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
返回列表
查看: 142|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38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8-1 09: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洪群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提出“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在于为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提供保障服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如何,主要看其能否提供制造业、农业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所需要的服务供给,最终能否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全方位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意义重大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占较大比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202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4.6%,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服务业发展质量,也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必须积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技术基础贡献力量。

  建设制造强国、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我国是制造大国、农业大国,但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农业质量效益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从产业发展实践看,国际先进制造企业普遍实现由传统制造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服务中间投入和服务业务创造的价值越来越高。同时,农业节本增效,也离不开市场信息、农资供应、绿色生产技术、农业作业及维修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制造强国、农业强国,必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农业提供更加专业、精准、高效的服务,推动实现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当前,全球服务业开放发展的大势日益凸显,服务业开放与合作持续深化,服务贸易和投资活跃,成为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补齐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领域短板,增强科技创新水平和技术攻关能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有利于增加制造业对国内服务业的有效中间需求,激发动能,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服务业竞争的能力。

  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开放水平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稳步提升,为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至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个主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由8.21万亿元增长至25.80万亿元,名义增速为11.0%,占GDP的比重从15.2%提高至20.5%。今年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9.8%,明显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运用,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动能加快集聚,在电子商务、智慧物流、金融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数据成为服务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等以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服务业,引领我国服务业优化升级。2023年,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高出全部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1.0个百分点。

  开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全面提速,融入全球服务网络步伐加快,生产性服务贸易、利用外资等稳中有进,为推动外贸外资增长、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作出重要贡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长期以来超过三分之二,2022年高达84.57%。2023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60.8亿元人民币,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近七成,多数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

  支撑转型能力增强。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可以有效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有效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截至2023年12月底,国家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工业企业18.3万家,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9.6%。一些服务企业凭借人力资本、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范围。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3年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4%,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还存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够高、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化水平有所欠缺、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等问题。

  补短板优结构强功能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可以创造经济增量,还可以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补短板、优结构、强功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地位作用。正确认识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综合运用贷款贴息、经费补助和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补齐生产性服务业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短板弱项。破除各种隐性壁垒,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加快社会资本进入信息服务、研发服务等领域的步伐,拓展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和发展空间。

  进一步优化内部结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提升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鼓励金融创新和规范发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大力支持研发设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节能与环保、生产性租赁、商务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加快研发设计、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交通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效能。

  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强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体系。建立更为协调、完善的分工体系,支持和引导制造业企业进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格局,分离和外包服务业务,培育一批专业性强的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面向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的新兴服务,找准生产性服务业深度服务制造业的嵌入点,不断探索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路径。打造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先进制造企业的服务网络,搭建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先进制造企业交流平台,推动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实现产品、技术、设计、管理协同创新。

  打造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做大做强,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国际知名品牌。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优化投资环境,逐步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国服务”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鼓励物流、供应链管理、咨询、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与制造业协同“走出去”,增强全球服务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培育知名跨境电商出口平台及综合服务企业。(来源:经济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8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