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我国土资源的精华,是人民大众的营养库,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然而,长期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耕地数量锐减、质量下降及环境破坏等问题,使得耕地生产能力及健康问题堪忧,直接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201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近年,国务院连续实施三个《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纲要》,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耕地健康包括4个健康:首先是耕地本体健康,土壤肥力和土壤自净能力得以维持。其次是耕地母体健康,是耕地在作物播种期足以支持作物全生命周期健康生长,在作物收获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再次是耕地受体健康,在农业耕作过程中要保证进入耕地的水、肥、药沉降物不致耕地被污染、被损伤。最后是耕地系统健康,耕地作为自然生态系统,所排放的物质不致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对于系统性的能量残余能够完全消化分解。 耕地健康,是健康的耕作土壤、可持续的耕地利用以及稳定的耕地资源利用生态系统。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持续的结构变迁与用地走向变革带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但耕地健康状况却面临巨大挑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耕地退化、板结、污染等区域性生态问题日益显现。 二是自然灾害频发使耕地地力下降导致耕地健康受到威胁。 三是以侵占湿地、水土严重流失和严重超采地下水为代价换取产能的行为也在严重影响我国的耕地健康。 此外,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现代投入品的使用量世界第一,也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如因使用地膜保温保墒,新疆已成为我国白色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耕地健康要注重用养结合,也就是要用得恰当。要根据耕地本身的性质,土壤的适应能力和弹性,做区域性适宜性的选择匹配;同时,要健全制度、加强耕地健康管理。 1、科学立法,建立红线。 要保证我国耕地健康,首先要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原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农业部发布的耕地地力调查评价结果以及环境保护部门下发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耕地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在细化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开展耕地价值评估、确定耕地健康红线划定方法和标准,在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划定耕地健康红线。 2、立足大局,整体监测。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反应分析方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将对土地利用状况“洗牌”,利用遥感、计算机、检测仪等科学的方法手段,有利于在全国尺度上对土地的监测、监管和监控。主要应监测土壤土体构型,监管进入耕地的水、肥、气含量;实时严控耕地系统的性能状况。 3、精准诊断,量身治理。 尽管我国对土地整治工程十分重视,并且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但是对于耕地健康确定的技术方法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当前应该从耕地本体目标、耕地母体目标、耕地受体目标和耕地系统目标这4个诊断体系,遵循差别化的原则对耕地健康程度进行判别,从而制定最优治理方案,系统总结区域特色,探索出具有地域性的分区治理方式,从而推动地区性工作的开展及耕地保护。 4、扎根耕地,着眼创新。 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新”上下功夫,自上而下形成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协调能力以及落实政策的新思维。创新工程技术依靠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智能管控等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创新协调能力是指各级管理部门转变沟通固化模式,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落实政策的新思维是指地方政府在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地域性、特色性、科学性。 只有保证了耕地健康,才能更好的发展健康农业、生态农业,从产能、质量等方面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