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郭磊:什么是需求侧改革
返回列表
查看: 328|回复: 0
收起左侧

郭磊:什么是需求侧改革

[复制链接]

7189

主题

7194

帖子

27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434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2-14 13: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郭磊(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报告摘要
  第一,1211日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
  第二,什么是需求侧改革?我们可以参考刘鹤副总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125日,人民日报)中对于需求和供给关系的阐述及“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的结论。从论述看,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结合,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侧管理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
  第三,那么从供给侧改革过渡到“新发展格局”中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机结合的背景是什么?文章指出是为“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出现的重大变化,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并且指出新发展格局战略“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递进深化,也是我国以往发展战略的整合提升”。
  第四,怎么进行需求侧改革?我们理解首要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这个过程包括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也包括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批新增长极会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创造巨大需求,也提升有效供给”。
  第五,换句话说,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环保、金融适配、产业链高级化),“供给创造需求”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推动需求侧改革(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拓展投资),“需求牵引供给”。
  第六,由于重点在新发展格局的阐述和宣导,政治局会议对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着墨不多,对经济政策主要精神的理解仍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但值得注意的有几点。
  正文
  1211日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注重需求侧改革”(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
  中共中央政治局121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
  会议要求“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什么是需求侧改革?我们可以参考刘鹤副总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对于需求和供给关系的阐述及“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的结论。从论述看,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结合,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求侧管理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
  1125日,人民日报发表刘鹤副总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文。
  文章指出,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的内涵,科学指导实践,需要把握好几个重大关系。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看,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给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种、质量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满足能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始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知道:
  第一,“需求侧管理”是“新发展格局”这一大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理解“新发展格局”要把握好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
  第三,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给侧;但是也要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
  第四,需求侧管理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
  那么从供给侧改革过渡到“新发展格局”中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机结合的背景是什么?文章指出是为“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出现的重大变化,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并且指出新发展格局战略“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递进深化,也是我国以往发展战略的整合提升”。
  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中央及时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性思路,按照“三去一降一补”和“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了供求关系。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出现的重大变化,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党中央准确研判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这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递进深化,也是我国以往发展战略的整合提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怎么进行需求侧改革?我们理解首要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这个过程包括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也包括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批新增长极会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创造巨大需求,也提升有效供给”。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出:
  “….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必须实现内部可循环,并且提供巨大国内市场和供给能力,支撑并带动外循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发展,我国经济快速成长,国内大循环的条件和基础日益完善。从需求潜力看,我国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随着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不断扩张”。
  “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全面促进消费,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房地产业影响投资和消费,事关民生和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这个过程既创造巨大需求,也提升有效供给。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批新增长极。城乡区域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
  换句话说,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环保、金融适配、产业链高级化),“供给创造需求”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推动需求侧改革(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拓展投资),“需求牵引供给”。
  政治局会议要求,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我们的理解是:通过一系列供给侧改革,如去产能、环保、金融去杠杆、金融供给侧,以及推进中的产业链高级化,可以显著改善供给端效率,完成“供给创造需求”的问题。
  但是“需求牵引供给”,则需要进一步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激发内需潜能。
  由于重点在新发展格局的阐述和宣导,政治局会议对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着墨不多,对经济政策主要精神的理解仍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但值得注意的有几点:
  第一,        政策对当前经济的定调是“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但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第二,        经济增长上的目标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第三,        政策指出“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第四,        政策指出“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
  第五,        政策指出“要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
  我们理解在经济已经逐步恢复常态,2021年稳增长压力减小的情况下,政策确保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即可,将更加重视杠杆率控制和风险防范,这一点和前期稳增长、保就业时段不同;但明年亦不同于2018年,在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的背景下,去杠杆并不是一个主线索。
  核心假设风险: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

国粮智谷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