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上半年国民经济“成绩单”发布,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财政收入也由负转正,上半年累计实现正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3%。其中,全国税收收入8556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0.9%;非税收入196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 下降趋势得到了阶段性扭转 今年二季度以来,受疫情多发散发等超预期因素不利影响,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困难。叠加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因素,财政收入形势严峻,在一季度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长8.6%)的情况下,4—6月份财政收入的下降幅度较大,财政收入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加快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企稳回升。与上年同期相比,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3%,增幅由负转正。 “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重新实现了正增长,这说明今年4、5月份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增大导致的财政收入下降趋势得到了阶段性扭转。中国经济增长包括财政收入增长重新回到了正常区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何代欣看来,财政收入正增长来自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整个经济运行和疫情管控逐步磨合,经济社会发展重新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轨道。 二是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实施的三类66项刺激措施正在逐步起效,对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恢复常态化的生产经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这说明我国作为一个大型经济体,即使受到冲击,经济运作仍可恢复到正常的运行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对记者表示,经济增速的企稳回升使财政收入具备了实现正增长的基础。从数据来看,在四个主体税种中,除国内增值税受退税影响出现收入下降,国内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仍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所得税也保持稳定增长,形成了对财政收入的稳定支撑。 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增值税1913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0.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5.7%;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9547亿元、78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8.7%;企业所得税28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 “在高效的疫情管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政策下,6月份复工复产加快,企业逐步恢复经营生产,特别是在国务院召开稳住经济大盘的会议后,交通运输循环畅通,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被打通,6月份经济开始复苏。”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周天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财政收入增幅由正转负、逐步改善,主要源自经济大盘持续恢复提供的“活水”。 主要税种仍有收入增加空间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举措。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其中,留抵退税冲减收入18408亿元。留抵退税冲减财政收入是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一大主要原因,不过这一因素的影响将在下半年削弱。 据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魏岩介绍,近期,财政部门将加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进一步推进政策落地惠及市场主体。在优先安排小微企业退税、确保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退还的基础上,大幅提前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实施时间——将中型企业退税由三季度提前到5月1日实施、6月30日前集中退还;大型企业由四季度提前至6月1日实施、6月30日前集中退还,确保政策效应在上半年集中释放。 “上半年导致财政收入减少的因素在下半年将会大幅减弱,留抵退税和疫情救助政策主要集中于上半年,随着下半年这些因素减少,财政收入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增长态势。”李承健表示。 在何代欣看来,下半年财政收入形势依然存在下行的压力,这与整个经济形势仍处于相对不稳定和复苏的过程当中高度关联。同时,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仍在延续,这都不利于财政增收。 不过也要看到,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是政府向市场让利,推动“放管服”支持市场主体的重要政策部署,财政减收带来的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减负。而且得益于经济社会运行的复苏和宏观调控对投资和消费的促进,除了增值税以外的其他主要税种仍有收入增加的空间。 因此,下半年要稳定财政收入的运行,何代欣建议,一是要继续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索,只有增长才能带来财政增收。二是要准确把握财政增收和减税减负之间的关系。“今年的税费支持政策规模比较大,作为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政策部署,财政减收具有很强的经济社会意义,所以仍然要保持不能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牺牲宏观调控的目标。”何代欣说。 周天勇认为,下半年要保证财政收入,一方面是要防疫经济两手抓,不能有偏颇,另一方面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措施。“1-5月份增值税增速回落较为严重,要想保住增值税,一定要稳定企业生产经营;要把稳住就业、增加就业放在首位。”周天勇说。(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