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版块   产业振兴   江洪:绘就铺展乡村全面振兴“皖”美画卷
返回列表
查看: 267|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江洪:绘就铺展乡村全面振兴“皖”美画卷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3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3577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11-29 09: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江洪(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郑重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并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的战略部署。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们有了新目标、新任务,但脱贫攻坚伟大精神不能变;从“扶贫办”到“乡村振兴局”,我们有了新职责、新职能,但为人民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的初心使命不能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起航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脱贫攻坚伟大成就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举全省之力攻坚克难,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交出了一份中央放心、人民满意、可载入安徽发展史册的优异答卷。
  安徽省乡村振兴局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省4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村均集体经济收入从2013年的1.76万元提高到2020年33.83万元,年均增长51.4%。
  贫困群众发展能力全面增强。贫困群众积极发展产业和务工就业,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我能脱贫”的蜕变,人均纯收入由2132元增至11659元,年均增长27.5%,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由3.8倍缩小至1.4倍。
  贫困地区整体面貌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解决了过去长期困扰基层的出行难等老大难问题,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贫困地区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培育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投资兴业,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集群),县域经济快速发展,31个摘帽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由23.5%升至25.7%。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纵深推进“一抓双促”工程,在全国率先选派处级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全省1.13万支扶贫工作队、3.2万名驻村扶贫干部把心血、汗水甚至生命留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全面完善。健全了“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领导体制、“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工作机制,完善了政策等攻坚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准确把握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新形势
  从农业看,农业生产力实现大解放,正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基础地位”到“首要地位”,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初级低端农产品”到“绿色有机食品”等转变。农业生产加工取得大跨越,“米袋子”“菜篮子”更加丰富,粮食总产稳居全国第4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安徽贡献”;肉蛋奶、水产品、蔬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6万家,绿色食品总数居全国第2位,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农业进入“农业强”的发展新阶段,脱贫攻坚解决了贫困人口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将加快安徽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
  从农村看,城镇人口历史性超过农村人口,农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村庄布局以及生产生活、乡村治理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农村发展主要矛盾,城乡之间医疗、就业、教育等公共服务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农村进入“农村美”的发展新阶段,脱贫攻坚解决了贫困人口基本生存问题,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将有力推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加快建设农民群众幸福美丽新家园。
  从农民看,大量农民生活在农村的国情没有改变,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下乡创业就业,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是迫不及待的社会问题。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对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更加强烈。农民进入“农民富”的发展新阶段,脱贫攻坚让农民摆脱贫困,乡村振兴将生活富裕作为最终目标,把人才振兴摆在了重要位置,切实把农民组织动员起来共同改变乡村面貌、实现共同富裕。
  奋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安徽样板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安徽将全省104个县(市、区)分为先行示范区、正常推进区、持续攻坚区三大区域分类梯度推进,奋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安徽样板,绘就铺展徽风皖韵“皖”美画卷,加快实现“创新安徽、共进安徽、美丽安徽、开放安徽、幸福安徽”奋斗目标。
加快推进产业振兴,打造“新农业”,努力实现高质高效。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打造优质稻米等十大千亿级绿色乡村产业,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统筹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8”行动计划,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拓展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加大涉农“双招双引”力度,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发挥互联网在要素配置和营销的创新优势,加快推进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和经营网络化。发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村“大包干”精神,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宅基地制度等新一轮农村改革,有效破解新发展阶段三农难题。
  加快推进人才振兴,赋能“新农人”,努力实现富裕富足。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坚持姓农、为农、务农本色,加快培育一批“一懂两爱”三农干部队伍,抓好乡村两级换届工作,持续做好干部选派工作。
  加强现代新型农民培育,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职业农民培育扶持政策。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继续选优配强科技特派员,鼓励支持高等院校扩大定向培养,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和能人到乡村创业。加强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遴选一批乡贤达人,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凝聚乡村发展合力。
  加快推进文化振兴,树立“新乡风”,努力实现和谐和美。切实加大乡村振兴铸魂工程建设力度,强化基层理论和惠民政策宣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主旋律,丰富农村文化新内涵,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切实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发挥村民议事会等作用,坚决革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遗产遗迹保护,深入挖掘“徽风皖韵”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健全保护利用长效机制,让乡村优质文化更好接地气聚人气传正气,展现乡土特色、留住乡恋乡愁。
  加快推进生态振兴,提升“新农貌”,努力实现宜居宜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宣传引导,统筹推进新安江等流域生态保护,加快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强化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围绕“双碳”战略目标,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处理好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供给与减少消耗、降低排污的关系。强化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打通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等“最后一公里”。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三大革命”“三大行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乡村。
加快推进组织振兴,强化“新农治”,努力实现有力有效。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完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体制,充分发挥五大振兴专项小组作用,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强基层党建,加强村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深做实“一抓双促”,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合作共赢,大力推广党建引领信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模式,推动劳动者、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的生产经营合作,着力解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问题。
  推进治理创新,坚持发扬民主,严格落实村民自治、议事协调、村务公开,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大力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建设法治乡村,强化农村法治宣传教育,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加强涉农领域地方立法,完善法治服务体系,健全乡村平安建设机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幸福安全指数。(来源:农民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35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