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周其森(山东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和国家战略做出的战略决策,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和探索,对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表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是乡村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只有科学把握其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才能始终掌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正确方向,不断推动这项工作深化拓展、健康发展。
一、提高接受度,贴近农民实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指出:要坚持正确工作导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农村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把握不同地域发展的差异,创新工作理念和形式手段,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适应农民思想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是我们组织群众性实践活动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规律,也应当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基本遵循。
当前农民思想文化实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立足点。应当承认,由于受到长期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还比较低,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理论接受能力不强,这就决定了在思想阐释、理论传播、政策宣讲等文明实践中不能想当然、人为拔高。新时代文明实践从内容供给、形式设计,方法运用等方面,应当始终贴近群众实际需要,应当始终坚持目标导、问题导向和农村实际导向相统一的工作思路,在提高群众接受度,提高实际效果的前提下,踏踏实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避免各种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做法。
尊重农民接受习惯,坚持尊重乡村文化内在发展规律的要求。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新时代乡村思想建设工程,其目的在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要达到这个目的,既遵循思想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尊重中华乡土文化“内在”传承规律;既尊重乡村文化习俗和农民行为习惯,又引导弘扬时代新风,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育新人,树新风”的精神家园。
一要尊重群众接受习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理论传播功能,要善于运用寓教于乐的艺术手法实现经典理论的通俗化传播和普及,避免因说教式灌输引发大众文化逆反心理而导致文化逆流现象。作为农民思想文化建设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思想文明的传播与行为文明践习相统一的过程。要实现这个统一,就要尊重理论受众的接受习惯,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高自己,让党的思想、理论、政策在群众中入心入脑,开花结果。避免“牛不喝水强按头”,起到适得其反作用,造成好心办坏事的尴尬。
二要遵从乡村社会文化传承发展内在规律。喜闻乐见,这是乡村文化经久不衰的一条规律和经验。要让党的理论落地生根,打通党的政策在农村的“最后一公里”,就要坚持这一规律,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群众活跃度和内生力量,实现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自我感染效果。依靠内生式文化形态促进文明实践行稳致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证明,群众身边的事最具感染力,农民身边的人最具说服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精神文明实践,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文明底蕴,培植了深厚的文明土壤。要深入挖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凡人小事”,弘扬新时代农民的新思想、新风貌等文明范例,让农民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让人人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奔跑者和追梦人。
二、提高满意度,以群众需求和实际效果为导向,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聚焦群众需求,为农民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鲜明的品格。《意见》强调: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群众有物质精神双重需求和实际困难,文明实践既要解决群众的物质需求,又要解决他们的精神需求,让他们在精神上富足起来。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农民精神性供给相对不足,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农民经济观念陈旧,影响产业发展;封建思想仍然占据不少人的头脑,影响乡村社会关系和谐和社会发展;现代环保理念尚未建立,影响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等等。这也是我国农村思想文化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新时代文明实践就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净化、丰富农民精神产品市场,为农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解决实际问题,就是要看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了多大作用;就是要看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鼓舞群众、激励群众方面收到了多大效果;就是要看文明实践有没有肩负起“育新人、树新风”神圣使命;就是要看有没有把“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真正落到实处。这既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的目标任务,也是检验文明实践的根本标准。
一要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深入人心。坚持价值导向标准,其主要表现就是是否将核心价值观自觉转化为群众的行为自觉和道德自觉,是否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主体作用。二是农民文化生活是否得到了进一步的活跃。坚持实践检验标准,关键在于文明实践是否为群众喜闻乐见,各种志愿者活动是否得到了群众广泛参与并且得到了机制化保障。三要看乡村风俗是否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坚持问题导向标准,主要看乡风文明和文化素养是否有了明显提升。
三、提高支持度,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入群众生活生产之中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一项惠民工程,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主体。让人民群众都受益,得实惠,在物质精神两个方面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是其鲜明价值取向。广大群众是其价值主体。遵循这个价值主体和取向,就要在文明实践与群众生产生活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注重文明实践的整体性,满足农民共性需求。新时代文明实践兼具“虚实结合”的双重属性,具有物质精神双重要求。它既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是实实在在的“暖心”工程,又为农民群众提供精神生活食粮和思想建设材料,是新时代的“聚力”工程。融入群众生活生产,是实现“暖心聚力”的根本路径,满足群众共性需求是其基本方式,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是其实现形式。经过一年多来实际工作,不难发现,“群众点单,政府买单”,虚实结合,精神和物质并重是一条值得推广的经验。
文明实践要体现物质文明特征。作为物质性实践的一面,新时代文明实践要务实求细、于细微之处见文明,用点滴小功彰显文明实践的时代伟力。在实际工作中,要从解决群众的身边的小事、难事、麻烦事做起,从他们追求幸福、快乐、满意、高兴的具体事情入手,从他们喜欢做、愿意做、感兴趣、有能力做的身边事做起,用力去做、用心去做、用情去做。文明实践要体现现代文明成果,结合现代化的手段和工具,做出效果和效益,增强文明实践的现代感。
文明实践要有文化特色。作为精神性实践活动,文明实践肩负着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教育群众、塑造新型农民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遵循“内省”式思想建设规律和要求,坚持引导为主,自建为主,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加强农民思想文化供给侧改革入手,用思想文化建设统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群众丰富思想、树立信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构建新时代农民思想文化体系,实现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凝聚起建设新时代农民美好家园的精神力量。
增强文明实践针对性,加强群众的个性供给。文明实践坚持公平正义的现代文明理念,扶弱济困是其鲜明的品格,因而,它以普惠大众和专惠社会弱势群体为己任。在实际工作中,要求除了为大众提供共性帮扶外,还要关注部分群众个性需求,为特殊群体提供服务。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性化的供给往往更能够起到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独特作用。因为少数人的个性需求往往是社会关注的死角,成为决定一个社会文明高度的重要参照,因而个性化的供给更能体现文明实践的温度,扩大文明实践的广度。比如鳏寡孤独老人的陪伴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残疾人生活的关怀问题等等,都属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关注重点。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体恤,更需要文明实践的温暖。
为此,普惠化、差异化、立体化、多元化的工作方法,全覆盖、宽领域、大视野、无死角的工作思路,是文明实践的要求。随着文明实践的深入,要做到整体推进,深化重点,延伸触角,精准定位,分类指导,因人施策。认真区分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运用各地涌现出来的“文明实践面对面”、“文明实践手拉手”等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把党和社会的温暖送到最需要的人群之中。把文明实践中心建成人民群众的加油站,困难群众的暖心站,特殊人群的救助站,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春风吹拂每一个角落,让“一个都不能少”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嘹亮口号。
四、提高参与度,凸显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要坚持农民的角色主体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属于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乡村振兴的赋能工程,同样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要正确处理好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的关系。在文明实践中,党政组织是文明实践的主导,农民是文明实践的主体,二者之间互为依靠密不可分。农民作为文明实践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不同方面,他们既是文明实践的参与主体,也是文明实践的受惠主体;既是文明实践的保护主体,也是文明实践的提高主体。作为文明实践的主导者,各级党政组织起着把关定向和组织发动的作用,主要发挥统筹规划、协调各方、指导监督、考核评价等职能,动员和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到乡村振兴和文明实践中来。但是,主导不能代替主体,各级组织不能代替农民群众,更不能将群众边缘化。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党政组织与群众的关系。牢牢把握文明实践的政治方向,最大限度的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的文明实践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还要正确处理广义主体和狭义主体的关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狭义上的志愿者指的是具有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且具备法定资格的文明活动参与者。广义的志愿者是指广大农民和社会公众群众,他们以一种相对灵活的方式参与文明实践和公益事业,人数更多,力量更大。在文明实践中,前者是骨干力量,起到是先锋队作用,后者是基本力量,二者共同组成主体力量,共同推动文明实践健康持续发展。
另外,还要处理好农民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社会组织与村民组织的关系等等。通过组织主导,志愿者带动,社会助推,最大限度调动起农民群众的文明实践积极性,才能奠定文明实践的社会基础,才能培植文明实践乡村文化土壤,形成文明实践长效运行的人文环境和内在机制。
要坚持农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形态,文明实践就是群众文明的自我价值实现。这就要求目标、计划、步骤、进程都体融入农民的意志。换言之就是,农民的主体性体现,表现为全过程的参与与根本意愿的充分尊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明实践就是让群众自己反映自己的心声、自己表达自己的意愿、自己展示自己的形象、自己实现自己的追求的过程,实现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高自己。
一是在内容供给上体现群众意愿,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群众点单,政府买单,社会送单”,这是试点工作取得的一条成功经验,它实现了文明实践内容与农民意愿的高度统一,因而从源头上保证农民的主体性,受到普遍欢迎。它告诉我们,文明实践在内容的设计上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农民生活特点,把思想理论具体化,实现上下结合、无缝衔接,同频共振,有效转换。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农民群众的文明行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富裕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源泉。
二是在形式上坚持喜闻乐见,以农民喜欢为导向。这是文明实践的形式要求。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广大农民为主体,这就决定了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通俗易懂、便于传播、易于流传的工作方法,避免不接地气、脱离群众、闭门造车式教条做法。既要坚持行之有效、深受农民欢迎,积极健康的各类活动,又要避免文明实践简单化、庸俗化的做法。避免为活动而活动,以活动代建设,把文明实践等同于唱歌、跳舞、说相声等简单的做法。善于把群众性的形式与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方法有机融合,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建立文明实践长效机制,靠制度保证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常态化,正常化。
三是在方法上坚持守正创新,以引导农民向上向善为导向。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要求。文明要有品质,要注意坚持群众喜闻乐见与庸俗低级的区别。尊重群众意愿不是一味的迎合低级趣味,卖乖取巧,而是在坚持乡村传统流行方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守正就是坚持党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领导地位,坚持正确文明实践的政治方向,坚持用先进的科学健康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创新,就是要在内容的实现形式上、传播手段上、实践方式方法上集中群众智慧,结合当地特点,突出地域文化,探索新的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路径模式,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活力,激活乡村振兴活力的精神动力源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