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舒艳梅(广西桂林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专章作出重点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扶持政策,强化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乡村振兴良好基础。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发达省市形成的人才“虹吸效应”,乡村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普遍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对此,建议如下。
一、实施“能人治村”,建强乡村振兴“主心骨”。
建议聚焦“能人效应”,完善人才发展机制,鼓励“能人”进村两委,解决乡村带头人问题。一是建议拓宽村党组织书记任职条件,不限制地域,无论其来自企业还是城市,只要愿意下到农村基层,都可以兼职在村里工作,参与换届竞选。二是探索建立村党组织书记跟班学习制度,每年安排一部分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优秀年轻村党组织书记到上级对口单位、发达地区进修培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三是探索推行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兼任薄弱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优秀第一书记担任落后村实职书记等方式,增强村级干部队伍战斗力。四是探索实施乡村CEO计划,聘请专业人才经营乡村集体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五是创新推行“一线赛马”制,围绕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生态环保、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定期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和走村观摩,促进各村在比学赶超中实现争先进位。
二、实施“能人回乡”,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库”。
一是探索出台更多、更有针对性的激励返桂就业创业政策措施,重点在就业奖励、子女入学、住房优惠等方面给予扶持。二是依托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强化农业科研成果开发利用,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三是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挖掘各地在外人才资源,建立市县乡三级乡土人才联络网,通过举办集中推介招聘会、邀请回乡恳谈、信函联络等方式,引导他们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鼓励扶持桂林籍经营管理人才返乡创业,让他们把在外积累的生产经营技术、社会资本、经济资源带回乡里,在家乡带动群众创业致富。四是探索“挂职+任职”模式,选派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市县优秀干部到乡村一线“蹲苗”锻炼;探索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大科技服务到村、到户力度。五是积极搭建乡村和高校合作平台,加大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合作机制,引导各类专业人才、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村级协理员等青年人才向一线流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三、实施“能人培育”,壮大乡村振兴“生力军”。
一是打造“云上课堂”,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课题,开发运行线上线下涉农“职业培训包”和专项职业能力培训项目,用信息化手段向专家借才借智,运用互联网平台,通过视频、语音、文字、线上培训等多种形式将农业知识技术传递到农村,实现智力资本、经验和技能的有效共享。二是筹建乡村振兴学院,引导涉农高等院校和农业职业院校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扩大涉农职业教育学校在农村招生规模,鼓励镇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对顺利完成学业、家庭困难的人员给予一定补助。三是积极培养本土人才,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实施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农业带头人、产业大师、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乡村工匠等培养计划,加大“农创客”“田秀才”“土专家”等人才挖掘和培育力度,优先将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党员发展和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
四、实施“暖心留才”,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一是政策助才。用好用活中央及各级政府现有强农惠农、人才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引进和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各地人才编制池,优先用于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优化人才评价体系,适当放宽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条件,加速吸引各类人才回流基层、发展乡村。二是产业引才。建议探索出台乡村振兴专项激励政策,在用地指标、小微企业融资等方面,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乡镇支持力度,发挥乡村振兴基金引导作用,推进涉农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改革,吸引投资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帮助乡村人才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多措并举,全面延伸乡村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纳力和承载力。三是待遇留才。探索建立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待遇相挂钩机制,从村集体经济收益新增部分拿出一定比例对贡献较大的村“两委”成员进行奖励。加大乡村财政保障力度,增加乡村办公经费和村干部薪资报酬,落实乡村人才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缴纳五险一金等,提升乡村工作吸引力。四是环境吸才。强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补齐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短板,为投身乡村振兴的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及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强乡村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乡村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有奔头。(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3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