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连平(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 3月17日,国内财富管理行业高端智库植信投资研究院在上海陆家嘴隆重发布了首期“植信中国财富指数”。这是知名经济学家、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对上海“十四五”期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资产管理中心”战略目标的积极响应。
伴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持续积累,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植信中国财富指数的推出,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可参考的投资方法和资产配置建议;为财富管理机构提供了可参考的市场需求信息,便于其研究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和产品;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有价值的市场运行和行业发展信息,便于监管者更好地选择监管重点和方向,更为有效地控制市场风险,尤其是保护投资者利益。
发布会上,新湖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曲光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致辞。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叶国标、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季文冠分别代表支持单位致辞。会议还邀请了交通银行私人银行部首席财富管理顾问陈伯宪、泓湖百世全球家族办公室董事长康朝锋、新湖巨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鑫、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苏卿云、浙商证券首席金融工程分析师陈冀等多位私人银行业界大咖参加题为“中国财富管理需求增长与私人银行的使命”的圆桌讨论,奉献了精彩发言和真知灼见。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凤凰卫视、第一财经电视等境内外近40家知名媒体参会。
连平教授从五个方面对指数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一、中国富裕家庭在财富投资方面相对乐观
植信中国财富指数每半年发布一次,调查对象来自国内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的富裕家庭。本指数所称的富裕家庭一般需满足如下条件:家庭流动资产100万以上且家庭资产规模1000万以上,二线城市家庭流动资产50万以上且家庭资产规模500万以上;家庭资产中至少有两套房产等。
植信中国财富指数由4个一级指标,即家庭财富指数、资产配置指数、投资收益指数及投资信心指数加权构成,以100为基数,指数取值在0-200之间,大于100说明多数人对投资状况持积极看法,整体上较有信心。
从首期调查结果来看,植信中国财富指数为114,高于基准值100,说明中国富裕家庭在财富投资方面相对乐观。分项指数中,家庭财富指数126,表明家庭财富状况处于增长状态,且财富规划也在加强;资产配置指数104,显示相当数量的富裕家庭愿意投资中高风险产品,由于市场向好,对通过高风险获得高回报比较有信心;投资收益指数116,意味着无论是流动资产还是不动产,投资者都有不错的收益回报;投资信心指数116,表明投资者对各类资产未来走势仍然看好;随着新冠疫苗在全球的推广应用,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总体持乐观态度。
二、中国经济复苏推动家庭财富显著增长
2020年下半年以来,30%富裕家庭的财富出现增长,5%的家庭财富有所减少,65%的家庭财富基本不变。具体而言,从城市级别来看,一线城市富裕家庭的财富增长比例(31%)略高于二线城市(29%)。从家庭总资产来看,2000万以上的高资产家庭财富增长比例(34%)明显高于其他规模,反映出财富增长具有一定的“集中效应”。
引起家庭财富变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金融投资收益(71%)和不动产收益的变动(53%),而工资及福利收入仅排第三(37%)。投资收益变动主要源于去年三季度以来国内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显示了金融投资对于中国富裕家庭财富增长的积极助推作用。
调查发现,富裕家庭普遍重视教育、养老和保险等规划。相比于消费和现金规划,教育、养老和保险规划时间持续长久,金额大且专业度高,投资者需要较高的规划能力。财富安全和保障的风险主要来自行业经济的衰退,高额医疗费用和意外造成的损失,这也构成了富裕家庭购买保险的驱动力。
三、中国富裕家庭的专业投顾服务需求日益增强
总体来看,参与调研的富裕家庭中,多数主要在境内投资,仅有17%的家庭拥有境外资产;从总量来看,富裕家庭将更多资产(94%)投入于境内,而境外则是作为一个补充。
境内资产的资金更多分布在不动产(72.9%),境外则分布在流动资产(54.8%)。境内投资中,低风险产品仍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部分,包括储蓄现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等;境外则中高风金额比例稍高,主要是境外股票等。
在境内流动资产配置方面,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债券、股票、公募基金、私募证券的配置更为积极。从年龄来看,25–30岁的年轻投资者将42%的资产配置在了中高风险资产上,风险偏好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从资产规模来看,600万以上流动资产的富裕家庭将45%的资产配置在中高风险资产上,体现出相对较高的风险偏好。
作为财富投资的有力补充,投资境外资产可以使得资产多元化,达到分担风险的目的。对于目前未进行境外投资的富裕家庭而言,约39%未来可能考虑投资境外资产。中国富裕家庭投资境外低风险和中高风险的产品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境外股票、期权/期货衍生品等的增加较为明显。境外投资前三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中国香港、美国和英国;在投资行业方面,金融、健康医疗和IT是投资者境外投资选择的三大热门投资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富裕家庭虽较为看重实际收益(17%),但实际上收益并不是投资者最看重的因素。投资时最看重的因素主要还是风险管控相关的能力,包括理财经理的专业度(20%),风险评估指标和安全风险控制方法(合计占比21%)。
在投资风格方面,64%的富裕家庭可承受10%以上的本金损失。其中,50%属于激进稳健型的投资风格,能够承受10%-30%的本金损失;14%属于激进进攻型,能够承受50%的本金损失。
调查发现,除全球疫情背景下宏观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外,缺乏获取高质量投资信息的渠道是富裕家庭投资决策的主要痛点。近六成的富裕家庭需要专业投顾服务。整体来看,较需要投顾服务的比例为48%,极其需要投顾的比例为11%。从资产规模看,流动资产600万以上的富裕家庭需要专业投顾服务的人群占比为81%,流动资产300-600万的富裕家庭需要投顾的比例为57%,流动资产100-300万的富裕家庭需要投顾的比例47%。相对于境内投资,境外投资对于专业投顾的需求更高,这主要是由于境外投资所需专业性和特殊性所决定的。
在境内投资平台选择方面,前三位分别是银行、互联网金融、基金。富裕家庭对于存款(包括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相对高收益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配置需求较为旺盛。2020年股市走强、基金发行火热也点燃了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热情。值得注意的是,有15%的富裕家庭在投资时选择过第三方财富机构。作为公募基金、信托等机构产品代销的重要渠道,第三方财富以其专业化顾问服务著称,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根据我们测算,未来5-15年,中国将产生一大批新兴的高净值或较为富裕的人群,到2035年高净值人群规模很可比目前新增200-400万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也将在目前200万亿元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00万-300万亿元。如果进一步考虑到规模同样迅速扩张的中产阶层或准高净值人群,我国完全有可能形成一个规模空前庞大、全球首屈一指的财富管理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房住不炒”政策持续固化,相关投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往中国家庭过度依赖房地产的投资结构也有了深刻转变,金融资产在家庭资产结构中的占比明显增长。2018年与2007年相比,中国金融资产总量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随着财富管理市场的迅速扩张和金融资产总量的显著增长,专业化财富和投资管理需求势必进一步上升。
四、境内外投资收益各有亮点
2020年,根据调研,65%的富裕家庭设置了8%以上的收益率目标,实际年收益8%以上的人群占比为61%。其中,实现8%-10%收益率的占比最高。
在投资收益方面,2020年下半年,境内不动产投资收益中,22%的人投资非自住房的收益增加,反映去年下半年以来,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确实有所升温。境内流动资产配置中,公募基金收益增长的投资者比例较高,且“比过去6个月增加”的比例(36%)明显高于收益减少的比例(9%)。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股票收益增长的比例虽然也较高(33%),但收益减少的比例(18%)却明显高于投资公募基金收益减少的比例。这或许正凸显了机构投资相对于散户投资的专业优势,也就是去年以来市场一直在说的“买股不如买基”。
境外部分,不动产收益出现增长的投资者比例(28%)高于国内;境外流动资产配置中,境外股票收益出现增长的投资者比例较高(46%)。其主要原因是,去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实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规模纾困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境外股市、楼市出现脱离宏观基本面“非理性繁荣”。
在增值服务方面,出行类的增值服务是富裕家庭在其投资的平台上获得的最多的品类,这在银行业表现尤为明显;其次是实物类,其在互联网金融业表现较为突出。此外,基金、第三方财富机构提供的教育类增值服务最多。
五、中国富裕家庭对未来经济形势较有信心
整体来看,富裕家庭对未来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的比例稳中有升。其中,在“国内经济形势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方面,持有“好的影响”的看法较“差的影响”高出35%;在“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对投资的影响”方面,持有“好的影响”的看法较“差的影响”高出34%;在“国内经济形势对投资的影响”方面,持有“好的影响”的看法较“差的影响”高出32%。
中国富裕家庭信心上升背后有诸多利好因素。一是世界经济可能于下半年整体性复苏,尤其是中国经济总体向好;二是“十四五”规划的政策红利将逐步释放;三是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四是近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将呵护资本市场发展。此外,从外汇监管环境来看,近期外汇管理当局正在研究有序放宽个人资本项下业务限制,包括取消年度购付汇额度限制,允许境内个人在年度5万美元便利化额度内开展境外证券、保险等投资的可行性。未来中国富裕家庭走向全球投资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