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徐勤忠: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激发乡村内在活力
返回列表
查看: 188|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徐勤忠: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激发乡村内在活力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261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8-10 09: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徐勤忠(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三农”工作,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央一号文件连年聚焦“三农”,党中央专门制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泗阳县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把贯彻落实《条例》作为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遵循,作为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系统谋划,精准发力,扎实推动泗阳县“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目前精品桃果、绿色蔬菜种植面积超15万亩,工厂化食用菌日产量500吨,建成2000亩以上单品高效农业基地30个,创成国家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突出抓好农房改善以及医疗、教育和城乡同质供水等民生“1+3”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县“四好农村路”覆盖率达90%,城乡同质供水和省级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公共空间治理和创业就业,持续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和“万人帮企送万岗”活动,每年新增自主创业1万人、吸引农村返乡就业1.2万人,累计收回集体土地和河道滩涂5万余亩。虽然泗阳县“三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困惑。
  第一,充分发挥财政涉农资金强农固本的最大效益。近年来,中央持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乡村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民生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基层所面临的现实难题也不容忽视,如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逐步推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但地方政府完成规定任务后,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剩余空间不大,无法根据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投入拉动作用强的基础设施配套、产业体系补短板等项目。以泗阳县为例,近三年省级以上财政转移支付全县农林水资金年均5亿元,在完成省下达的约束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后,真正可以统筹整合的上级涉农资金仅有5000万元左右。为此,建议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突出精打细算、精准高效,完善“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只下达地方政府约束性任务,少下达或不下达指导性任务,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统筹整合上级涉农资金集中解决产业体系短板等问题,真正把有限的财力花在刀刃上。
  第二,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苏北是江苏的短板地区,可用财力非常有限,还处于保开门、保运转的阶段,泗阳县2018年人均一般预算收入2378元,仅占江苏省人均一般预算收入的21.5%,但人均一般预算民生支出高达4083元。过去我们通过每年近2000亩的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生领域不断增长的刚性支出压力,但省际间节余指标交易政策实施后,现在我们每年仅能交易800亩,同时还要购买西部地区土地指标,既减少了交易规模,也增加了支出压力。为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减少江苏跨省调剂指标规模,为苏南苏北省内交易留出空间,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同时,作为贫困地区,人才资源流失趋势也较为明显,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更大的发展压力。如全县近几年每年考取本科的学生都在4000人以上,但近三年回流的高校毕业生每年不到300人,大量高校毕业生流入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2018年全县教育支出11.53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45%,其中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仅2.84亿元,其余均由县级财政兜底。建议加大对人才净流出地区的财政支持保障力度,在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
  第三,大力破解农村“缺人才”的现实问题。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关键的要索,但“缺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缺“四支队伍”:一是农民人才队伍。近年来,为激发农民的主体积极性,我们在每个乡镇建立职业农民讲习所,按需点单,田间开课,免费进行技能培训,每年培训约6100名新型职业农民,实施超1000个创业创新项目,现有新型职业农民2万多人。但面对乡村振兴的更高要求,农民职业化还处于较低水平,农业仍然缺乏职业吸引力。建议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农民规范管理、教育培训、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和激励使用的政策体系,特别是在产业政策、新增补贴、土地流转、设施建设、税收保险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政策安排,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二是农技人才队伍。目前基层农业科技队伍还相对薄弱。同时也缺少可以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村技术研究推广的“土专家”“田秀才”,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建议进一步强化农技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采取更为灵活的选聘选任方式,吸引更多优秀年轻高学历人才进入农技推广队伍,对乡村农技推广人员给予特殊岗位津贴。三是干部人才队伍。围绕打造“一懂两爱”“三农”干部队伍,基层作出了一定探索,但更多的是“存量”的优化,对于“增量”的吸引力还不够大,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回乡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流动性也比较大,亟待树立更为鲜明的政策导向。建议在全国范围开展“三农”人才培育工程,探索建立县以上机关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到乡镇工作两年的历练机制,并强化村干部队伍激励保障机制,探索经济待遇参照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在选拔任用机制上探索村干部职业化,推行5年任期制,鼓励大学生、退休人员、企业家、本土乡贤等参选村干部。四是医卫人才队伍。当前,农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呈高发趋势,农民健康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现实问题。但当前乡村医卫力量明显不足,存在年长的村医较多、年轻的村医较少、专业资格专家较少、高学历医生较少的“一多三少”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农村定向医学生培养力度,探索实施基层医卫人才县管乡用制度,鼓励引导农村医疗机构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有效解决农民健康问题。
  第四,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近年来,我们按照“确权、赋能,搞活”总思路,在夯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金融制度改革,唤醒各类生产要素潜能,释放乡村振兴活力。特别是在改革过程中,立足实际,创新思维,探索实施了“一模式、一保险”,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模式,即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推广扶贫资产收益模式。将历年来各级财政资金、帮扶资金形成的扶贫资产纳入产权制度改革范围,产权明晰到村、收益到村。折股量化和收益分红到低收入户,目前已全面完成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集建工作。“一保险” 即发挥保险公司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作用,针对桃果主导产业,创新开发桃价格指数保险。每亩保费300元,保费由县财政、桃农按7:3的比例承担,赔付由县财政、财产保险公司按5:5分担,有效帮助桃农抵御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目前已承保面积1.32万亩,赔付135.44万元。建议加快完善农业保险相关法律,加大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力度,构建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逐步提高保费补贴比例和保额,鼓励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如探索开展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开发与政策性农险互补的商业性农险等,更好地帮助农民抵御风险,促进农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土地改革力度深度,加快破解乡村发展“无地可用、有地难用”的困局,建议出台更加灵活的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村集体土地、农民宅基地和农村承包地入市交易的范围,允许东部省市全域开展农民宅基地入市抵押登记试点。同时制定政策明确金融机构对农村承包地抵押放宽担保条件,并给出承包经营权抵押处置的规范路径,真正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24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