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人才振兴   守护传统村落需注入更多人的要素
返回列表
查看: 339|回复: 0
收起左侧

守护传统村落需注入更多人的要素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261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7-9 10: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李鹏 缪翼(中国农网记者)

  “保护传统村落,就像保留母亲的照片”,冯骥才先生如此疾呼。本世纪的头十年,中国的自然村数量从360万个减少到270万个,相当于一天之内就有250个自然村落消失。至今,全国的自然村数量只有大约200万个,照此速度下去,我们的子孙恐怕再难寻古村。传统村落已经到了“救火式”保护阶段。
  古色古香、建式独特的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研究价值,而且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根基,承载着每个民族千百年来的记忆和灵魂。时至今日,传统村落还成为城乡居民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具有越发凸显的生态涵养和经济价值,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我国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制定了保护名录、保护规划,设立了专项资金等。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区被急功近利的心态裹挟,旅游项目快速上马、粗暴开发,反而对传统村落造成了新的破坏,冲击瓦解着当地传统文化习俗;有的地方只重视乡土建筑和景观的保护,忽略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导致乡土文化断代、村落徒有虚壳;有的村落没能很好解决本土保护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表现为村民保护意识淡薄,跟风大拆大建。
  守护传统村落,守的是村里人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护的是村外人心向往之的“诗和远方”。田畴如画、文脉相传的传统村落是一种兼具“有形”物质文化和“无形”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文物,其保护工作必然要求精神和智力的密集投入,更多调动人的要素。
  当下,不少地方的传统村落并不缺少人气,一些经过大手笔投入开发的古村落,亭台楼榭林立、游人如织,但一圈转下来,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并未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
  为什么有的村落虽然火了,但没有真正“活”起来?主要就是因为缺乏本土文化特质,“千村一面”。传统村落保护,既要建筑、景观的再现,又要文化内核的传承和发展。说到底,保护传统村落,既要筹钱也要筹智,充分调动人才要素的作用,提供更多智力支撑。
  而现状却是“人不够用”。在我国,传统村落的分布范围极广,基数又大,如果仅依靠现有的专家和民俗文化从业者来保护,无疑是杯水车薪。况且,传统村落的规划改造、建筑修缮技术不同于城市,每个古村落产业如何发展也没有成熟路径可循,地方民俗衍化和手艺传承又各具特色,因此,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对形形色色的人才需求非常迫切。
  充分调动人才要素的作用,应该想方设法让文物保护、村落规划、旅游发展、互联网服务、金融支持、生态修复等各方面人才参与进来,形成一支有智慧、有热情、有能力的村落守护人队伍。
  无论是村里人努力、村外人助力,还是村外人发力、村里人借力,当“强点带动,人人卖力”的局面形成时,村落保护工作就能方向准确、形成合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本土人才的成长与带动,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尤其如此。生于传统村落的乡土人才,他们深深烙上了本地文化的基因,熟悉村里的一草一木,最了解乡亲们的习俗,最明白村民们的渴望,同时他们又知道外面变化的世界孕育着无限机会,有热情、有能力为家乡的保护与发展作出贡献。在浙江的不少农村,“乡贤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不少农村把返乡创业的乡贤纳入“村务协商委员会”。
  除了乡贤,农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正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成为守护浙江传统村落的中坚力量。抖音上名叫竹夏的女孩,将村子里点瓜种豆的古朴生活拍成短视频,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竹夏也开始在直播间里推介自己的家乡,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回乡创业。字节跳动恰逢其时地推出“村落守护人计划”,激励村落本土人才围绕古村风貌、美食特产、特色民俗等内容进行创作,助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同是浙江农村土生土长的小伙子余久星,通过抖音展示村民世代相传的龙泉宝剑铸造技艺,不仅让村里接到了订单、形成了产业,还帮家乡把一度陷入失传危机的手工铸剑工艺发扬光大。
  跟着铁匠会打钉,跟着木匠会拉锯。人的要素更为积极的作用在于,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外来人才的介入会加速唤醒本土村民的文化自觉。
  在云南洱源县凤羽镇,随着全国各地艺术家的到来,一系列空间艺术装置、文创项目有机植入,连片的艺术稻田和露天美术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以前,村民走在田间,只关心地里的庄稼长得好不好;现在,村民会悉心照料每一株花草,和驻足于此的游客、摄影师一起看日出日落,骄傲地告诉他们“我的家乡如此美丽”。
  现在,很多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不缺政府支持,不缺商业力量注入,缺的是村民主动参与的文化自觉。和洱源类似,不少传统村落吸引大学生创客参与到村子的保护规划中来,当这些外来的传播者将现代设计与村落传统肌理有机融合,村民发现村美了、民富了,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村民就会重新审视家乡的价值,自发参与到村落保护中来,依托乡间物产、手艺,承担起主动向外界输出乡土文化的职能。
  人才要素是所有要素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要素,用好了,就能有效解决传统村落保护中“钱从哪里来”“产业怎么选”“靠什么人来执行”“可持续怎么保障”等难题,实现传统村落的全面振兴。相信只要人够努力,假以时日,“诗和远方”将不再遥远。(来源:农民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06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