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经管之道   许宏强: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
返回列表
查看: 431|回复: 0
收起左侧

许宏强: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2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2617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5-7 08: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许宏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生产性服务贸易是生产性服务的跨境交易活动。几十年来,全球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广度与深度日益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贸易也愈发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更好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是弥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加快高端制造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生产性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性服务的跨境交易活动。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反映了一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近几十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态势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制造业。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产出的主要增长点和就业增加的主要部门。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其中,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了70%,欧盟达到了55.6%,日本达到了57%。金融保险和经营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入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开始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服务业成为制造业企业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工具,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被认为是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上提升利润空间的“蓝海”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全球生产性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的比重已经接近70%。值得注意的是,方兴未艾的数字经济正在推动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兴起。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服务贸易快速增长,促进了生产性服务贸易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了27.7万亿美元,比2012年的19.3万亿美元增长了43.5%,占全球贸易的比重达到了60%。“互联网+”助力电子商务市场高速发展,不仅给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市场,还培育出了一大批新业态,进一步拓展了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尚存在一些短板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根据国际经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经过程。研发、物流、销售、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与效率提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至关重要。一方面,可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产生技术外溢效应,有效获得先进技术成果,提高企业生产和经济运行效率;生产性服务出口,则能够扩大生产和市场规模,通过规模效应促进技术进步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促进产业集聚,企业共享聚集区域内的基础设施、生产供应网络、人力和信息等资源,形成并发挥整体优势,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区域经济增长。
  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但发展短板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总体实力相对较弱,尤其是高端领域、高端环节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尚未充分体现;规模偏小,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不到20%,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则超过了50%;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金融业所占比重偏高,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规模较小。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在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总体竞争力不强的情况。
  一是生产性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从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来看,金融保险、信息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文化娱乐和其他商业服务等技术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贸易已经占主导地位。但是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中,技术知识密集程度较低的运输服务业占比达到了40%。技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出口份额较小,这方面的进口则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进出口结构的差异反映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还不高,尤其是高技术、关键服务领域对进口仍有较强的依赖性。
  二是缺乏生产性服务贸易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力不高。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的迅速发展,要求生产性服务贸易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能力,增强品牌、技术和信用等核心竞争力。但是,受制于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和传统运营模式的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普遍规模小、品牌影响力弱、创新能力不足,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强,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
  三是缺少人才优势。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人才储备尚不能满足生产性服务贸易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升级和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金融保险、专业服务等新兴服务领域,缺乏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人才,这是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四是产业基础有待提升。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可以提升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也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和竞争力的有效提升。目前,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程度不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也有待提升,这阻碍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提高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以务实举措有效提升竞争力
  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是弥补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加快高端制造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需针对现存短板,采取务实举措,切实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一是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贸易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出口来看,需巩固目前竞争力较强的行业的既有优势,增强技术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的出口竞争力,逐步优化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从进口来看,需扩大技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的进口,弥补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短板,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带动制造业和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应重点发展有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如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商务咨询、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节能环保和人力资源服务等。
  二是进一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放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完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引导外商投资投向研发设计、商务咨询、信息技术、电信等技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加快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新兴服务贸易发展。
  三是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整体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开展服务外包和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服务相结合,尤其是服务规模大的企业,应该建立独立的服务部门,提高服务的专业化能力。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制定财税、金融、科技、行政审批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降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成本。在技术知识要素集聚、创新资源丰富的地区,优先大力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发挥各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人力、经营等资源共享的优势,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产业集群。
  四是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促进服务贸易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贸易业态,优先发展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贸易,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五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源建设,加大人才培育与引进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形成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新机制,完善产业生态和配套保障,健全人才吸引机制。集聚一批适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建设相当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服务贸易战略研究,建立生产性服务贸易专家库和专业智库。培养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团队,鼓励创新型人才发展,建设好创新发展服务平台。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34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