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农业生产到消费端等各个环节在内的整个农食系统,其绿色低碳转型关乎粮食安全、公共健康、环境影响等多个议题。 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或将达到100亿,这意味着粮食需求还将增加五至七成。与此同时,全球农食系统对环境影响也十分显著,约占22%的温室气体排放,70%的淡水使用和80%的森林砍伐。 农业科技巨头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苏赋近日表示,“未来的农业不仅要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同时也需要积极有效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唯有通过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方能实现高效绿色转型。”其提到,先正达眼下正加速推进生物育种、绿色植保和数字农业等领域的研发创新,通过不断提高作物产量、降低气候环境影响和实现土壤自然再生,为绿色农业探路和提供科技支撑。 实际上,农食系统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和降水变化正在加剧农业的不稳定性;与此同时,农食系统中的许多活动本身也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与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不同,农业同时也是碳汇。 “农业是双重属性,既是碳源也是碳汇。”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农业绿色发展评价中心主任宝哲在近日的一场农业绿色转型对话中同时强调,要稳妥推进农业农村固碳减排,“首先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是前提;在统筹兼顾的条件下,推动农产品碳足迹评价应用,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有利于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和农民增收的协同。”
业内首份农产品碳足迹评价应用研究报告出炉 全球食品饮料公司雀巢今年3月对外公布,过去的2023年,在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相较2018年的基线,雀巢实现了温室气体(GHG)净减排13.5%的成果。其中,甲烷减排15.3%。雀巢称,“公司成功将增长与排放脱钩,并正朝着2025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0%的目标稳步前进。” 尽管如此,雀巢大中华大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经理王仕平在上述对话中提到,雀巢在实现碳减排目标的过程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最大的挑战是缺乏全球公认的计算工具,“我们知道了减碳和固碳的方向,那么我们一定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我们所做的工作。” 王仕平认为,只有有了这样的工具,“我们才能知道每一样农产品具体减排多少,在哪个环节减排,最后在消费者端,比如他们喝的每一杯咖啡,都能算明白到底减少了多少碳排放。”根据雀巢此前披露,其超过2/3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原料采购,而乳制品则是其中排放量最大的来源。 先正达集团中国可持续转型助理总监姚芳在上述对话中也谈到了这一问题的挑战性。“现在产品碳足迹更多的是针对工业化产品,它容易标准化、容易计算,而农产品碳足迹研究是非常少的。” 其补充道,农产品碳足迹评价背后的复杂性在于碳源、碳汇的双重属性,以及和全球最大碳库土壤之间的紧密结合。和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不同,“农业涉及生物量,它的计算一定是复杂的。” 业内正在推动产生这样的评价工具。作为国内农化领军者、同时又具备国际视野的先正达集团日前正式发布了行业首份《农产品碳足迹评价与应用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旨在探索科学标准的碳足迹评价应用路径。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该《报告》是业内首次针对农产品碳足迹评价应用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填补了空白。 《报告》显示,农业具有巨大的碳汇潜力。农业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之一,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增加植被覆盖等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相比其他碳减排方式,农业碳汇则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更易于推广和应用。 《报告》指出,国内在农产品碳足迹评价应用实践中有一定的探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标准体系不健全和评价结果应用不足等。为此,《报告》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建议,包括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农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等,并针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先正达集团中国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姜业奎在发言中指出,先正达集团希望通过发布此《报告》,以科学研究引导行业朝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推动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姜业奎同时提及,未来,先正达集团中国将与食品价值链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共同减排,并联合开展农民和消费者教育,引导培养绿色低碳意识。
农业绿色转型有哪些抓手和支撑? 上述《报告》的发布迈出了关键第一步。宝哲认为,推进农产品碳足迹评价,探索高附加值农产品碳标签应用,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产品增值溢价,培养绿色消费,是新阶段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重要抓手。 宝哲同时指出,如何在统筹兼顾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的前提下,有效推动碳足迹应用落地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从国家层面来讲,近年来,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同时,推进绿色转型要一些实践抓手,比如我们现在在研究如何科学有效推动农产品碳足迹评价应用。”宝哲提及,包括水果、咖啡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碳标签应用可视作未来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其同时强调,诸如此类的工作举措,前提必须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食物与自然资源部研究员张艳萍在对话中强调,“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农产品碳足迹管理有助于农食系统的可持续转型,提升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国内农食相关部门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储备。 值得关注的是,创新技术与产品仍是现阶段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 姚芳表示,作为一家世界领先的农业创新型企业,先正达的商业本质就是利用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以先正达旗下的小麦茎基腐病防控新技术——基于特效成分 TYMIRIUM™(三氟吡啶胺)开发的小麦种衣剂产品“万粒佳”为例,全球大田试验表明,TYMIRIUM™技术极大降低了小麦“癌症”茎基腐病的发病率,产量平均提升10%以上,成分特点活性高、用量少、降解快,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TYMIRIUM™也是全球首个基于结构靶向研发的技术。 “它会减少整个小麦生产过程中后期的农药使用次数,另外它对小麦产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姚芳认为,这些创新技术和产品本质上就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姚芳同时提到先正达集团正在中国开展的“润田”项目。“核心是把再生农业的实践引入到中国来,我们目前比较关注包括保护性耕作、覆盖作物这样一些再生农业的核心做法,我们正在尝试在中国本土来落地。” 今年5月,先正达集团中国“润田”项目二期正式宣布启动。姜业奎当时表示,“‘润田’项目二期将在总结一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再生农业理念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并加以复制推广,同时加大对土壤健康的关注,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帮助农户增强韧性,增加收入,提升生产稳定性。”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区研究与市场开发主管金冀安则在上述对话中强调金融支持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目前来看,农业领域占全球整个气候投融资的比重仅仅为4%-5%,我们需要提高农业领域的气候投资,推动整个资本市场向农业绿色化调动更多资金。” 据其介绍,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去推动和加快这一进程,包括制定农业生产标准、进行市场调研、开展中国金融支持农业气候转型的课题研究,以及调动市场参与者和行业专家对话的能力建设和研讨会议。 王仕平则还强调了各方合力推动的重要性以及消费者教育、农户教育方面有待加强。其以产品碳标签为例提到,在碳评价计算工具补齐之外,“让我们的种植户、加工商,以及最后的消费者,都知道碳标签是怎么回事,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工作来推进、来推广以及做相关的教育工作。”(来源: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