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王涵(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投资要点
近期,国内外金融市场波动加大,货币政策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2月23日鲍威尔国会听证会发言让海外市场吃了“定心丸”,但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关注热度不减。在此,我们想谈一谈对当前国内货币政策框架的一点理解。
总体来说,建议从三重目标来理解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第一个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即如果出现系统性风险抬头的迹象,则央行政策的“松紧”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利于控制住风险;第二个目标是货币政策正常化,即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可持续性”,在系统性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这是中短期内货币政策的常态;第三个目标是使融资成本与经济增速相匹配、降低债务维系成本,这决定了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来说,政策利率有下行的诉求。
从上述框架出发,去年以来央行政策的动向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1)去年四季度地方债务风险阶段性上升,货币政策的重心是第一个目标——防范对冲信用及可能的流动性风险,所以去年底到今年初,我们看到公开市场操作的基调是偏宽松的。
2)今年1月以来信用风险缓解,一些标志性的债务问题得到了解决,企业债市场融资功能恢复,政策重心切换到第二个目标——货币政策正常化。1月召开的人民银行年度工作会议以及银保监会年度工作会上,都释放了这方面的一些信号。
接下来的看点,是央行何时会切换至长期目标——引导利率合理下行?我们认为,这个时间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短期的反弹何时见顶回落。此前市场普遍预期,一季度经济会是今年的高点,随后二季度快速下行,但“就地过年”可能平滑了一、二季度的经济增长,使得经济快速下行的时间点延后到了三季度,这也延后了政策转松的时间。所以,当前来看,年中可能是货币政策调整的重要观察窗口。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海外经济政策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