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王炫凯 曲宝成 一、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一)土地资源减少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用地面积逐渐增大,对于耕种土地资源的占据面积也随之增大,那么可用于种植粮食的土地资源就相对减少。同时,受工业经济发展以及农耕结构调整的影响,各地土地资源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等侵害,使得优质肥沃的土地资源减少,而剩余的土地资源农业耕作条件较差,对于粮食生产产量以及质量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除此之外,就我国自身地理环境特征来讲,我国耕地资源分配呈现出不均匀的状况,在水资源较为充沛的长江及以南地区耕地资源仅占38%,而剩余大部分耕地资源则分布于水资源较为短缺的淮河及以北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配的不对等,以及多年来对资源的使用和浪费,使得农业生产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未能为粮食生产提供良好的土地资源条件。
(二)生产水平较低
首先,受我国长期以来农耕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粮食耕种的主要方式是人为耕种,并且大多是依据农时靠天吃饭。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粮食生产方式主要以家庭承包制为主,这种生产模式具有着分散化、传统性的特征。较之于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方式来讲效率较低。因此,生产成本与收入之间不成正比,农业附加值较低、收入较少的情况,造成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往往选择外出务工,这使得粮食生产劳动力不足,且素质较低,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提供鲜活的动力较少。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机械化生产起步较晚,还未能完全覆盖于粮食生产活动开展过程当中,这使得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未能得到科技力量的有力支持。
(三)消费数量增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对于粮食产量的需求也呈现出递增的趋势。除此之外,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对于日常用品的需求量大为增加,不仅包括五谷杂粮,对于肉鱼粮油等生活用品的需求量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那么总的来说,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就需要生产更多的粮食。因此,粮食消费量的增加对于粮食的生产也构成了一定的挑战。而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实现粮食生产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以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之间的和谐共生就显现出一定的必要性。
二、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性
(一)推动经济发展
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方面,体现着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和水平。农业作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讲,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同时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农作物是开展其他经济生产活动的必要资源,维护粮食安全,保证粮食产量供应有利于为其他经济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源。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讲,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人类朝着现代文明不断前进的必然路径。
(二)保障政治稳定
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维护粮食安全,有利于保证国内以及国外政治状况的稳定发展。一个国家的粮食自给能力决定着这个国家内部生产能力。如果一个国家难以实现粮食自给就需要向他国进行购买,而这种局面必然造成国家在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受制于人。因此,实现粮食自给可以使得国家更好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粮食等各方面依赖进口贸易的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在国际交流中有更大的话语权和自主权。
(三)维护社会秩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的有效供给是保证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当粮食能够实现正常供给甚至有所富余时,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就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从而在满足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之上,追求更高精神层面上的享受,进而营造出和谐稳定,共同发展的社会生活局面。相反,如果粮食安全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也就是说人们的日常粮食需求难以得到及时供给,那么这可能造成人心慌乱,在市场层面则呈现出哄抬物价,经济交易秩序混乱等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正常秩序以及社会安全。因此,维护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秩序正常稳定的重要方面,是营造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必然前提。只有解决好人民温饱问题,才能引导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三、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举措
(一)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
农业生产者是作为粮食生产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自身的素质,尤其是对于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农业生产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对于粮食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那么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就成为了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与农耕经济时代已有较大差别,靠天吃饭只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不再是决定性因素。新形势下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尤其是粮食生产活动,要结合相关农业生产知识,有针对性,有理论支撑地来开展。具体来讲,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应当在开展农业实践活动之前学习和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包括农时、肥料、机械化的投入等等。而为了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和水平,应当以机械化设备代替人工劳作。因此,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应当自觉学习利用机械化设备的相关操作知识,对于不同的机械化设备类型加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开展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当中能够选择有针对性的机械设备应用其中。当然,机械设备的运用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的特征。因此,最好对于这部分农业工作人员加以专业化的培养,避免在利用机械设备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当中出现不必要纰漏,影响粮食生产质量,更有甚者对土地资源生产质量造成恶劣影响。
(二)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
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下,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不再以人力劳动为主,而应当以高端科学技术设备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粮食生产质量。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就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其基础在于有关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员应当以足够的资金来对机械化农业生产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当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以良好的福利待遇来吸引掌握高端科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人才力量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开展过程当中,为科技力量在农业生产活动当中的应用和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政府等有关部门也要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机械设备的支撑。为此,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农业生产机械设备的购买。当然在使用过程当中也要对相关的机械设备加以定期维护,当发现质量安全问题时及时予以维修,避免在利用其开展农业或生产活动的过程当中出现意外,造成农业生产破坏乃至于人员伤亡。除此之外,科研活动的开展也显现出一定的必要性。相关科研工作人员,尤其是有关部门应当设立专项资金来支持农业科研活动的展开,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更多的专业化、机械化的支持,减少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尤其是破坏性影响。在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对于自然条件依存度的基础之上,维护粮食生产安全。
(三)调节农业生产结构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以及个性化发展的特点,粮食安全已不再仅仅是保证大米,水稻等产量,而更应当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满足人们对于各类农产品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就需要对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加以调整优化。具体来讲,需要根据各地土地资源生产条件状况来对其中适合种植的农产品进行规划种植。除此之外,也要充分考虑到中国人民对于该种农产品的需求,结合供给与需求量的正确配比来划分种植区域,按照产量需求合理开展种植活动。除此之外,在城市经济以及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下,各类经济生产活动的开展对于土地资源的占据也会对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也需要有关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员立足于经济发展整体需要,在统筹发展、长远发展理念的指导之下对各地生产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划分,保障农业生产土地资源的有效供应。同时,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尤其是粮食生产活动的过程当中,保护土地资源使得该土地资源的质量能够充分满足粮食生产活动的需求,包括在水资源等各方面的有效供给。从以上诸多方面来看,对农业生产结构加以调整也是维护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实现粮食稳定生产的基本前提,应当结合经济整体生产结构对其加以合理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