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吴尊友:关于疫情有这些重要判断
返回列表
查看: 511|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吴尊友:关于疫情有这些重要判断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194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8-11 09: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吴尊友(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1、“北京模式”是疫情防控模板
  人民论坛:北京疫情的防控策略与武汉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这次新发地疫情防控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吴尊友:北京的疫情应对是总结吸取了武汉的经验教训。两者最大不同就是北京没有封锁全城,而是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群体采取了一定时间内限制离京措施,对于其他需离京的人要求持7日以内核酸检测证明。随着疫情控制进展,又很快出台了新规定。既保证了能够有效地控制新冠疫情,不会造成疫情向北京以外地区蔓延扩散,又把疫情对广大北京市民、工作人员和来京出差人员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充分体现了科学防控、精准施策。这一系列精准防控措施,为全国其他地方,乃至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了榜样。
  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早期的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有一个时间过程。病人出现临床症状是从轻微开始,逐渐加重到病人觉察到需要就诊治疗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如果病人对于轻微症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没能及时就诊,从发病到就诊这个过程可能拖延得长,就给了病毒传播扩散的机会。这是一种疾病的自然过程。北京之所以反应快,一定程度上归功于首例就诊的“西城大爷”,他记忆力比较好,能够比较完整地回忆他过去两周的行踪轨迹,使得卫生、疾控部门能够及时地锁定新发地市场这个源头。这就是说,民众的“防控意识”,特别是感染者的“就医意识”对早期发现疫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2、大数据技术发挥重要作用
  人民论坛:大数据技术在北京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解决部分老年人不习惯带手机的问题?
  吴尊友:大数据技术应用对北京市迅速控制这起新冠肺炎疫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的这次疫情应对可以用几个字来描述,即“快、准、狠”,北京没有给新冠病毒更大范围传播、扩散的机会。如6月11日第一个病例确诊后,疾控人员很快就将“毒源地”锁定在新发地市场,从而迅速决定对新发地市场进行集中核酸检测。此外通过大数据,很快确定了已经离开新发地市场的人员,这些对于迅速控制疫情都起到关键作用。
  这种现象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也发现了。没有移动通讯手机,或者定位功能关闭等情况下,大数据技术则无法大显身手。因此,流行病学调查中,我们一般不能指望每项措施,每项技术都能够100%地覆盖到每一个人,还会综合应用其他技术手段,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方法,及时发现密切接触者。
  3、北京没有必要进行全民核酸检测
  人民论坛:北京作为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很大,目前北京的核酸检测能力如何?我们用不用担心“假阴性”?
  吴尊友:核酸检测是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核酸检测本身,也需要科学布局、科学实施,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疫情防控中应有的作用。北京这次组织核酸筛查,既采纳了武汉市核酸筛查中的好做法,又科学地将核酸筛查人群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以内。从目前北京市应对突发传染病能力来看,北京有能力及时发现疫情,并及时扑灭疫情。因此,不需要考虑全民筛查。
  由于新冠肺炎的感染主要发生在肺部:当一个人肺部感染后会出现炎症,由于分泌物浓稠会堵住气道,因此病毒不能及时排泄出来。此时,在这类感染者的鼻、咽部采样时,虽然身体里有病毒,但并不一定能采到病毒。且在感染者不同病程内采样,结果也会不一样。尤其是在感染早期,病毒还在身体里复制,病毒很少,此时采样可能就采不到。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被检测人员的流行病学史来判断,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解读核酸检测结果“阴转阳”现象。对于一般人员,没有暴露史,也没有症状,没有必要过分的担心是不是“假阴性”。
  4、疾控中心的功能定位必须清楚
  人民论坛:在疫情防控中,疾控部门做到“一锤定音”了吗?如何看待疾控中心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地位?
  吴尊友:从北京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来看,北京疾控部门确实做到了“一锤定音”。比如在6月11日首发病例确诊报告后的24小时内,就准确锁定了病毒源头来自新发地市场,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确定疫情规模,为迅速制定防控策略和限制离京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正是这种“一锤定音”的过硬本领,才使得北京市这起新冠肺炎疫情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时控制,规避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新冠肺炎疫情流行。
  疾控中心在传染病防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支撑和重要防控措施落实的作用。虽然经历了2003年“非典”,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加强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但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击时还是显得手忙脚乱。无论怎么改革,疾控中心的功能定位必须清楚。疾控中心在疫情防控这个组织体系中发挥的不是领导作用,而是为政府决策、为政府实施各项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因此,把疾控中心放在什么构架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把疾控中心的技术支撑作用发挥到最佳状态。
  5、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持续到全球疫情控制住
  人民论坛:这种常态化的防范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吴尊友:只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有新冠肺炎疫情,我国都会受到疫情威胁。因此,常态化防控将会持续到全球疫情控制住,但这将会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所谓常态化疫情防控,就是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发生应该是常事,我们要随时做好准备。一方面,需要全体市民有疫情防控意识,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能拖延。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医疗机构,在首例病人就诊后,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诊断出来。第三是疾控部门,当首例病例出现后,有能力第一时间确定疫情的源头,为及时控制疫情提供决策信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要继续坚持做好居家通风、勤洗手,常备口罩,在密闭环境时佩戴口罩。
  6、国内应该不会再出现类似武汉的情况
  人民论坛:您预计今年秋冬疫情走势会如何?这一次全球疫情会在什么时候结束?新冠病毒是否对人类机体的危害性会越来越小,最终与人类“和平相处”?
  吴尊友:新冠病毒的传播不分冬夏。到今年冬天,它可能会更严重,但有一点比较乐观的是,我们已经有了半年多应对新冠病毒的经验,国内应该不会再出现类似武汉的情况,不会造成社会的动荡,民众的不安。
  对于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必须是全面、彻底、坚决的实施。如果有的国家严格实施,有的不严格实施,那就等于没有实施。有一点很明确,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可能像非典一样,突然就消失。新冠病毒也不像流感呈现出特别明显的季节性,它会持续地传播、扩散。因此,最终会不会控制住,什么时候控制,这些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新冠流行还不到一年,我们对它的认识很有限,现在还无法判定新冠病毒是否会在未来对人类机体的危害越来越小。人类彻底消灭新冠病毒,理论上是可行的。现在,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封堵策略,如果全球各个国家都能够同步停摆3-4周,即所有人居家隔离3-4周,则新冠病毒由于不能在人类传播而被“饿死”。或者,新冠疫苗问世,每个人都能接种疫苗,且疫苗有效,那么,也是能够彻底消灭新冠病毒的。
  7、今年年底新冠肺炎疫苗可能就会上市
  人民论坛:新冠肺炎疫苗什么时候能够上市?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有特效药?
  吴尊友:总体来说,新冠肺炎的疫苗研制还是比较乐观的,在过去几个月,我国几条路径的疫苗发展都在有序推进。到目前为止,有些疫苗的一期、二期临床实验结果都是令人鼓舞的。有些已经启动三期临床试验。在未来的几个月内,估计也就是年底,新冠肺炎疫苗可能就会上市。
  从最近半年的情况来看,还没有找到治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比研制出疫苗更困难。对于疫苗研制来说,因为有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和积累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药物研发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访谈完整实录
  “北京模式”是疫情防控模板
  人民论坛:从北京的疫情防控策略来看,您认为与年初武汉的防控最大不同是什么?
  吴尊友:北京的疫情应对是总结吸取了武汉的经验教训。两者最大不同就是北京没有封锁全城,而是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群体采取了一定时间内限制离京措施,对于其他需离京的人要求持7日以内核酸检测证明。随着疫情控制进展,又很快出台了新规定,从7月4日起,对于低风险地区人员离京也不再要求持7日内核酸检测证明便可离京。这充分体现了科学防控、精准施策。
  北京采取的对部分人在一定时期内限制离京,是基于科学风险评估确定的。这一决策,既保证了能够有效地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不会造成疫情向北京以外地区蔓延扩散,又把疫情对广大北京市民、工作人员和来京出差人员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北京这一系列精准防控措施,为全国其他地方,乃至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了榜样。
  人民论坛:北京疫情防控“流调”工作是怎么做的?疾控工作人员是如何通过蛛丝马迹科学地找到病毒的传播链的?
  吴尊友:“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流调的内容和方式,一般与其目的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流调”,实际上是指围绕扑灭新冠肺炎疫情,针对新冠病人或其密切接触者开展的调查。
  “流调”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找上家、追下家”,即通过调查,发现谁最有可能把新冠病毒传给病人甲(“找上家”)?病人甲又可能把新冠病毒传染给了哪些人 (“追下家”)?通过这种调查,发现已经发生的传播链,及时打断下一个可能的、将要发生的传播链,这样,就起到了控制疫情的作用。
  对于病人甲,以其最早发病日,即出现症状日期为起点,往前推算一个最长潜伏期(14天),所有病人甲接触过的人中,是否有确诊的新冠病例?如果没有,是否有无症状的感染者?如果有,则明确病人甲是被谁传染的。而在发病日往前推4天、往后直到入院隔离日的这段时间内,病人甲近距离接触的所有人,都为密切接触者,很可能已经被病人甲传染,需要隔离观察。有时,一个病人的流调,可能要重复多次,补充更新上一次调查不全的信息,以便尽最大可能地查清每个病人的感染源头,查全每个病人的所有密切接触者。
  人民论坛:您认为北京这次新发地疫情防控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吴尊友: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早期的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有一个时间过程。病人出现临床症状是从轻微开始,逐渐加重到病人觉察到需要就诊治疗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如果病人对于轻微症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没能及时就诊,从发病到就诊这个过程可能拖延得长,就给了病毒传播扩散的机会。这是一种疾病的自然过程。
  北京之所以反应快,一定程度上归功于首例就诊的“西城大爷”,他记忆力比较好,能够比较完整地回忆他过去两周的行踪轨迹,使得卫生、疾控部门能够及时地锁定新发地市场这个源头。这就是说,民众的“防控意识”,特别是感染者的“就医意识”对早期发现疫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感染者没有及时主动就医,而是在人群中活动比较长时间后才想起来去医院,那病毒传播扩散的范围就一定会比较广,这对控制疫情就会很不利。所以,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能不能灵敏地在第一时间发现新的疫情,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第一个(批)感染者能否及时就医。
  人民论坛:北京的此次疫情应对经验值得推广吗?北京此次疫情防控取得了很大成绩,您认为最值得推广的重要经验是什么?
  吴尊友:北京本次的疫情应对经验可以作为其他省份的模板,也是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疫情的榜样。从6月11日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人“西城大爷”往前推,发病时间最早的是6月4日,再到采取措施限制高风险人群离京是6月16日,也就是12天时间,而武汉这个时间是47天。如果再对比欧洲一些国家,北京的限制措施更是及时的。也有同事问我,北京在疫情应对时间方面,是否还能再缩短、再提前。我个人判断,北京应对这次疫情的及时性方面,基本上是完美的,很难再提前了。
  北京这次疫情及时发现,一方面是病人的及时就医,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北京疾控有能力在首例病人就诊后24小时内,就锁定新发地市场为疫情源头,为控制疫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充分体现了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能力,特别是敏锐的信息捕获能力,综合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快速反应和及时响应能力等。多项新技术应用,包括环境核酸检测、大数据技术应用,等等,都为及时、快速控制疫情,提供了科技支撑。
  大数据技术助力北京疫情防控
  人民论坛:您认为大数据技术在北京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吴尊友:确实如此,大数据技术应用对北京市迅速控制这起新冠肺炎疫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的这次疫情应对可以用几个字来描述,即“快、准、狠”,北京没有给新冠病毒更大范围传播、扩散的机会。做到“快、准”靠的就是大数据技术。比如6月11日第一个病例确诊后,疾控人员很快就将“毒源地”锁定在新发地市场,从而迅速决定对新发地市场进行集中核酸检测。另一个表现就是通过大数据,很快确定了已经离开新发地市场的人员,包括在北京的和离京的。因为这一部分人员中有些人有可能已经感染,因此,就需要将这一部分人员隔离起来,防止疫情扩散。这些都对迅速控制疫情起到了关键作用。
  人民论坛: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说,只要有一个感染者未被及时发现,都有可能形成局部性的传播扩散。而有些老年人不习惯带手机,可能无法通过手机掌握其活动数据,您认为这类情况该如何应对?
  吴尊友:这种现象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也发现了。大数据技术应用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它能够为我们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或者在解决一些难处理的问题时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我们说的大数据技术应用,通常是指移动通讯手机,用户在不同地点时,系统会自动记录下其时点信息,而这类信息则能显示用户的行动轨迹。没有移动通讯手机,或者定位功能关闭等情况下,大数据技术则无法大显身手。流行病学调查中,还会综合应用其他技术手段,比如说,我在餐馆吃饭时与一位陌生的人拼桌相邻而坐。如果是因为需要,要找到这个陌生人,通过我提供的信息,可以调监控录像找到这位陌生人。但如果没有监控录像怎么办?因此,我们一般不能指望每项措施,每项技术都能够100%地覆盖到每一个人。重要的是,我们会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方法,及时发现密切接触者。
  人民论坛:对于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人表示担忧,担心可能存在对于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对此您怎么看?
  吴尊友: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社会总体的安全稳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高于个人的一些隐私权。因此,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通过大数据技术寻找和发现潜在的传染病感染者,在一定意义上讲,不能理解为就是侵犯了个人隐私权,用大数据采集个人信息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和群体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比如说,如果我在疫情发生期间去过新发地,大数据提示我“存在风险”,我能够及时被发现,被查出来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话,这既有利于我个人的治疗、康复,也能防止我进一步将病毒进行传播扩散,包括传染给我的家人、同事或朋友。如果我作为一个感染者没有及时发现,把病毒传染给了他人,难免会有自责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名个体,我本人是能够理解并能够接受这种大数据的应用。由于这种方式的大数据应用,只是以防控疫情为目的,是保护个人和群体的利益,也并没有因此对个人的生活或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我相信,大家对此也是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此外,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将会越来越好,最大程度保护个人的隐私安全。
  目前北京的核酸检测能力如何?
  人民论坛:核酸检测在北京这起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吴尊友:核酸检测在这起疫情防控中,功不可没。确切地说,及时锁定这起新发地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检测立下了头功!当首例病例发生后,流行病学史调查发现,病例在过去14天,曾经到过23个场所,对这些场所采集环境样本,所有样本中,仅新发地批发市场的两份环境样本检测新冠核酸阳性——明确指向,这起疫情的首例确诊病例,可能就在新发地感染。第二例病例、第三例病例,也都有新发地市场暴露史。进一步提示新发地市场极有可能为疫情源头。再对新发地市场重新采样,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查出更多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更多市场工作人员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就进一步坐实新发地市场为这起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也反映出北京疾控部门应对重大传染病的能力。
  核酸检测不仅及时锁定传染源头,还为发现更多感染者、研判疫情立下汗马功劳。当明确新发地为疫情源头后,需要尽快摸清、掌握疫情规模。于是,对新发地市场工作人员进行了核酸筛查,很快查出一批核酸阳性。由于多数人仅仅是核酸阳性,并没有出现症状,说明这些感染者还是处于感染的早期,尚未出现症状,提示疫情发现及时。核酸筛查为确定疫情规模、判定疫情形势,提供了重要决策信息。
  人民论坛:怎么看北京的“应检尽检”措施?
  吴尊友:在北京疫情尚未彻底控制以前,采取“应检尽检”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北京新发地疫情的主要传播方式被及时切断,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北京人口多,流动人口也多,特别是新发地这种场所,占地面积和市场规模相当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几十倍,从业者来自全国四面八方,一旦有漏检人员,可能就会出现有新的传播风险。因此,针对重点人群、高风险人群采取的是“应检尽检”措施。此外,还有一部分采取“愿检尽检”的措施,保证那些不能判定自己风险高低的人,或者想通过检测确认本人未感染从而解除顾虑人,有机会获得检测。
  人民论坛:北京作为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很大,目前北京的核酸检测能力如何?从长期来看是否能够应对超大城市的核酸检测需求?
  吴尊友:核酸检测是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核酸检测本身,也需要科学布局、科学实施,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疫情防控中应有的作用。虽然北京是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很大,即使有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发生,也没有必要对北京的全体市民都进行核酸检测。一般来说,只要不发生广泛的社区层面疫情传播,就没有必要对全体市民开展核酸筛查。像北京这次组织核酸筛查,即采纳了武汉市核酸筛查中的好做法,又科学地将核酸筛查人群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以内。从目前北京市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来看,北京有能力及时发现疫情,并及时扑灭疫情。因此,不需要考虑全民筛查。
  人民论坛:在北京6月份公布的部分确诊新冠肺炎的病例中,出现了少数病例隔离14天后才查出核酸检测阳性,为什么会这样呢?
  吴尊友:通过对全球新冠肺炎患者从感染到发病时间综合来看,这个时间段一般在3-7天,少数人会短于3天,少数人会长于7天,一般都在14天以内,极个别的可能会超过14天。这种超过14天才确诊的,并不是说他们到第14天后才出现症状。实际上他们前期已经出现了一些轻微症状,只是自己没有觉察到,后来症状加重了,才感觉到。对于这次北京少数病例隔离14天后才查出核酸阳性的病例,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隔离期间,已经有一些轻微症状,自己没有注意,也没有主动报告。他们在刚隔离时核酸筛查阴性,可能是由于当时病毒量低,咽拭子采样未能采集到病毒。这次北京突发疫情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人大部分症状比较轻。
  人民论坛:还有一些患者多次核酸检测是阴性,最后检测却又是阳性。这又是为什么?我们用不用担心“假阴性”?
  吴尊友:对于绝大多数感染者来说,都能够在早期及时检测出来。不过,确实有一小部分感染者前期做的核酸检测是阴性,后面又出现了症状,再次检查是阳性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由于新冠肺炎的感染主要发生在肺部:当一个人肺部感染后会出现炎症,由于分泌物浓稠会堵住气道,因此病毒不能及时排泄出来。此时,在这类感染者的鼻、咽部采样时,虽然身体里有病毒,但并不一定能采到病毒。
  而且在感染者不同病程内采样,结果也会不一样。尤其是在感染早期,病毒还在身体里复制,病毒很少,此时采样可能就采不到。当病毒复制到足够量后,采样检验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此外,采样的质量也决定了检测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被检测人员的流行病学史来判断,就是他有没有接触过感染的人,有没有去过高风险地区,要根据他既往一至两周的行踪来判断他有没有可能暴露于病毒的风险。还要看这部分人员的症状,即有没有咳嗽、发烧,肺部病变。再结合核酸检测结果来判断,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解读核酸检测结果“阴转阳”现象。
  如果一个人有临床症状,又有暴露(接触)史,但核酸检测是阴性,那就不能轻易判断这人不是新冠肺炎。反之,被检测人员则相对安全。对于一般人员,没有暴露史,也没有症状,没有必要过分的担心是不是“假阴性”。
  疾控中心发挥了“一锤定音”和“技术枢纽”的作用
  人民论坛: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同志曾经指出,疾控中心(CDC)要解决疫情防控关键技术问题的“一锤定音”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的疾控部门做到“一锤定音”了吗?是怎么做到的?
  吴尊友:从北京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来看,北京疾控部门确实做到了“一锤定音”。比如,在6月11日首发病例确诊报告后的24小时内,就准确锁定了病毒源头来自新发地市场,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确定疫情规模,为迅速制定防控策略和限制离京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正是这种“一锤定音”的过硬本领,才使得北京市这起新冠肺炎疫情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时控制,规避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新冠肺炎疫情流行。
  在新冠防控方面,还有几个非常重要的“一锤定音”例子。一是分离新型冠状病毒,确定其为病原体。2003年“非典”流行时,我们没有能力分离出病原体,还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分离的。而这次,我们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分离并确定了病原体。这创造了人类历史认识一种新发传染病的最短记录。二是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确定及公布,也是“一锤定音”的体现。科研人员公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研究成果后,世界其他国家都能按照这个基因序列去生产诊断试剂。目前来看,这些诊断试剂的应用都没出现问题。三是确定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见潜伏期3-7天,最长潜伏期为14天,并将最长潜伏期14天作为隔离密切接触者的标准。这对于取得防控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关键的科学发现成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策略的科学基础。这些都是疾控发挥“一锤定音”具体表现。
  人民论坛:在这次北京疫情防控的组织系统里,疾控中心处于什么地位?
  吴尊友:应该说北京疾控中心发挥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枢纽”作用。北京疾控一方面要及时发现疫情,研判疫情,向政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还要向民众做好信息的传递,让民众及时地了解疫情进展,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让民众放心。这样一个承上启下技术枢纽的作用,应该说体现得很好。
  人民论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有观点认为需要提高疾控中心的地位,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您对此怎么看?
  吴尊友:疾控中心在传染病防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支撑和重要防控措施落实的作用。虽然经历了2003年“非典”以后,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加强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但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击时,还是显得手忙脚乱。一些人感觉疾控中心的地位还不能适应这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还要再调整完善。无论怎么改革,疾控中心的功能定位必须清楚。疾控中心在疫情防控这个组织体系中发挥的不是领导作用,而是技术支撑作用,是为政府决策、为政府实施各项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因此,把疾控中心放在什么构架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政府怎么发挥好疾控中心的作用,怎么把疾控中心的技术支撑作用发挥到最佳状态。
  常态化防控会是一个漫长过程
  人民论坛:这种常态化的防范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接下来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吴尊友:只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有新冠肺炎疫情,我国都会受到疫情威胁。因此,常态化防控将会持续到全球疫情控制住,但这将会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所谓常态化疫情防控,就是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发生应该是常事,我们要随时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如何及时发现,科学应对,及时控制。最关键的是要有灵敏的监测系统,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发现。一方面,需要全体市民有疫情防控意识,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能拖延。如果是新冠,不仅耽误个人诊治,还有可能延误及时发现疫情,造成更大的传播扩散。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医疗机构,在首例病人就诊后,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诊断出来。第三是疾控部门,当首例病例出现后,有能力第一时间确定疫情的源头,为及时控制疫情提供决策信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要继续坚持做好居家通风、勤洗手,常备口罩,在密闭环境时佩戴口罩。
  人民论坛:因为这波疫情,北京的学校又停课了。9月份又到了开学季,您认为什么时候可以复课,标准是什么?
  吴尊友:这要根据风险评估来确定,只要没有新的疫情发生,境外输入病例能够控制在局部范围,不会造成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继发传播,风险等级在3级响应或以下,经过综合评估后就可以决定正常复课。
  人民论坛:受疫情影响的还有复工复产问题,您预计什么时候能完全恢复正常?
  吴尊友:复工复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在疫情没有完全控制的情况下,还是要按照风险等级区分来逐步开展复工复产。就北京来说,随着疫情的彻底控制,风险等级已经降低,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恢复中。
  “外防输入”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
  人民论坛:据国外媒体报道,有一些境外肉联厂确诊了新冠肺炎病例。前段时间,我国海关部门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也发现了阳性的样本。这对我们接下来的“外防输入”工作是否带来了新挑战?
  吴尊友:这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在如何处理食品进口问题上,尤其是来自疫情还在发生的国家(地区)的食品,建议尽量不进口来自严重疫情国家的冷冻食品。如果一定要进口,则要加强检验检疫。
  人民论坛:就目前全球的疫情而言,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有一个国家有疫情,全球都难控制住?
  吴尊友:应该说呼吸道传染病在全球传播非常快,像这次新冠肺炎的流行。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就传遍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2000多万人感染,70多万人死亡。这足以证明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
  3月份以后,全球疫情一直处于高流行状态。7月以来,全球每天新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都在20万以上,其中,美国、巴西、印度等几个国家每天报告病例数就已经达到了十几万。虽然中国、韩国、马来西亚等把疫情已经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但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反弹。比如日本,疫情一度控制后最近出现反弹,且8月以来日本的每日报告数突破1000,近一周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达1350例,出现了新的流行高峰,远超过4月份的流行峰值。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出现了疫情反弹。所以,只要我们防控措施稍一松懈,疫情随时都会出现反复。
  人民论坛:您预计今年秋冬疫情走势会如何?
  吴尊友:新冠病毒的传播不分冬夏。到今年冬天,它可能会更严重,但有一点比较乐观的是,我们已经有了半年多应对新冠病毒的经验,国内应该不会再出现武汉严重疫情的情况,不会造成社会的动荡,民众的不安。
  人民论坛:您预计这一次全球疫情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吴尊友:这个没法预估。因为全球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不掌握。对于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必须是全面、彻底、坚决的实施。如果有的国家严格实施,有的不严格实施,那就等于没有实施。有一点很明确,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可能像非典一样,突然就消失。新冠病毒也不像流感呈现出特别明显的季节性,它会持续地传播、扩散,冬季可能会更加重。因此,全球最终会不会控制住疫情,什么时候控制住,这些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相信疫苗的成功研制,会给全球控制疫情带来希望。
  人民论坛:为什么新冠不会像“非典”一样突然消失呢?
  吴尊友:这是由新冠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决定的,它特别适合在人体的多个器官组织,尤其是肺组织中感染、生长,且具有传播、扩散特别快的特点。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要想迅速从人类社会清除新冠病毒,还是特别困难的。
  人民论坛:迅速从人类社会清除新冠病毒,还是特别困难的,那是否意味着该病毒对人类机体的危害性会越来越小,最终达到与人类“和平相处”?
  吴尊友:新冠流行还不到一年,我们对它的认识很有限,现在还无法判定新冠病毒是否会在未来对人类机体的危害越来越小。人类彻底消灭新冠病毒,理论上是可行的。现在,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封堵策略,如果全球各个国家都能够同步停摆3-4周,即所有人居家隔离3-4周,则新冠病毒由于不能在人类传播而被“饿死”。或者,新冠疫苗问世,每个人都能接种疫苗,且疫苗有效,那么,也是能够彻底消灭新冠病毒的。
  关于人们普遍关心的新冠肺炎疫苗
  人民论坛:应对传染病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打疫苗,就新冠肺炎而言,疫苗什么时候能够上市?
  吴尊友:总体来说,新冠肺炎的疫苗研制还是比较乐观的,在过去几个月,我国几条路径的疫苗发展都在有序推进。到目前为止,这些疫苗的一期、二期临床实验结果都是令人鼓舞的。有些已经启动三期临床试验。在未来的几个月内,估计也就是年底,新冠肺炎疫苗可能就会上市。但有一个问题就是产能可能会面临挑战,由于全球有那么多易感人群,几乎每个人都需要打疫苗。在这么短时间要生产出这么多疫苗,并给每个人都打上疫苗,这是我们人类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人民论坛:有观点说,新冠肺炎疫苗的有效期只有半年至一年时间?
  吴尊友:对于新冠肺炎疫苗,一方面我们要抱有希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谨慎地乐观。对于新冠病毒感染会不会有长效的免疫力,目前的观察时间还不够,但参考其他冠状病毒的情况来看,免疫力大致也是保持在半年至一年时间。而我们生产的疫苗的免疫力与自然形成的免疫力基本相近,很难超越。如果要超出自然形成的免疫力还有很大挑战,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尽管如此,即使疫苗不一定能产生长期保护,有疫苗可用,就已经很重要了,至少能够起到一段时间的保护作用。
  人民论坛:那是不是意味着半年至一年后,要重新打疫苗,还是研制新疫苗?
  吴尊友:如果新冠病毒不发生变异,重复打疫苗就行。从过去6个月全球范围内的观察来看,新冠病毒仅仅在个别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病毒的主要成分未发生变化,对疫苗研制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从目前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来看,即使疫苗需要重复地打,也都是相同的疫苗重复打,能起到快速强化作用。
  人民论坛:除了疫苗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办法,比如研制特效药?
  吴尊友:很困难,从最近半年的情况来看,还没有找到治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比研制出疫苗更困难。对于疫苗研制来说,因为有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和积累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药物研发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来源:人民论坛)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2951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