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黄宪起: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返回列表
查看: 472|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黄宪起: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261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11-27 10: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黄宪起(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共央央党校副校长)

  01、《建议》的制定表明,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方式
  (一)深刻总结党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0年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编制实施了“一五到五五”5个五年计划(1953年—1980年。其中1963年至1965年为调整、恢复国民经济的过渡时期);改革开放之后,编制实施了“六五到十三五”8个五年规划(计划)(1981年—2020年)。在这13个五年规划(计划)编制实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国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而深刻变化。
  这一历史进程中,五年规划(计划)从内容、名称、定位、理念,到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从“十一五”开始,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管理方式从由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高度集中的行政指令性计划、逐步转向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宏观经济管理,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进一步增强。
  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中长期规划体系建设纳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中来考虑,编制中长期规划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日臻完善。
  这些重要认识和制度成果,是对党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标志着我们对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二)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显示出巨大优势作用
  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编制实施的中长期规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实践证明,中长期发展规划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到1957年)是在毛主席领导下,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由周恩来总理和陈云同志主持编制的。尽管新中国刚刚成立,还缺乏建设经验,但是经过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批重要的基础工业,如冶金工业、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建立起来,地质勘探、建筑、交通运输、通讯、纺织、制糖、造纸等工业也得到很大发展。这些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后,尽管受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是,中长期计划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使我国建立起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编制实施了一系列五年规划(计划)。尽管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多种重大自然灾害等的影响,但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三)“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充分显示出我们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能力和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的巨大优越性
  “十三五”时期,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十三五”规划完成在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将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历史和实践表明,通过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和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们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巨大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02、《建议》的制定表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面领导的基本要求
  (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境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们党的根本特征和巨大优势,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历史经验。新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理论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述,是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遵循,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作用的理论基础。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作用的基本要求。
  (二)新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原则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作为“十四个坚持”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建议》把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跟着也就好定了。”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深化。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科学处理了创新和发展动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经济和政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与自然、当前与长远、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对内与对外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发展理念是被“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所证实了的科学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三)新发展理念是贯穿《建议》的灵魂
  新发展理念是贯穿《建议》的灵魂,也是理解《建议》的一把钥匙。
  学习《建议》可以看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既是贯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35年远景目标的基本理念,也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也体现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12个方面工作的部署之中。
  学习《建议》可以看到,新发展理念为我们逐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指明了根本方向和基本途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分析和认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特征的理论支点。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密切相关,高质量发展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而只有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要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统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都要遵循新发展理念等等。
  03、《建议》的制定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坚持群众路线的完美结合,表现出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的巨大优势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的根本特征和巨大优势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的实质,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总揽全局,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总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全局;协调各方,从本质上说,就是要统筹协调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好人民群众内部各阶层、各方面不同的利益关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准确把握各方面利益的交汇点和结合点,使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正是因为此,我们党才能够始终代表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避免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政党仅仅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进行决策而导致社会撕裂、决策实施中断的弊端。这是我们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的根本特征和巨大优势所在。
  (二)《建议》的制定,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统一、加强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结合的生动范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14亿中国人民的事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无尽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是我们科学决策的源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定科学的决策,必然要求我们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把加强顶层设计同问计于民相结合。
  为了把《建议》编制好,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的工作,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力亲为,率先垂范。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结合,具体、生动地体现在《建议》起草的过程之中。这个过程,既是向人民群众介绍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关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研判、“十四五”时期党和国家的战略考量和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把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的过程,又是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期盼,吸取群众经验,汇聚群众智慧,丰富和完善党的决策部署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议》说明的讲话中说道:“文件起草组逐条分析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做到了能吸收的尽量吸收,对建议稿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366处,覆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546条。这是我国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通过这个过程,《建议》更加充分地反映和代表着人民的利益,成为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也使得《建议》拥有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三)《建议》的制定表明,我们党已经形成了一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作用来代表和反映人民意愿的规划机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人民群众利益和期盼的综合表达。学习《建议》可以看到,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
  《建议》集中反映和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期盼,表明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建议》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鲜明主题,代表和凝聚着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愿望,是指引中国人民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共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行动纲领。
  《建议》也集中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进行了重大补充和完善;还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这是着眼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作出的重大部署。
  与此同时,《建议》把人民长远利益和眼前关注紧密结合,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强调要补短板、强弱项,并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提出一系列重大要求和针对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2951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