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农科技   2019年黄淮海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
返回列表
查看: 606|回复: 0
收起左侧

2019年黄淮海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7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79539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9-4-29 14: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小麦拔节后即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小麦植株生长逐步转化为以生殖生长为主,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病虫害防控和肥水运筹的关键时期。今年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水肥调节,控旺促弱;绿色植保,提高防效;预防倒伏和早衰,增粒增重”。要因地因苗制宜,突出分类指导,切实抓好以下管理措施的落实。
    一、施好拔节肥,浇足浇好拔节水目前,小麦正处于拔节初中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前期没有进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二类麦田,或者早春进行过追肥但追肥量不够的麦田,均应在拔节期结合施肥浇足浇透拔节水。地力水平一般、群体偏弱的麦田,可肥水早攻,在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以促弱转壮;地力水平较好、群体适宜的麦田,要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地力水平较好、群体偏大的旺长麦田,要尽量肥水后移,在拔节后期追肥浇水,以控旺促壮。一般亩追尿素 10~15 公斤左右。群体较大的高产地块,要在追施氮肥的同时,亩追钾肥6~12 公斤,既防倒又增产。追肥时要注意将肥料深施,杜绝撒施,以提高肥效。
    二、根据土壤墒情,酌情浇好扬花灌浆水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需要通过灌溉满足供应。干旱不仅会影响抽穗、开花期,还会影响穗粒数。所以,小麦开花期至开花后 10天左右,应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适时浇好开花灌浆水,以保证小麦籽粒正常灌浆,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此期浇水应特别关注天气变化,不要在风雨天气浇水,以防倒伏。
    三、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倒春寒”的预防和补救工作2018 年 4 月上旬,小麦在拔节期期发生了严重的“倒春寒”冷害,部分麦田小麦小穗冻死、结实粒数减少,导致产量大幅降低。后因此,要提前制定预防“倒春寒”灾害的预案,防御或减轻“倒春寒”对小麦造成的危害。据气象台 3 月 28 日 16 时预报,于 3 月 30-31 日我县将遭遇一次剧烈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将降至 2℃左右。由于我县小麦返青阶段气温较常年偏高,小麦生长速度较快,抗冻性和抗寒性较冬前有所降低,这次剧烈降温过程有可能导致小麦发生“倒春寒”冻害或冷害。因此,广大农民群众要十分关注当前天气变化,及时浇足浇好拔节水。若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施肥浇水进行补救。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只要加强管理,促进下部小分蘖成穗,仍可获得好的收成。发生倒春寒冻害的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和浇水。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 5~10 公斤,接着浇水。二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病虫害小麦中后期,尤其穗期是病虫害集中发生盛期,若控制不力,将给小麦产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要切实搞好预测预报工作,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趋势,进行科学防治。要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搞好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要增强绿色植保理念,科学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小麦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麦蚜、麦蜘蛛、吸浆虫、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防治小麦红蜘蛛,可每亩用 5%阿维菌素悬浮剂 8 克对水适量喷雾;防治小麦吸浆虫,可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的成虫发生盛期,亩用 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11 克对水喷雾,兼治一代棉铃虫;穗蚜可每亩用 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 30 毫升、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0 克、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4 克对水喷雾,还可兼治灰飞虱。白粉病、锈病可用 20%三唑酮乳油每亩 50~75 毫升、43%戊唑醇悬浮剂 12 毫升或 30%苯甲·丙环唑乳油 1000~1200 倍喷雾防治;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75~100 克喷雾防治,也可用 18.7%杨彩杀菌剂喷雾防治。由于近年来小麦赤霉病菌源量较大,今年要高度重视对该病的防控工作。赤霉病要以预防为主,要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原则,抓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全面喷施对路药剂进行保护和治疗,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结露或者多雾天气且持续 2 天以上时,要抓住小麦扬花初期的关键时期主动施药预防,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对高危地区的高感品种,首次施药时间可提前至破口抽穗期,或者在小麦抽穗达到 70%、小穗护颖未张开前,进行首次喷药预防,并在小麦扬花期再次喷药。药剂可选用 25%氰烯菌酯悬浮剂每亩 150 克,或者 25%咪鲜胺乳油每亩 15 克,或者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 100克,或者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咪鲜胺 1:1 比例混合每亩 40~50 克,对水后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果施药后 3~6 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连阴天气,应赶在下雨前施药。如雨前未及时施药,应在雨停麦穗晾干时抓紧补喷。如若小麦抽穗期前后,麦蚜、白粉病、锈病等混合发生,可考虑选用适合进行“一喷三防”的药剂,如每亩用18.7%嘧菌酯·丙环唑 70 毫升+22%噻虫·高氯氟 30 毫升+磷酸二氢钾 100 克混合使用。
    五、采取综合措施,搞好后期倒伏的预防和补救由于今年旺苗面积比例偏高,后期麦田大面积倒伏的风险较大。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麦田后期倒伏的预防工作。首先,要通过肥水调控防倒伏。群体较大麦田肥水管理时间要尽量后移,加快分蘖两极分化速度,通过改善群体通风透光状况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其次,要注意灌浆期浇水时间。最好在无风或微风时浇水,遇大风天气要停止浇水。对于一旦发生倒伏的麦田,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一是不扶不绑,顺其自然。小麦倒伏一般都是顺势自然向后倒伏,麦穗、穗茎和上部的 1~2 片叶都露在表面,由于植株都有自动调节作用,因此小麦倒伏 3~5 天后,叶片和穗轴会自然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麦田,植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也可在雨后人工用竹杆轻轻抖落茎叶上的水珠,减轻压力助其抬头。这样不扶不绑,仍能自动直立起来,使麦穗、茎、叶在空间排列达到合理分布。因此小麦倒伏后不论倒伏程度如何都不要人工挷扶或采取其它人工辅助措施。若人工挷扶或采取其它人工辅助措施,会再次造成茎秆损伤或二次折断,减产幅度更大。二是喷药防病害。小麦倒伏后,特别是平铺倒伏的麦田为白粉病等喜湿性病菌繁殖侵染提供了理想场所,往往白粉病发生严重。因此对倒伏麦田要及早喷施三唑酮等杀菌剂,减轻倒伏病害次生危害。三是喷肥防早衰,减轻倒伏早衰次生危害。小麦倒伏后秸秆和根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秸秆输送功能和根系吸收功能都有所下降,要结合喷药混喷 0.2~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增强光合作用,提高粒重,减轻倒伏早衰次生危害。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107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