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个常常在国际财经新闻里以极端案例被提及的国家,又用令人咋舌的纪录来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6月28日,津巴布韦央行宣布,其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将该国政策利率从80%提高到200%,加息幅度达到12000个基点。今年以来,该国累计加息幅度达到14000个基点,冠绝全球。 数据不能说明一切,但创纪录的数据大约也能说明很多问题:美国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预计将维持在8.7%左右,创41年来纪录;75个基点的加息幅度,创28年来纪录。 一路飙升的通胀数据,让美联储很焦虑。近期,标普全球评级在其《第三季度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该公司预计2023年美国将陷入低增长衰退,预计美联储今年将继续靠前加息并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焦虑,对通胀形势的摇摆不定让他饱受批评。去年,鲍威尔因“通胀暂时论”招致批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应对通胀行动过于迟缓;现如今,他被批评的原因却正好相反,最后关头出尔反尔,将加息幅度一下子提升至75个基点,让很多联储官员都吐槽可能因此破坏美联储的可信度。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很焦虑,甚至罕见地改了口。她一贯坚持“美国经济不可能面临衰退”的观点,如今也有所动摇,认为美国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负增长是预示衰退的“经验法则”。当然,她给自己留了余地,“经济衰退也有很多种类,有些衰退会迅速复苏”。 毋庸置疑,当美国开始扇动蝴蝶的翅膀,全球各大经济体也闻风而动,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要有所行动,而加息似乎成为必选项。 面对近10年来首次加息的时间点临近,欧洲央行官网27日发布公告称:从7月开始,货币政策决议的发布时间将往后推迟半个小时。欧洲央行此前已明确表示,7月会是载入史册的政策转折点,因此,这个看似不经意实则让人多有揣测的“小动作”也引发市场的不安情绪。虽然官方强调只是“小调整”,但上一回欧央行调整利率决议发布政策毕竟已是2014年的事情了。 或许,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很焦虑。她此前表示,鉴于当前的通胀环境,欧洲央行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使货币政策正常化,并将根据最新数据和对通胀中期发展的评估决定调整速度。分析人士认为,7月和9月的两次加息计划或许已经“板上钉钉”。 全球高通胀,大家都很焦虑。简而言之,背后是“欠账要还”的简单逻辑。 为应对疫情影响,全球各经济体自2020年以来纷纷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扩表降息等刺激经济恢复。两年后的今天,由此带来的通胀上升等“隐患”却再也压制不住。 彼时蜜糖,此时砒霜? 当全球多数国家都遭受通胀高企的困扰,加快缩表、持续加息将此前量化宽松释放的天量货币回收,似乎也是各经济体货币当局锦囊里为数不多的“妙招”。但是,虽说猛药起沉疴,但猛药或许也有比较大的副作用——可能面临经济复苏放缓甚至经济衰退的风险。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据媒体此前报道,半年以来,全球各国央行上调政策性利率的次数已达80次,创历年之最,其中,新兴国家占60余次。发达国家为抑制高企的通胀已经正式进入加息通道,新兴国家则出于对通胀和本币贬值发生连锁反应的担忧,急于收紧货币政策。随着全球同步快速上调利率,资本开始逃离因量化宽松而膨胀的股票等风险资产,其对遏制经济繁荣的副作用也开始显现。 有统计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联储历次加息往往会引爆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危机。世界银行统计,2008年以来,高收入国家以外经济体的外债占国民总收入(GNI)比例持续上行。有经济学者分析,当前的全球加息将加剧新兴市场国家的外债压力,一些国家甚至连“借新还旧”都难以为继,进而可能引发资本外流、股债汇“三杀”的危局。 津巴布韦如此,斯里兰卡如此。这些国家每每出现在全球视野,却让人咂摸出别样苦涩滋味。或许,对这些国家而言,明知“苦果”有毒,也只有硬着头皮吞咽下去——管它蜜糖还是砒霜,且看是否可以过了这一关再说。(来源: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