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经管之道   齐贵权:粮食价格走势与稳定粮价
返回列表
查看: 893|回复: 0
收起左侧

齐贵权:粮食价格走势与稳定粮价

[复制链接]

7189

主题

7194

帖子

27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434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6-28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齐贵权(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副行长)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调整、市场供求状况和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粮油价格波动较大。粮食连年丰收,但粮油价格并非完全体现“量增价落”的特点。实证分析表明影响粮食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国际粮价变动、国家粮食收储政策、粮食产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通货膨胀率、居民收入等。因此稳定粮价应多方着手,合力解决。本文以黑龙江为例进行分析。
  一、黑龙江省粮食价格走势变化
  黑龙江省粮食种植以玉米、水稻、大豆为主,作为我国粮食产销第一大省,201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503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3%,因此黑龙江省粮价稳定对粮食生产稳定、农民增收乃至战略物资保障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黑龙江省粮食价格呈现阶段性震荡的特点。
11.jpg
12.jpg
  2008~2015年(平稳增长期):国家实施临储政策,粮食价格总体上涨。2008年,为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国家出台了粮食临时收储政策,主要粮食品种受粮食临时收储政策的直接影响,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人民银行企业商品价格监测显示,2008~2015年,黑龙江省玉米价格从1.28元/公斤涨至1.9元/公斤,水稻价格从1.86元/公斤涨至3.06元/公斤,大豆价格从3.52元/公斤涨至3.69元/公斤,8年间年均涨幅分别为7.4%、5.8%和0.7%,远高于CPI增幅。
  2016~2018年(震荡下行期):临储政策逐步退出,粮食价格震荡下行。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临时收储政策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黑龙江省粮食市场价格基本呈下降趋势。一是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取消,玉米价格到2017年2月由2016年3月的最高价1.90元/公斤快速跌至1.21元/公斤,14个月内降幅达36.3%。此后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影响,价格有所反弹,但仍比临时收储取消前下降了13.2%。二是2018年水稻保护价大幅下调至2.6元/公斤,使水稻价格由3~3.1元/公斤断崖式下跌了14.1%。三是国家大豆收购保护价由2014年的4.8元/公斤逐年下调至2018年的3.7元/公斤,同时,由于我国80%以上大豆消费依赖进口,大豆价格与国际市场高度联动,受国际豆价影响,黑龙江省大豆价格年均下跌7.6%。
  2019年(减速下行期):粮价继续回落,但降幅收窄。2019年,受春季干旱、苗期低温、夏季雨涝等自然灾害影响,黑龙江省玉米、水稻产量与质量双下降,同时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存栏较低,养殖饲用需求量减弱,粮食交易量价齐跌。截至2019年12月末,黑龙江省玉米、水稻和大豆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累计收购280.7亿公斤,同比减少71.4亿公斤,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8%、1.1%和0.6%。
  2020年以后(走势分化期):预计未来粮价下跌空间不大,不同品种价格走势将有所分化。近年来黑龙江省粮食连年丰收,但人均口粮消费量却在下降,短期内粮食价格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尤其是水稻全国尚有存粮1.2亿~1.3亿吨待消化,需求减少与供给增加双重挤压价格。但受粮食生产成本要素制约,粮价下跌空间不大。尤其是黑龙江省有其自身优势,主要粮食品种价格走势可能分化。一方面,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品质较好,越来越多的外省加工企业来我省收粮,将拉动大豆价格回升。另一方面,随着非洲猪瘟影响力逐步减弱,生猪存栏量上升将拉动玉米需求量增加,同时全国玉米临储粮库存由最高时2亿吨减至目前的5000万吨,未来临储粮消化压力不大,这将助推价格提升。
  二、粮食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粮食价格的重要因素。一是从实证分析来看,物价上涨与粮食价格的相关系数达到0.2356,物价上涨预期会影响粮食价格的同步变化。2019年黑龙江省CPI同比上涨2.8%,粮食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0%。二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与粮食价格均呈现正相关。从实际情况来看,2008~2019年黑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47%。人均GDP年均增长6.92%,粮食价格指数年均增长3.40%。可见,粮价与宏观经济指标同步性较强。
  粮食产量稳步增产,对粮食价格上涨的熨平作用较为明显。从实证结果来看,粮食产量增长率与粮食价格呈负相关,即粮食增产对粮食价格上涨有较大的熨平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50亿公斤,近五年年均增长4.72%,而粮食价格大体呈缓步下行。从实地调研结果来看,玉米、水稻和大豆三种粮食作物的价格近五年年均分别下降3.91%、3.99%和1.8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有效避免了粮价的大起大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粮食价格之间呈现弱正相关。从农业生产成本来看,近年来,黑龙江省种子、化肥、燃油等农资价格虽有所上涨,但总体涨幅不高,对粮价上涨的推动作用不大。2019年大豆、水稻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平均成本分别为763元/亩、1252元/亩和819元/亩,10年间年均分别上涨2.04%、2.18%和1.49%。
  粮油收储贷款对调控粮食价格保持平稳的效果明显。近年来,黑龙江省金融机构在稳定粮食价格、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金融机构积极拓展涉农经营范围,支持粮食生产。截至2019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8331.36亿元,比年初增加23.89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的38.74%,在粮食供应环节发挥了较大作用。另一方面,有效发挥农业政策性功能,分类保障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资金供应,2019年粮食年度累计投放贷款463.9亿元,支持收购粮食153亿公斤。截至2019年末,全省粮油贷款余额占全省各项贷款的20.91%,在粮食流通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口粮食价格变动对黑龙江省粮价冲击较大。在国际贸易一体化大背景下,随着我国粮食进口量的增加,国内粮价和国际高度联动,国际粮价走势及贸易政策对黑龙江省的粮价影响较大,尤其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粮价预期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据海关统计,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8551.1万吨,同比增长0.5%,增大了大豆价格下跌压力。
  三、粮食生产流通以及稳定价格中存在的问题
  下游销售企业积压货款,导致粮食生产加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粮食加工企业为拓展市场,一般倾向于选取与大型销售连锁企业合作,但在卖方市场下,当下游销售企业占用企业货款时,粮食加工企业一般缺乏话语权,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以黑龙江省某大豆加工企业为例,该企业向某大型超市供应豆浆和豆浆粉,由于超市用货物销售额来结算款项,库存积压的货物占用大量生产企业货款,平均结款时间一般为39天,导致该企业每月积压货款在1000万元以上。货款积压导致流通速度减慢,也不利于粮价的回升。
  粮价异常波动造成的历史政策性挂账,有待消化解决。近年来,粮食市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价格基本运行在合理区间,但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亟待处理。例如,某行政策性挂账不良贷款占贷款余额的4.5%,主要是当年粮食购进价格和售出价格倒挂,粮食价格的价差使得贷款出现不良。
  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不利于保护国内粮农的利益。受国外粮食的生产成本、产量以及需求等因素影响,国外粮食价格普遍低于国内粮食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保护国内粮农种粮的积极性。据调查了解,目前国内大豆价格比从俄罗斯进口的大豆价格每吨高100~200元,国内外大豆价差导致大豆进口量逐步增加,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突破8500万吨,预计2020年将达到8700万吨,在一定程度上会压低黑龙江大豆的价格,使得粮农利益受损。
  四、对策建议
  加强信贷产品创新,为粮食生产流通提供资金支持。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扩大生产规模、库存积压以及下游企业占用资金等因素,使得粮食生产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为此,建议银行机构针对粮食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探索创新信贷产品,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更好地解决粮食生产和加工企业资金短缺难题。对于生产环节,可以开展土地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涉农直补资金质押贷款,探索农户凭借与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签订的收购订单开展信贷产品;对于加工环节,探索粮食加工企业的仓储原粮开展动产抵押信贷产品;对于销售环节,探索销售订单和物流仓单信贷产品创新。
  对政策性亏损挂账贷款要予以剥离,控制粮食收购的信贷风险。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农发行承担的粮食收购贷款政策性特征突出,但国家对粮食收购贷款没有明确的规模、目标、风险弥补措施、补贴标准等,使得政策性银行执行政策目标空间大而实际上难以把握,始终处于执行政策与防控风险的两难境地。对于政府认定的政策性亏损挂账,在地方政府财力和自身能力尚不能有效处置的条件下,建议成立政策性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贷款予以剥离,加快不良贷款处置进度。目前黑龙江省成立了粮食交易中心,除进一步加大农发行对粮食储备库的政策性贷款外,也要鼓励其他银行机构加大对粮食储备库的信贷投入。
  多措并举,破解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困局。一是价格形成机制和补贴方式的改革。建议借鉴美国的成功做法,把最低价格政府收购变为非政府收购。美国虽然对大多数农产品规定了最低价,但是政府并没有按最低价实际收购,而只是把最低价作为计算对农场主补贴的依据,有效地避免了最低价格对市场价格形成的干扰,市场价仍然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二是采用贸易救济措施。我国承诺的约束关税税率比较低,贸易救济措施可以成为我国应对因国外农产品倾销和补贴致使国内外价差倒挂的重要手段。三是控制融资成本。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低、风险大,因此种植户、粮食企业等涉农领域贷款利率一直高于第二、第三产业。近年来,经各方努力,贷款利率水平下降,对此应充分利用LPR机制,促使商业银行更加积极主动降成本,将优惠贷款利率向涉农领域倾斜。

国粮智谷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764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