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曹倩:从工农关系看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返回列表
查看: 407|回复: 0
收起左侧

曹倩:从工农关系看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12-31 09: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曹倩(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读《农业与工业化》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与农业二者不是独立发展的,而是密切联系的两个部分。作者认为农业与工业化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农业对工业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粮食、劳动力与原料三方面上,还提供市场与工业化积累的原料。同时,工业的发展对农业技术变革、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写成此书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尽管年代久远,然而结合新中国机械化的历程看作者提出的工农关系,许多观点不仅得到了印证,其观点在当今分析工业化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仍不过时。
  一、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
  工农之间的关系如何、农业对工业化的贡献有哪些以及工业对农业有何促进作用,是作者关于工农关系阐述的三个主要问题。农业与工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体现为农业对工业具有“五大贡献”,工业对农业的关系更是体现在生产结构的变革、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技术变革等方面。
  1.农业对工业的作用
  农业对工业的作用首先体现在三个方面:粮食、劳动力、原料,关于这三个贡献不再赘述。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农业对工业的作用还应该包括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以及作为工业化积累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农民既能作为买者购买工业品,扩大工业买方市场;同时也作为卖者,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原料。作者特别指出当农民作为卖者时,受到运输条件的限制从而被批发商形成垄断,往往低于市场价格出售产品,因此农民在与城市工商业者进行交换时处于不平等和不利地位。
  因此农业对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不可以言喻。有许多学者认为农业之于工业化,不过是昙花一现,农业的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占比越低,其边际效率愈低,其作用就越小。与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的观点一样,张培刚认为,农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并非该国农业的重要性不足,而是相比工业而言,农业受资源禀赋影响,发展扩张速度不足。
  2.工业化对农业的作用
  作者早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里,把“工业化”的定义增改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p35)工业化对农业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化促进农业改革与改进、农业生产总量和亩产量的增加、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业化促进农业的改革与改进,工业生产的机械动力及肥料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将带动农业生产总量及亩产量的增加,这一增加将造成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剩余土地的形成。这些剩余又内在为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工业化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这个变动是由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得到增加,这将引起居民对较好食物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增加将引导农民从生产热量型食物变为保护型食物。其次是由饲料作物的改变引起生产结构的变动,例如工业化带来动力的变动,原先种植可供马匹作为饲料的燕麦没有大麦的催熟作用高,因此农民转而种植相对而言经济价值更高的大麦。最后是粮食作物转换到工业原料作物的形式,这个变动由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农业技术变革引起的,农业机械动力的逐步运用与推广提高了亩产面积,相较于技术变革前同产量能节省出部分土地,节省出的土地可以用来种植棉花、蚕丝等经济作物。因此,农业生产结构将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随之变动。
  工业化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劳动力之所以能够转移,是因为先进的农业技术不仅释放了土地,同时还释放了剩余劳动;同时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价格较之农业劳动力价格而言要高,形成了工资率差异,因此劳动力可以转移。
  一方面,农业劳动力被“拉”“推”到城市工业中去。年轻人被城市较好的生活及较高的劳动回报所吸引,自发的进入城市进行工业化建设,这是城市对农业劳动力的“拉”力。同时随着农业技术的运用所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不得不被动的被“推”到城市中去。在两个力量的同时作用之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中。
  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是缓慢的。最先能被城市现代工业所吸收的劳动力,将是城市的手工业者或工场劳动者,原因则是城市手工业者及工厂劳动者的素养比农村劳动力高。同时中国由于农村人口特别庞大及产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导致农村劳动力的价格远比机器低,这种劳动力转移必然会更加缓慢和艰难。(p41)且在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将只扮演一个重要而又有些被动的角色。一方面是因为只有工业的发展和运输的改良才能够创造并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另一方面是因为只有现代工业才能供给科学种田所必需的设备和生产资料。(P228)
  二、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看工业化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作用
  工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上述两点中,更多的体现在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作者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观点是:机器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的数量,既要看机器的物质效能,同时也要看它与农产品以及与劳动力在价格上高低的比较。(p166)特别是劳动力价格的高低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运用起到了十分大的影响,当劳动力价格低于机器价格时,农业机器就很能得到运用。正如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所描绘的开弦弓村一样,抽水泵早已被制造出来能够成熟使用,然而一方面由于抽水泵的使用价格高于劳动力价格,另一方面使用抽水泵等农业机械后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到城镇中去,抽水泵及其余机器就不能得到广泛的运用,因此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将十分缓慢且艰难。
  作者还认为农业机械化的方式可分为:1.动力机的采用,例如用于田间动力的拖拉机;2.现代交通工具被应用于乡村区域,例如将汽车及货车用于购买和销售目的;3.改良的和较大的农具的采用和推广,例如在各种不同的耕作上采用各种不同的耙,以及在收获方面采用收割机。(P164)这三种机械化的方式是密切相互关联的。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而言,作者所预测的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式及进程都得到了印证。
  1.起步阶段(1949——1980年)
11.jpg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机化发展的三种方式恰好是作者所指出的三种:动力机、现代交通工具以及改良后的农具。这个阶段农机发展的特征是国家主导推动机械化发展。作者曾指出国家主导型发展有利于调动力量,实现机械化的快速发展,1962年以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有力的证明了这一观点。劳动力层面,正如张培刚所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劳动力价格远低于机器价格,机器的投入反而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同时,这一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在机械化参与主体层面,由于主导的是国家,农民缺乏决策动力,当国家撤去其支持力量后,后续动力不足。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制度层面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主导下大型机械得到快速发展,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的修建等,这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国家主动的机械化发展导向性与目的性太强,从而使农民缺乏动力,因此国家主导的大型机械化难以维续。
  2.农业机械小型化阶段(1996——2003年)
  首先,这一阶段的基本事实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等,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同时,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则能提高对农业机器的购买意愿。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土地包产到户,使得农业经营规模骤然减少,反而使得与直接经营土地有关的大中型机器发展不顺。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二十年主要是小型机器发展,顺应了土地规模的变化。
22.jpg
  同时,国家给予了农户在选择农机上更多的权利,放开了许多政策鼓励农户自主购置农业机器。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农户获得了自主购买、经营农机的权利,1994年是一个转折点,中国开始实行市场化改革,在工业化、城镇化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农业机械化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最后,城镇工业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正如作者所言,工业化促进农业技术变革及生产结构的变动。一方面,城镇化快速推动的背景下,农业劳动力外流,农业劳动力价格开始增加,此时劳动力价格远远高于机械价格,机械对人力的替代成为农户的必然选择,从而形成了对农业机械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自主研发的新型农机流入市场,有效地增加了农业机械的供给,受价值规律的影响,农机购置成本降低。农机价格的下降与劳动力价格的增长构成了鲜明对比,不仅带动了农业机器的使用率,同时促进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3.农业机械化大中型化阶段(2003年至今——)
  2003年至今,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以大中型机器为主,同时小型机械稳步发展。小型机器得以巩固发展的原因使南方人均耕地面积小,以及丘陵地区等更适合小型机械作业等。能看到大中型机械在2006年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不仅得益于市场的扩大,还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与补贴。二、三产业的“拉”力与农村向外的“推”力二者合力更加明显突出;农产品价格进一步提高;政府补贴进一步降低农具价格等,在这些作用的加持下,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得到提升和发展。
33.jpg
  人口流动的加速推行需机械代替劳动力,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2003年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时任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把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放到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2014年,国务院下达《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建立域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政策支持下,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到城镇之中,同时城镇劳动力价格提高,农业对机器的需要则进一步扩大。
  农机补贴政策提高农户购买农机意愿。2004 年后,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政策,补贴金额从2004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 2016 年的186亿元。不仅农机购买有优惠,还有补贴,国家还对提供农机服务的车辆免收通行费。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对于跨区从事农机服务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这促进了农业机械跨区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农户不用购买机器就能使用机器,间接提高耕种效率以及农业机械化率。
  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直接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1983年、1993年、2003年、2013年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309.77元/人、951.60元/人、2622.20元/人、8895.90元/人。同时,土地经营规模的提高,农业大中型机器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重视制度层面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作者对农业机械化的论述只是书中的部分内容,然而其关于工业对农业机械化影响以及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的分析,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都证明了其观点。但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他有意避开了对制度层面的分析,着重从生产力层面讲述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然而现实生活中不仅要考虑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同时也要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中国农业机械化起步阶段,国家政策及工作重心对此阶段的影响格外重要,人民公社运动扩大了土地经营规模、农业生产经营公有化、农机投资的主体是国家与集体、农机所有权与经营权也是国家与集体。这些因素是导致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阶段以大型机械为主,发展速度快速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里,我国机械化以中小型机械为主要特征也受到制度的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土地经营规模缩小导致大型机器使用率降低,农业生产自主经营也使农机的需求多样化、多元化。同时劳动力向外转移也得益于人口流动的有效推动。2003年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时任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把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放到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因此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分析农业机械化各个阶段,要重视制度层面的影响。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987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