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版块   人才振兴   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几点思考
返回列表
查看: 3320|回复: 0
收起左侧

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3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3883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9-9-9 09: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gecccn 于 2019-9-9 09:42 编辑

杭大鹏(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委书记、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泰群(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公室副主任)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基础。为此,2019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这是新时代新任务新课题。什么是高素质农民?如何培养高素质农民?高素质农民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这都是需要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江苏省句容市、扬州市及广西玉林市等地进行调研,就高素质农民的内涵,以及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与思考。
  全面把握高素质农民的丰富内涵
  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首先要把握高素质农民的内涵。在调研的124名农民(82名男性,42名女性)中,他们认为高素质农民应具备以下特征:
  爱农业爱农村。总书记多次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这是成为高素质农民的首要前提。要拥有深厚的“三农”情怀,愿意深深扎根农业农村发展。广西鹿港村书记陈建林,在广东东莞打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专门学习酒店管理并创办了自己的酒店。回乡担任村支书后,由妻子负责经营酒店。陈健林说:“我在农村出生长大,有很深的‘三农’情结,当村支书是村民对我的信任,我想为家乡多做点实事,毕竟这方土地养育了我。”
  有文化懂技术。调研显示,科技文化素质是高素质农民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是高素质农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体现。高素质农民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了解农业生产特点和规律,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先进技术,承接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同时,传承“工匠”精神,只有这样的高素质农民,才能真正让农民信服,才能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才能真正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会管理善经营。高素质农民应拥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能够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玉林市农贝贝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原来是一家濒临破产的蛋鸡公司。邓深松是农村出身的80后青年,长期跑养殖场做动保服务,在政府鼓励下接管该企业后,加强规范管理,强化产品品质,实现智慧养鸡。由于鸡蛋品质好有保障,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牌,通过农超对接等方式,打开了市场销路,目前该企业存栏蛋鸡30万羽,拥有2个生产基地6个独立生产场区,已经成为当地知名龙头企业。
  强体魄树新风。调研发现,身体素质好是高素质农民的重要特征。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积极开展体育健身,组织开展具有农耕农趣农味的健身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健康水平,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推动农村民间传统体育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领带动乡村文明建设,树立良好乡风民风。
  敢创新能担当。带动小农户和贫困户发展是高素质农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最重要的体现,高素质农民应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愿意带动小农户和贫困户共同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积极贡献力量。冯升晖是广西北流市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以种植番石榴为载体,成立西山果蔬专业合作社,带领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流转土地、务工等方式,走上合作社盈利、贫困户增收致富发展的新路子。在合作社带领下,当地产业经济效益提升40%,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农户年收入增加10000元。
  深刻领会培养高素质农民的重要意义
  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要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
  一是培养高素质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是人的振兴,是农民的振兴。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包括农村实用人才在内的六支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农民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引领绿色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农村实用人才的主体力量,为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是培养高素质农民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高素质农民作为新产业新业态的先行者、新技术新装备的承接者,新型经营主体的实践者,他们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农村电商、农业综合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广泛采用现代农业科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新发展模式,开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全面推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构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三是培养高素质农民是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高素质农民拥有较强的社区关系与组织关系,是国家政权在农村的阶层基础,是农村社会的润滑剂、缓冲器,其中,还有一批在农村富起来的新乡贤,他们能够把村社有效组织整合起来,走上农村社区化和组织化的发展道路,推动农村实现社会治理秩序转型和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陈仲礼是广西鹿港村高素质农民,也是一位新乡贤,创办仲礼瓷业有限公司,捐款100多万用于修建农村文化广场、健身路径,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四是培养高素质农民是带动农民全面发展的主体力量。高素质农民是农民的优秀代表,是农民中最具发展活力的群体,代表着农民的未来发展方向。当前,大量社会资本向农村地区倾斜,一些龙头企业、工商资本等进入不甚熟悉的农业领域,需要一大批爱农业爱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强体魄树新风、敢创新能担当的高素质农民配合衔接,发挥其熟悉农业、热爱农村、关爱农民的优势,参与企业运行,促进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使更多农民分享到农业产业增值收益,更好地享受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农民的实践路径
  当前,农民教育培训还面临一些问题: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培训对象遴选的针对性有待提高,参训学员的需求性还没有充分挖掘,教育培训的精准性有待增强;与产业脱节的宾馆式、理论式培训仍然存在;课程主要关注农业一产,新产业新业态等关注较少;培训教材重视传统文字教材,手册化折页式教材不多,多媒体教材开发力度不够;延伸服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农民培训后满意度获得感还有待提高。要加快改革创新,加速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质量效果,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
  一要精准实施农民职业培训。做好培训对象遴选及需求调研,精准培训对象、实施差别化培训。要突出产业引导,坚持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科学编制培养方案,设置实用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内容,从而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在课程设置上,要更多地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继续打造一批全国示范基地,为培训工作提供支撑保障,实现职业培训与农业产业链无缝对接,切实满足农民实际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
  二要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面向乡村需求的职业教育”,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实际需求的农业职业教育”。江苏省泰州市农广校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将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与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实现联合办学、联合培养,成效明显。农民职业教育要在路径方式、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成果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农民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以及本科以上教育层次的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农民的学历层次和职业能力。
  三要切实强化农民教育培训支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农民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句容市农广校校长说:“面向农民群体的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加大“双师型”队伍建设力度,切实满足农民生活和生产实践需求。推进教材开发建设。玉林市农广校校长说:“针对农民的教材必须简单易懂,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枯燥的文字相比,图片、视频类资源更符合农民的认知特点。”要加快研究制定教材建设规范,加快推进文字教材和多媒体教材共同建设,切实构建特色鲜明、内容全面、形式多样、务实管用的教材体系。创新培养方式手段。国外教育培训在线教育程度很高。如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80%的学习是在线学习。目前,中央农广校已经开发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农民教育培训等六类在线学习课程,仅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在线用户就超过420万,其中农民用户超过390万。另外,要积极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示范家庭农场等,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建立“现场教学+线上学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田间课堂+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模式。
  四要全面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主体,要有效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发挥涉农院校、科研推广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的作用,完善“一主多元”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江苏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均由农广校牵头组织,农业职业院校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各级农广校承担本地农民职业教育、农民职业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任务。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他们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设施、师资队伍、专业特色、技术成果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承担培训任务,农广校在学员选送、班级管理、后续指导等方面统筹协调,形成农民教育培训大合力。
  充分发挥高素质农民的带动作用
  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要不断强化政策保障,创新平台载体,加大宣传力度,为高素质农民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发挥高素质农民熟悉农业、热爱农村、关爱农民的优势,促进其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引领农民全面发展。
  一是完善高素质农民发展保障措施。切实改变“只见屋不见人”的政策支持理念,在产业政策、新增补贴、土地流转、设施建设、税收保险等方面做出差异化的政策安排。加快形成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构筑起集政策宣传、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小额贷款、减免税款及跟踪扶持为一体的上下沟通、内外紧密结合、服务支撑有力的工作平台,为高素质农民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真正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高素质农民有自豪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是创设高素质农民培养专门项目。在教育培训上,要畅通培养渠道,加快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在规范管理上,要规范项目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在政策扶持上,要突出高素质农民示范带动作用等特点,采取产业发展扶持、帮扶带动奖励、金融保险支持、社会保障兜底等多种措施,更好地发挥各自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引领、示范、带动更多的小农户和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对接,实现增收致富、共同富裕。
  三是丰富高素质农民发展平台载体。支持高素质农民参加多种形式的技术技能比赛,既是展示自身风采,也是很好的自我营销。持续办好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在拓展视野、转变发展观念的同时,共享经验做法,开展交流合作。促进农民成立农民合作组织,带动小农户实现抱团发展。开展丰富的农民体育健身赛事活动,为高素质农民展示自我提供更大舞台,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四是加大高素质农民典型宣介力度。要树标杆、立典型、讲经验、推模式,日常宣传、重点宣传、点对点宣传多措并举。把典型挖掘出来,宣传推广出去,示范带动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切实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并参与高素质农民培养的良好氛围,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强化乡村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培养高素质农民是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围绕这一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具体工作举措。但高素质农民培养是一个新课题、大课题,我们将继续探索、深入调研、务实举措,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全面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874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