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农业有“干头” 农村有“看头” 农民有“奔头”
返回列表
查看: 938|回复: 0
收起左侧

农业有“干头” 农村有“看头” 农民有“奔头”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3-2 13: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突、突、突”的轰鸣声唤醒了威宁自治县双龙镇高山村的土地。在海拔2200米至2600米的蔬菜基地,微润的泥土在大型旋耕机井然有序的轮番作业下不停翻飞,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蔬菜种植做足准备。
  村民卢明全是贵阳农投集团双龙园区技术负责人,每天都在基地查看进度,“旋耕机能使田土充分细碎、地面平坦、土肥掺和均匀,比起传统的牛耕人挖,效率不知翻了多少倍,这是村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让村民们想不到的事不止这一件。2020年初,贵阳农投集团带着挖机、旋耕机等大型机械进驻双龙镇,将1.1万亩适宜土地集中流转,打造了万亩高山冷凉蔬菜基地。随着旋耕起垄、覆膜、移栽、无人机施肥等机械化、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基地生产的优质蔬菜通过订单、批发、零售等方式卖到了省内外市场,3000多名村民靠着务工和土地流转增加了收入。
  不仅威宁自治县的蔬菜产业朝着农业现代化快速前进,独山县的茶叶也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迎来又一个春天。
  2月19日,独山县影山镇翁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资农技服务部开业,村民三五成群,或忙着购买农资,或围着技术员讨教种茶和茶园管护技术,现场十分热闹。
  “我家种了50多亩茶叶,每年肥料等农资的采购量都很大,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还能随时向驻点技术人员请教,提升种茶、制茶技术不是难事了。”茶农龙再欢说。
  翁台村是独山县的茶叶专业村,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3万余亩,茶叶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73%左右。翁台村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和当地群众需求,推动“村社合一”实体化运营,在开办超市后,又领办了农资农技服务部。
  “村民在享受便利与技术支持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在超市、服务部务工,参与分红等多种方式实现增收。”翁台村党总支书记吴祖源说,将探索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更多村民参与到村级经济合作社发展中来,带领大家持续增收。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我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开乡村振兴。随着农机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种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产销对接的精准发力,利益联结机制的持续完善,全省各地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摒弃传统的种植发展模式,思南县三道水乡的红薯成就了大产业。
  结合当地实际,深入市场调研,三道水乡引进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择在群众熟悉的红薯产业上做文章。如今,坐落在该乡周寨村的公司形成了红薯选育、种植,淀粉加工,粉丝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2020年,公司与10多个县内乡镇及外县种植户签订种植合同,统一按照公司要求进行高箱起垄,标准化、科学化膜下移栽,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
  红薯还是红薯,周寨村却变了模样。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领群众抱团发展、稳定增收。“种的还是红薯,但走了现代化的路子,转变了思路,把过去喂猪的红薯变成产品、商品,收入翻了几番。”尝到甜头的村民杨伦琴说。
  插上电商翅膀,精挑细选的安顺蔬菜也走进了千家万户。
  中璟壹号贵州农产品加工扶贫产业园是安顺市第一家净菜加工企业,打造了线上生鲜平台。客户通过小程序“四省净菜”下单购买,第二天不同品种的新鲜净菜就会从加工厂送到客户手中。线上平台每天销量达5000余单、100吨左右,产值30万元。
  “在整个净菜加工配送链条中,涉及到蔬菜种植、手工加工、冷链物流等多个环节,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劳动力就业增收。”中璟壹号副总经理张婷婷告诉记者。
  从单一种植到抱团发展、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周寨村的转型和安顺的净菜线上配送正是我省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的生动缩影。通过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贵州因地制宜,打造农户家庭经营、企业组织合作、市场需求导向的乡村产业融合新模式,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随着产销渠道的畅通以及“三变”等系列改革的推进,农民本地务工机会增加,一大批新型农民应运而生,收入节节攀升。
  红花岗区金鼎山镇银江坝区村民陈显琴将自家的6亩土地,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给坝区经营主体之一——遵义新绿兴果蔬专业合作社后,曾在外务工、有一定种植经验的她又到合作社务工,种植蔬菜。
  “在蔬菜基地,我也算是有技术的产业‘工人’了。”提及自己的新身份,陈显琴笑容满面。让她满意的不仅是每月4000多元的工资收入,更重要的是能照顾到家里老小、能学到先进的种植技术。
  一头连着菜地,一头连着市场。500亩银江坝区通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社、遵义新绿兴果蔬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起稳固的销售渠道,蔬菜供不应求,100余名村民和陈显琴一样,把土地流转后,成为有技术、拿工资的新型农民,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农业有“干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奔头”。我省正以乘风破浪的态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含金量,在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上做足文章,着力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来源:贵州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987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