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农科技   隆平高科杂交粳稻新品种“申优26”三问
返回列表
查看: 514|回复: 0
收起左侧

[科技策略] 隆平高科杂交粳稻新品种“申优26”三问

[复制链接]

7189

主题

7194

帖子

27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434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0-22 09: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21世纪初叶,袁隆平院士指出,杂交粳稻将是未来最有可能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方向。

10月19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暨“申优26”成果转化协议,杂交粳稻新品种“申优26”成为隆平高科跻身杂交粳稻市场的第一个主推品种。

过去三十年,上海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新品种培育好戏纷呈,为什么还要合力攻关杂交粳稻“申优26”?隆平高科为何看好“申优26”?“申优26”成果快速转化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三个问题,记者走进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签约仪式现场
一问:既生“瑜”何生“亮”?

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上海率先在南方稻区实现从籼稻到粳稻的转变,随之迎来以优质粳稻生产为目标的种质创新和产业化时期,上海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新品种接连推向市场,可谓好戏纷呈。

本世纪初培育的优质杂交粳稻“花优14”更是以品质优、产量高等综合优势而被市场接受,累计推广面积逾300万亩,是当前我国粳型杂交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也因此提高了上海郊区杂交粳稻种植比例到40%左右。

上海市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140万亩左右,在已经有了“花优14”好品种的情况下,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依然大力支持“申优26”等新品种培育,通过科技兴农项目等方式为上海农科院作物所粳稻新品种培育注入“活水”,这背后是什么样的战略思维?

“无论从杂交粳稻新品种培育还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都没有既生‘瑜’何生‘亮’的问题,大力支持杂交粳稻新品种培育是从战略层面思考上海杂交粳稻产业的未来及上海服务全国杂交粳稻的质量。”上海市农委一级巡视员王国忠谈到“申优26”,态度明确。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蔡友铭则从专业的角度给出既生“瑜”又生“亮”的必要性。他认为,新品种在高产方面旗鼓相当,和“花优14”比较,肥药双减潜力大,成熟期提早了8天,米质主要指标均符合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还具备明显的机械化制种和栽培、生态适应性广等特性。

“可别小看成熟期缩短8天时间,这对上海冬天绿肥养地、茬口等影响不小,对长三角、南方稻区的影响也不小,这些优势才保证‘申优26’获得了国家审定。” 蔡友铭说。

记者采访得知,得益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申优26”于2016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17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7月通过国家主要农作物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初审公示。没有综合优势,无论如何成不了上海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新品种。

二问:隆平高科缘何情有独钟?

“‘申优26’通过国家审定的第一时间,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就向我提出品种权转让等问题,真的是又高兴又自豪,我们团队对这个品种的推广应用充满信心。”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所长曹黎明说。

曹黎明是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也是“申优26”科研团队领头人,对于倾注了不少心血的新品种,最大的愿望自然是能够尽快实现推广应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水稻产业结构调整贡献力量。隆平高科如此情有独钟,还是出乎他的意料。

隆平高科把“申优26”作为第一主推杂交粳稻新品种,自然考虑了公司的利益诉求,即布局杂交粳稻和获得市场份额,从而获得相关利益。那么,如此“追求”“申优26”,到底是布局的成分多还是获得市场份额的成分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机械化赶花粉现场

我国粳稻总面积已达1.4亿亩左右,杂交粳稻应用面积一直在3%左右徘徊,南方稻区籼改粳工程也在持续推进中,因此,无论是布局杂交粳稻种子市场还是切分现有市场份额,有利可图是不争的事实,难以两全的,是同时实现两种利益的最大化。

记者从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江苏事业部总经理张国伟那里找到了答案。

隆平高科是我国排名第一的育繁推种业企业,而下属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则是专门从事水稻种子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该企业通过杂交粳稻联盟得知曹黎明团队在选育“申优26”,于是加强了交流,并从区试等方面进行了合作,因此全面掌握了该品种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的表现。

“该品种机械化制种技术已经成熟,无论从常规粳稻市场切分蛋糕还是在籼改粳市场布局,我们都有信心,我们已经在落实创建‘申优26’新品种大米品牌的事了。” 张国伟说。

张国伟的话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即获得“申优26”品种经营权后,几乎可以同时获得杂交粳稻布局和占领市场两种效益,而机械化制种技术的成熟,是拥有信心的关键。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奉贤区的上海传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总面积为510亩的杂交粳稻“申优26”全程机械化高产制种技术集成示范区内一片金黄,父本和母本各自成行成列,近看象恋人相依相偎,远看又象列队展示丰硕成果。

曹黎明预测这片示范区亩产量超过300公斤,制种平均亩产量200公斤没有任何问题。

通过曹黎明,记者了解了“申优26”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该体系集成了杂交粳稻亲本机插、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施肥、机割叶、农机辅助授粉、父母本机械化收割、机械烘干精选等一系列机械化操作技术,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目前“申优26”制种总面积3000余亩,可以满足30万亩的生产用种需求。

三问:“申优26”成果转化模式是否能推广?

农业科技和工业科技不同,开花结果时间长,大多数项目离不开政府扶持,新品种等成果存在变异和性能退化等问题,成果转化后仍需要科研人员提供保护性能、优化性能等服务,因此,企业直接和科研人员谈成果转化存在不少后遗症。近年来,上海在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颇有建树,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探索构建的第三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已经形成了平台化服务功能,“申优26”品种经营权能够快速转给企业,也得益于第三方服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品相对比

“科研人员擅长捕捉科研方向,善于技术攻关,但不太善于处理转化过程中的事项,我们为他们搭建第三方服务平台后,上海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屡有突破。”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石达祺说。

记者了解到,正是借力第三方服务平台,“申优26”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了转化,并于10月19日签订成果转化协议。

参加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暨申优26成果转化协议的隆平高科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彭光剑表示,有了第三方平台,大大缩短了供需双方形成互信的时间,有效提高了谈判效率,有大大减少了后遗症,这样的平台好。

记者了解到,和沪软1212常规粳稻品种由两家企业一次性买断品种经营权不同,本次转化收益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企业给予一次性60万元的成果收益,二是从销售中提成,即多卖多得,市场占有率越大,农科院和科研团队的成果转化收益越多。

对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处长刘刚认为,在这个收益结构下,企业追求成果应用的动力大了,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的服务的积极性高了,成果转化的边界效应自然增大了,复制推广的动力也随之增大。(来源:中国农网)


国粮智谷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111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