升到理念和话语权的博弈。数字技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大显身手,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正在引领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于2020年11月18日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以下简称《行动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反应。《行动倡议》指出,国际社会应采取更加积极、包容、协调、普惠的政策,加快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倡议》从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20项行动倡议,呼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网络空间建设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中国主张要全面平衡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加强与东盟国家在信息领域的合作,搭建“信息丝绸之路”,以深化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互利合作为基本内容,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目标和原则,与东盟国家进一步加强在贸易投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合作,把“一带一路”建设在经贸领域落到实处。同时,中国积极推动互联网领域的开放合作,努力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从而实现各方合作共赢,实现互联网成果共享,让世界各国的更多人民搭上数字时代的快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中国方案”,强调多元主体参与,从多个领域入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革新,扩大互联效率,携手构建可持续的数字世界,在提升治理水平的基础上,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加强网络技术合作共享,实现网络安全保障有力。新冠疫情期间,基于互联网的“非接触经济”兴起,相关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的发展全面提速。中国正在增强网络技术原创能力,加快建设新一代网络技术体系。当前,网络技术与社会生产方式、人民生活方式深度融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互联网时代,全球治理的事务繁杂,如果工具不到位,很难达到治理效果。互联网的信息数据储存处理能力和强大的交流能力,决定了今天的全球治理必须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而治理好互联网才能使这一工具更好地发挥作用。
网络空间治理合作需要依托共商、共享、共治的国家间网络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为了防范全球网络发展中的数据风险,共商全球数字治理之道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2020年9月,时任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抓住数字机遇,共谋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视频致词,指出全球数字治理应遵循秉持多边主义、兼顾安全发展、坚守公平正义三个原则;中方在会上提出了《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数字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也体现了我国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大国担当。数字技术联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是多边主义合作,即尊重各方利益的全球数据安全、遵循各国的治理意愿,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妥善处理网络治理中的问题。
维护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能源、金融、交通、电力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这些关键领域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中枢,未来极有可能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尽管我们努力预防网络外力攻击,堵塞网络防控漏洞,但因为网络攻击链路的多样性,基础的物理防线一旦被跨网入侵,关键基础设施遭网络攻击泄密可能导致金融紊乱、通信泄密、电力瘫痪等重大危机,对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应学习国外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同其他国家合作,采取联合措施强化网络信息系统的防攻击性能,强化国家与国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要提升国内外网络安全监督与检查水平,紧抓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制定防御策略,主动找出漏洞进行安全整改。实施网络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系统,提升事故预防能力与突发状况应对能力。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互联网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所依赖的重要资源,网络建设关系到经济水平和社会现代化进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日益提升。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第一,进一步深化网络技术与社会产业融合,加快技术与生产力的转换效率。第二,加大网络信息与网络安全教育,重视高科技人才,打造“高精尖”的人才队伍,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才储备。第三,依法管理并统一网络信息建设相关标准规范,利用相关法律和标准规范引导网络等新技术应用。第四,兼顾网络安全可控与开放创新,立足于网络开放环境的同时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中国超大规模的网民群体使得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中国政府必须担负起网络空间治理责任,促进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不断衍生出新的经济发展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世界各国应抛弃偏见,群策群力,提升全球网络安全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数字世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来源:《学术前沿》杂志2023年5月下(微信有删节))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300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