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程絮森:网络空间安全高效治理路径探析
返回列表
查看: 169|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程絮森:网络空间安全高效治理路径探析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12-14 09: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程絮森(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元宇宙研究中心研究员)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空间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元宇宙、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各个业务场景中的应用,我国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挑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体系,推动网络空间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实现我国网络空间的高质量建设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网络安全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与相应的衍生问题亟待解决
  网络安全问题易导致连锁反应的发生,激发众多衍生问题。相较于传统安全威胁,网络空间安全面临更为复杂的难题,数字技术与业务场景是网络安全关注的两个方面。数字技术的使用影响用户隐私、平台信息、企业数据等不同主体,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对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网络技术的普及降低了网络攻击的门槛,信息化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网络安全风险,黑客攻击、网络犯罪等乱象仍会影响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而业务场景作为重要的数据应用渠道与网络空间环境,对技术组合的实现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虚拟数字空间等新的交互场景下,网络攻击更容易危害网络空间的安全。
  技术发展带来的衍生问题除对业务产生影响外,还涉及对个体及国家安全的影响。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技术成为万物互联的前提,而这也引发了复杂场景下的隐私泄露、数据安全等风险。例如,底层支持平台与服务的不稳定性、操作软件与系统的不可控性、网络链接与设备平台的易攻击性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为个体提供的服务,导致网络空间出现安全隐患。此外,网络空间安全还关系到国家安全,虽然目前我国在网络安全治理方面的基础技术较为成熟,但自主创新能力仍需提高,部分关键技术尚未突破,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依然严峻。
  不同年龄群体的数字素养与网络空间安全意识尚有差距
  信息化趋势下,我国互联网渗透率逐渐增加,全民网络安全素养成为重要话题。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离不开网络安全知识教育的普及,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学生群体与青年群体的数字素养提升,不同类型的在校教育与线下宣传均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2022年9月5日至11日在各地各校统一开展的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推出了系列活动;2022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也为大力推进未成年人友好型的网络空间建设提供了建议。然而,未成年群体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较强,仅以单一的网络安全教育知识宣传为主,仍会面临未成年群体逆反心理的挑战。例如,部分未成年群体会对断网、戒网等行为做出过激反应,无法正确意识网络空间潜在的风险与威胁。
  在青少年群体的网络安全素养逐步提升时,沉陷网络的“银发族”越来越多。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数字化障碍和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在推动平台适老化进程的同时,老年人群体的网络成瘾问题也逐渐产生。高频率长时间刷手机成为“网瘾老人”的常态行为,许多老人借助网络缓解内心的孤独感与脱节感。然而,网络诈骗等乱象丛生,部分组织利用老年人对网络互动激励的敏感性,以不同方式进行诈骗,由于老年人群体的网络安全素养尚普遍偏低,往往会分辨不清网络中的是非真相,进而被侵犯个人权益。因此,老年人群体也是网络空间治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对象。
  网络空间安全建设中的平台治理与用户信息保护仍需加强
  平台治理是保证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举措,能够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网络平台产生的海量数据价值密度较低,但用户信息仍全方位分布在其中,数据滥用可能导致平台监管漏洞和用户信息泄露。目前,企业、平台、应用之间形成了多条数据传输路径,APP监听、用户信息泄露、大数据杀熟、非法收集个人数据、隐私贩卖、算法歧视等都成为互联网空间治理的重要难题。部分企业在开发小程序、小插件等应用的过程中,将其嵌入APP或系统内,在用户使用时窃取个人信息,不利于网络空间的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此外,平台垄断、平台凌弱等现象也阻碍平台治理,且不利于创新发展与公平竞争环境的建立,严重影响数字化空间的网络安全秩序建设。
  用户信息保护作为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重要环节,已经受到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但目前个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特征与网络痕迹大多被平台或企业收集与分析,从监督、严管等角度出发进行的用户信息保护措施很难全面地对个体隐私数据进行保护。例如,部分企业平台将骚扰软件或信息窃取软件植入APP内,非法获取用户隐私授权,但此类软件会被非法平台企业重复利用,网络空间安全监管措施难以灵敏捕捉隐藏在各类APP、软件背后的非法信息侵害行为。同时,网络空间仍存在计算机病毒入侵现象,且往往在高校、党政机关等组织中发生较多,这会导致重要内容被窃取,甚至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网络舆情治理与投诉反馈机制有待完善
  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仍有待完善,各类平台上的负面信息与网络谣言时有发生,需要健全反馈渠道。互联网舆情的集中式爆发表现出“一点触发、多点参与”的特征,且网络言论发布方便快捷、门槛较低,不安全的网络空间成为了舆情爆发与谣言扩散的温床。网络言论易引起较多社会关注,带有较强负面色彩的舆论不仅会破坏社会心态治理与社会信任,未能及时辟谣与制止将可能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严重威胁平台与被关注对象的形象,影响其长期发展。对于网络空间建设而言,舆论熵是影响网络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与国际形象的建立密切相关,负面消极的舆论将导致我国内外的信息差,从而对公众的社会心态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公众在网络平台的合理诉求与举报投诉如果未得到及时反馈与解决,舆情隐患将不能有效排查,进一步造成网络空间的不稳定。部分媒体平台应对舆情的经验尚不丰富,仍以传统的硬性手段处理,这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容易激发网络群众的消极情绪,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可见目前舆情治理是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中的关键环节。应将大数据深度应用于舆情管理,推动多部门参与到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中,积极转变舆情管理手段。例如,基于网络多源媒体数据建立舆情监测与大数据管理平台,将信息投诉与反馈渠道嵌入其中,建立个体行为与网络行为的关联,从而提高舆情监测的效率,并为舆论管理方案的实施提供建议。
  推动网络空间安全高效治理的可行路径
  完善一般信息与敏感信息的流通与共享机制,注重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
  为避免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的连锁效应,需要企业合理利用信息、个人保护自我信息、社会监督信息使用、政府保护信息安全,同时重视对一般信息与敏感信息的归类处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监督企业对用户数据的合理利用,同时促进社会与政府对网络空间数据使用的保护,提高个人对自我信息的保护意识。对于一般信息,促进信息流通与共享机制的建立,保证数据的正常分析与利用,但也应避免一刀切式的数据采集禁令。对于敏感信息,则应融合多种先进技术加强数据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对涉嫌网络犯罪与违反保密管理工作的行为严格惩处。
  此外,重视在技术应用、业务场景、个体影响、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了解网络空间安全建设中的供给侧与需求侧资源,有效针对各方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打破网络安全连锁反应的闭环。同时加强我国在核心关键技术层面的研发,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体系。例如,提高网络空间抗测绘技术的模型效能,以抵制网络关键数据和信息被窃取,同时也需要完善的评价体系;细化重要数据的分类分级保护方案,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的相关政策内容,降低政策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提高企业对法规明细的理解程度;完善网络实时安全评估与风险监测技术,结合知识图谱推理、博弈机理、人工智能、优化算法等相关技术,提高风险监测的实时性与准确性。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网络安全意识,促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立
  将信息安全意识与数字资源管理意识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数字生活中,推动全民网络素养与数字素养的提升。网络空间安全教育应普及各领域与各年龄群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推进网络文明安全教育和网络生态治理。例如,线上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普遍流传的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动员不同年龄层次的公众参与,形成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意识。线下依托地方组织和机构成立网络空间治理小组,形成系统的网络安全教育模式,以案例、游戏、实践活动等新颖有趣的教育模式替代枯燥无味的教育宣传。
  此外,全民网络安全素养提升离不开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立。通过规范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机制,共建多边透明的网络合作空间,建立统一的网络安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国际准则,杜绝网络空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尊重各方原则的基础上共同推动网络空间安全国际治理。同时应正确面对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鼓励全民积极参与到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中,避免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生,从而更好地应对网络带来的风险与威胁。
  基于多源大数据优化隐私保护技术建立综合平台,推动多方主体共同参与
  建立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综合服务平台与大数据监管平台,企业可以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自主融合不同的隐私监测与数据保护技术,以实现不同业务场景下的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此外,也可以结合人工与机器两种方式对网络空间内容进行监测与管理,使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优化算法,将数据流量、内容类别、敏感词汇等作为模型特征,通过不断调整参数优化机器识别与监控效率。兼顾数据流通与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细化数据应用场景和数据流通规则,分类别对数据收集与使用规范进行说明。
  网络空间平台生态系统建设涉及多方主体、多种力量的协调推进。针对非法窃取用户信息的小程序、小游戏等采取相应的整治方案,关注平台治理中的算法治理,保证服务者不利用算法钻法律空子,不伪造数据提供虚假服务,不对平台功能使用强制授权,切实提高平台自身的信息优势。同时,相关部门可以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个人信息保护长效机制,对个体高频使用且与生活密切联系的APP、软件等平台的隐私政策和信息收集情况进行评估,避免变相侵权的网络空间安全隐患发生。
  针对网络空间舆情管控,做到“及时解决诉求、及时消除隐患、及时引导舆论”
  加强网络空间数字辟谣与舆情监测体系建设,依托现有官方辟谣平台,促进地方政府的辟谣宣传,保证各类平台的数据流通与共享。同时加强官方平台的辟谣速度与力度,有效预防消极舆论的扩散蔓延,最大限度地引导舆论发展方向。此外,重视技术要素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过程中的应用,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图文音视频处理、舆论情感倾向分析、话题跟踪与监测等现代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结合实际情况与网络敏感性,对重点人群与热点舆论进行定期研判分析。
  加强网络空间反馈渠道的建设,拓宽宣传途径,做到“反馈及时、行动有效、切实解决网络群众诉求”。做好网络空间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管理工作,定期监督与完善网络安全风险应对机制。当发生网络突发舆情事件时,应核实并追踪。对来自不同渠道的敏感信息进行监测预警与可视化分析,针对网络负面新闻及虚假信息及时发布权威消息进行澄清,加强正面引导。同时,在发生舆情事件后,要及时对问题起源及舆情爆发原因进行分析,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先出现问题,后进行解决”。(来源:《国家治理》周刊2022年11月下)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300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