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粮食公开课 | 粮食连年丰收的背后
返回列表
查看: 520|回复: 0
收起左侧

粮食公开课 | 粮食连年丰收的背后

[复制链接]

7189

主题

7194

帖子

27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434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8-17 10: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百姓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后,通过农村改革,我国粮食产量快速增长,中国人摆脱了吃不饱饭的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截至2019年,粮食生产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也就是6.5万吨以上。今年夏粮产量2856亿斤,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0.9%。总体而言,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人民群众衣食无虞。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为大家解答疑问。
  作为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但是近30年,我国耕地不断减少,1996年我国的耕地面积是19.51亿亩,2006年降至18.27亿亩,减少了1.24亿亩,此后多年在接近18亿亩红线的位置徘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为什么粮食还能连年增产呢?
  李国祥:耕地面积由于建设占用在减少,但耕地18亿亩红线是守得住的。根据现在的统计数据,我们国家的耕地是20亿亩以上。当然,连续增产更为重要的还是科技的作用。我们主要通过绿色发展,在品质提高的前提条件下,保证了单产水平的提高。大家可能注意到,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粮食产量跟现在统计上的粮食产量差异非常大。比如稻谷,现在科研的产量可以一亩地达到一吨,也就是2000斤以上,统计的稻谷产量只有1000多斤。在实际当中,农民会普遍地感觉到实际收获的产量要远远高于我们统计的产量。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统计)是保守的,不是虚夸的。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适龄劳动力离开乡村进城务工。虽然说当前我国的农村人口总数大约有5.6亿,但其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种地了。现在不少地方出现“空心村”,留在村里的大都是老年人,80后、90后基本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那么,农村还有谁在种地呢?他们能种好吗?
  李国祥:确实大批农村的青壮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农村主要是留守老人。世界上也是这样。现在的粮食生产跟过去完全不一样,过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主要是机械化。我到农村去调查,在农田里看到拖拉机在收割,农民在外地打工,他通过一个电话指挥,根本不要到现场就完成了收割、销售等整个环节。农业现代化有效地缓解了劳动力大量转移之后给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当然,我们也看到,蔬菜、水果种植确实还需要劳动力,农民养猪、牛、羊还比较辛苦,机械化程度不是很高。接下来,我们要通过提高畜牧业的机械化水平,让老百姓不仅“米袋子”有保障,而且“菜篮子”“果盘子”都能有保障。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6万吨,创历史新高。不久前又公布,今年夏粮创新高,连续第17年丰收。我国的粮食总量能达到什么高度?有如此规模的总产量,我们还用担心粮食吗?
  李国祥:粮食少了绝对不行,多了也不好,吃不完就浪费掉了。我个人认为,我们的粮食产量可以达到7亿吨、8亿吨。如果按照中国的粮食口径,8亿吨粮食就够了。我们的粮食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不是产量问题,而是供求结构性矛盾的问题。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之后,肉、蔬菜、水果吃得越来越多,相比过去,主食吃得越来越少。我们要特别警惕什么?第一,在调整生产结构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局部、分区域、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不能全国性地调整,否则会出现周期性的大幅度波动;第二,粮食靠天吃饭的问题没有根本性解决,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三,现在粮食虽然主要不靠劳动力,但是经营者种地还是有个比较效益,我们要让农民种粮在经济上不吃亏,必须要探索一个途径。(来源:央广网)

国粮智谷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4596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