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版块   产业振兴   何得桂:构建长效机制 衔接乡村振兴
返回列表
查看: 640|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何得桂:构建长效机制 衔接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3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3883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1-12 13: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何得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贫困地区产业兴旺的主要困境及对策
  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贫困地区要实现从“产业扶贫”迈向“产业兴旺”,就必须着力破解当前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加快构建农村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有效对接乡村振兴。
  一、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不够明显
  “特色产业不特色、主导产业没影响”是贫困地区面临的普遍问题。在脱贫攻坚期,不少贫困县更倾向于选择“短平快”的产业项目,而就相关市场评估、产业遴选、合理布局、差异化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则很少考虑。从贫困地区的扶贫产业目录看,各地重点支持的产业大多集中在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药材等门类,相似度较高。这些特色农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长周期短、产品供给在短时间内出现激增;而农产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小,在供给骤增情况下难免出现价格下降与滞销现象。从生产要素看,相邻区域的初级生产要素投入具有很多雷同性,通过资金、技术投入带动和改造初级生产要素的成效不明显,这也是大多数贫困地区的“通病”。产业扶贫项目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难以平衡市场供需,容易造成恶性竞争,进而影响产业扶贫成效。
  (二)农业产业链延展性不够长
  产业扶贫带动多集中在生产环节,而相对忽视加工和销售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扶贫产业主要集中在初级生产环节,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多数产品没有商标和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销售渠道相对单一,主要由地方政府或帮扶单位帮助销售,这将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对贫困户稳定增收的带动效果。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尚在初级阶段,辐射带动范围有限,多采用入股分红方式提高贫困户财产性收入,但贫困户在盈利性较高的经营环节参与较少。二是产业基础薄弱,产品市场风险大;扶贫项目多集中于农业产业,产业链条短,缺乏深加工增值和品牌效应,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以猕猴桃为例,陕西猕猴桃产业规模约占全国40%,主要集中在周至、眉县一带,而秦巴山区一些贫困县的猕猴桃产业普遍规模小、知名度低,难以形成较长产业链,其带贫益贫能力不强。
  (三)政府对产业发展干预较多
  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行政主体,发挥着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服务群众和监管市场的重要作用。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政府通过行政力量干预产业发展而弱化了市场驱动,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等在内的多元主体大多处于被动地位,难以与地方政府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扶贫产业无论经营效益如何,贫困户均能获得租金、分红以及一定的务工收入,这实质上增加了企业成本,导致出现“政府干得很起劲,农民实际参与很少”的现象。
  二、贫困地区迈向“产业兴旺”的对策建议
  贫困地区实现从“产业扶贫”迈向“产业兴旺”,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效果导向,强化统筹安排、优化顶层设计,不断提高农村产业主体与产业链的融合度,加快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机制,形成分工合理、结构多元、流动有序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持续优化顶层设计,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坚持目标导向,优化顶层设计。通过打造区域合作和产业承接发展平台,为贫困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增强承接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首先,科学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扶贫资源,综合考量当地特色资源、劳动力、区位条件、政策因素、市场需求等发展优势,健全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打造一批品种丰富、优势明显、集群发展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引领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其次,抓住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型机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育龙头和引龙头并重,拓展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高值化、综合化和精深化加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第三,顺应“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有利机遇,加快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在金融服务、行政审批、市场监管、优惠政策等方面加强制度有效供给,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要素聚集力。
  (二)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价值链效益
  坚持问题导向,加快产业融合。推进产业发展不能局限于农业产业链前端建设,在完善资源整合、精深加工、产销对接等环节的同时,跟进拓展产业链的配套服务。一是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依托自然资源、民风民俗、特色产品等,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相融合,形成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多种业态。二是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健全公共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经营性扶贫资产长期效益。三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渗透交叉重组,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生产服务要素的整合;积极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实现对产品种植、加工、流通、销售过程的识别、追溯和控制,打造品质放心的区域品牌。
  (三)不断健全衔接机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坚持结果导向,健全衔接机制。“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重点在于健全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要立足贫困地区独特资源禀赋,推动当地群众与新型经营主体紧密结合。一方面,要推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通过直接生产带动、就业创收带动、混合带动等方式,让低收入户更多参与到经营活动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与大胆创新相结合,对一些竞争能力强、示范作用突出的融合主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积极作用,将农民深度嵌入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多渠道增加收益。
  (四)稳定巩固产业基础,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注重效果导向,构建脱贫长效机制。一方面,要注重总结经验,选择有一定发展基础、传统优势的产业重点扶植,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道路;统筹整合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另一方面,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培养他们“干中学”的能力,加强专项技能培训与就业扶持的有效衔接;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推动在外劳动力和人才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培养创业带头人和乡村企业家。
  (五)激发内生动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强化统筹安排,发挥相关主体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服务环节的监管力度,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持续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环境,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35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