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版块   产业振兴   段德罡:乡村风貌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返回列表
查看: 715|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段德罡:乡村风貌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3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3883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4-7 16: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段德罡

  一、 何为风貌?
  “风”是内在的精神文化倡导,“貌”是外在的空间形象体现。解决当下乡村风貌问题 的重点不止在于物质空间层面的形式纠偏,更在于通过深层制度设计使其固本正气。
  二、 乡村风貌现状
  乡村风貌管护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乡村 传统风貌不断消亡,毫无设计考量的砖盒子农宅充斥着千村一面的新农村,与此同时,不断出现的一些“仿古村、复古村、风情村、网红村”等哗众取宠般的误导着国人对乡村的审美判断,演绎着变异的“乡愁”,不仅对乡村风貌形成巨大冲击,更使得乡村传统文化断裂。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我国广大农村在人居环境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乡村风貌依然面临空间紊乱、形象失序,乡村凋敝、房地空废、农房建设面貌差等问题。作为改变乡村风貌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推进过程中面对的是“外热内冷”的局面,政府、业界、学界都高度关注,而乡村自身却呈现动力缺失的窘境。
  1、空间紊乱、形象失序
  乡村内部空间由于受经济体制、人口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变化的影响,导致了村庄内的住宅松散凌乱、乡村公共空间紊乱、活动设施无人问津、公共空间私有化,活动类型单一且趋同化等问题的出现。作为乡村物质空间形象主体的乡村建筑普遍未经设计,形式语言粗糙混乱,盲目引入来自西方、城市的语言符号,决定其形象优劣的主体是乡村施工 队及村民对空间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使得乡村建筑呈现古今中外不同风格低层次糅杂的局面。
  2、乡村凋敝、房地空废
  当前我国农村的凋敝是一个囊括了经济衰败、生态破坏与道德滑坡等社会生活诸多层面问题的系统性的困境,其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乡村劳动力向城市单方面流动,离开农村进城务工,从而造成乡村年轻劳动力急剧减少,剩下的多为老年人、妇女与留守儿童, 乡村空心化、老龄化、房地空废化现象严重。缺少劳动力资源与各类人才支撑的乡村陷入发展人才匮乏的困境,乡村风貌管护举步维艰。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土地利用呈现出“利 用效率低、空心村多、空闲地多”的“一低两多”特点。同时,农村建设用地不断膨胀,呈 现出“人减地增”的“逆向扩张”不良现象。
  3、外热内冷、振兴乏力
  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关注乡村问题,尤其是“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提出,政府、社会、学界等开始高度关注乡村发展建设,乡村建设进入新时期,此为外热;然而,当前乡村自组织制度逐渐瓦解、文化自信逐步丧失、信任机制缺失等使得乡村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离。乡村现代发展诉求的“生存伦理”和内生聚落精神之间的 相互角力使村落内部系统越发不协调、要素越发不均衡,此为内冷。外热内冷使得乡村呈现 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元复杂、振兴乏力,乡村建设呈现“政府在干、百姓在看”、村民主体缺位的尴尬局面。
  三、 乡村风貌问题分析
  1、表面的形象紊乱来自于管理缺失
  古代的乡村建设是制度的产物。封建宗法制度规定了每个等级的个体及群体在空间使用、建筑形式等方面的“可为、不可为”,结合地理环境决定的材料供给形成了相应地方化的“材料-结构-空间-形式”体系,形成了汉民族区域传统村落的基本面貌;当代乡村建设只在土地使用上作出规定,乡村建设在设计管理、建设管理方面的缺失,导致了只重个人空间利益最大化,没有邻里意识、亦无艺术考量。
  2、乡村凋敝是城镇化的必然,也是必经过程
  我国用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上百年时间才走过的城镇化历程,可以说成就显著。然而,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呈现出以乡村凋敝为代价的特征,一方面,快速城镇化进程带来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人口迁徙,数以亿计的农民迁徙到城镇,但他们并未真正 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资源分配、公共服务和户籍政策;另一方面,乡村地区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大量向城市单向流入,造成乡村严重“失血”,乡村地区系统逐渐失调、 要素逐渐失衡,自我发展能力逐渐削弱。但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资 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协调城乡关系、推动实现城乡人均可支配资源及其价值的均等化。必须明确城镇化是我国城乡发展的主旋律,而乡村凋敝是城镇化的必然,也是必经过程,因此,破解乡村凋敝问题的关键是实现“乡村收缩”,而非让乡村“留住人”。
  3、动力缺失、人皆自利是村民不关心乡村建设的根本原因
  我国乡村社会以农业文明为基础,对土地的依赖和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成为传统乡村凝聚力的内核,赋予了传统乡村一种稳定平缓的持续发展活力。然而,随着传统乡村治理秩序的消逝,村民对公共利益的漠视与对私利的无底线索取、对眼前利益的无度追求与对生态环境杀鸡取卵式的破坏性利用、对家居环境的奢华追求与对公共环境卫生的漠不关心、对党和政府的信赖逐步转向为全面依赖的“等靠要”等已成为常态,村民“集体”、“公共”意识的缺失、人皆自利的价值观让乡村建设发展、风貌管护缺乏动力,难以为继。百年前晏阳初指出乡村社会“贫、愚、弱、私”的四大顽疾今天并未改善多少,“懒、私、油、赖”阶层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大业。
  四、 相关建议
  1、完善乡村空间建设全过程管理
  (1)推动设计下乡,提高乡村空间设计水平。应强化乡村设计在乡村规划中的重要性,通过现代化的设计释放乡村空间资源的多元价值优势,激活乡村资源要素,增强村民参与乡村风貌管护的持久动力。引导村民、政府、社会、企业等共同参与,构建“调查——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程陪伴式驻村规划建设路径是促进村庄风貌改善、活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尤其是在在乡村空间建设层面,应秉持节俭化、科技化、现代化、精细化的原 则,对建筑建造、景观优化、设施配置等各要素进行全系统的规划设计,在挖掘乡土营建智慧、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乡村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乡村物质空间的现代化。
  (2)完善监管制度,全面推动建设过程管理。近年来,我国乡村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 但普遍面临管理维护困难的局面。一方面,当前乡村建设多数为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包大揽建设行为,但受限于有限的公共资源,政府难以持续投入;另一方面,村民参与意识薄弱等也使得乡村风貌的维育缺少支撑。因此,明确实施主体,完善监管制度,全面推动“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营维护”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确保乡村空间的高质量发展。
  2、制度设计导向乡村精明收缩
  (1)国土空间规划要明确乡村建设用地减量的导向。一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对空间资源的紧约束,倒逼发展方式的转型,及时调整和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不平衡、不匹配的问题;二是国土空间规划应作为支撑乡村精明收缩发展的依据,严格控制乡村建设用地的供给、严格执行农村村民一户一宅的政策制度,禁止未批先建、超面积占用宅基地等现象的出现,引导乡村发展实现总体减量却有增有减、被动衰退到主动收缩的目标。
  (2)以现代化为目标,推进乡村就地城镇化。一方面,引导乡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加快中心集镇的建设,尤其对于城郊融合类村庄和集聚提升类村庄,应根据 村庄自身发展需要,推动就地城镇化,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城乡产业多元融合的目标;另一方面,引导村民就地市民化,通过农科普及与现代化农业知识的输送、农民主体身份认同培育、农产品加工技能和乡村服务技能培训等,从教育科普、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等多渠道改变传统农民形象,让农民成为受人敬重的职业,提升农民市民化能力,使其尽早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市民化。
  (3)乡村收缩是“代际工程”,制度设计要有前瞻性。目前我国乡村收缩的趋势已存, 且受城乡差距日益增大的影响,驱动乡村收缩的内在动力也将持续存在,乡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呈现出收缩的态势,乡村“精明收缩”也将成为我国乡村发展转型的必由路径。在应对乡村收缩趋势之下,政策的制定与供给应有前瞻性,具有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意识:充分意识到乡村“精明收缩”是一个长期性和分阶段的过程;考虑代际更替,着力加强新生代的教育引导,使得乡村收缩的阻力在新生代得以破除;同时,借用时间不可伸缩的特性,逐步实现乡村从“功能上的收缩”过渡到“人的收缩”。
  3、乡村振兴是系统的乡村教育工程
  (1)加强部门统筹,明确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地位。城乡差距的关键在“人”, 只有大力推进乡村教育,方可实现人的振兴。由于乡村社会的复杂性与村民思想观念、能力水平的差异性,乡村教育的推行非一朝一夕或一己之力可为,需加强部门统筹、学科配合,并明确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地位。
  (2)村民思想、观念、意识、能力的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村民是村庄的主人,村民思想、观念、意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加强村民教育既是树立村民文化自信、引导村民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也是提高村民思想意识与市场竞争力的过程。因此,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层次分明的村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针对性的村民教育与引导工作,实现村民思想观念意识的现代化,是解决村民问题的关键。要发挥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的教育职能,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共建,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的“建设者”,而 非“知情者”。
  (3)通过乡村建设做好一代村民的“临终关怀”是以人为本、为民规划的体现。我们要意识到,今天大量的乡村建设工作并非是为了未来的乡村,而是为在城镇化、现代化进程 中没有能力离开乡村的一代农民展开“临终关怀”,这是“以人为本、为民规划”的体现,也是国家的责任。乡村规划本质上是为了未来“城乡融合”的城乡关系服务的,并非只是为了解决当下的乡村问题。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35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