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版块   人才振兴   叶芳、贝静红:办好思政课重在形成同向同行的育人生态
返回列表
查看: 517|回复: 0
收起左侧

叶芳、贝静红:办好思政课重在形成同向同行的育人生态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3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3573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10-14 16: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叶芳 贝静红(中国(浙江)自由贸易实验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浙江海洋大学研究基地专家,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书记、教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办好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人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就在哪里”。办好思政课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主体的育人功能,构建良好的育人生态系统。
  办好思政课,课堂质量是核心。学校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一方面,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课堂教学可有多种教学要素组成,但其中最主要、最关键的是教师的课堂“讲课”。要注重“教师”这一主体,提升教师素质,建立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也是由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集合而成的“综合体”。思政教师要善于利用新技术,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专业课应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往往“各行其道”,难以融通。实际上,高校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和思想资源,各类课程都要充分挖掘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融合相应的思政要素,让专业课与思政课有机融合,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从单一的“思政课程”到全方位的“课程思政”转变,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形成协同效应和育人合力。
  办好思政课,家校合作是支撑。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家长作为教育的利益相关方,与学校一样有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目标,需要积极承担起育人共治的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要进一步做好家长教育,努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位“思政课教师”。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机制,将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延伸到学生父母中,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家长委员会、家校座谈会等形式让父母参与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协同育人机制,在参与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达成育人共识,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办好思政课,合力形成是保障。政府、学校和社会要形成合力。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政府是思想教育实施的重要组织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走进高校、走进课堂,为学生讲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讲好思政课,也是一个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工作作风的体现。”学校也要主动对接政府,将思政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地方红色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言一行总关情,一草一木皆有心。办好思政课需要多方合力形成育人效应,发挥党和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多主体功能,实现政府主导、学校主抓、家庭主护、社区主控同向同行、携手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的大合力、大生态。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87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