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连平:构建和完善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四梁八柱”
返回列表
查看: 867|回复: 0
收起左侧

连平:构建和完善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四梁八柱”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1203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5-31 10: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连平 张秉文(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5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力争到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资产管理领域要素集聚度高、国际化水平强、生态体系较为完备的综合性、开放型资产管理中心,打造成为亚洲资产管理的重要枢纽,迈入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城市前列。
  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具体目标包含四个维度:一是吸引专业化、国际化、创新型资产管理机构和人才,成为机构和人才的“集聚地”;二是构建市场与监管良性互动、资产管理与金融科技有机结合的创新机制,成为产品和服务“创新地”;三是提高金融市场和资产管理行业开放水平,打造跨境金融资源配置的中心节点,成为市场和资金“交汇地”;四是推动市场主体、行业自律、金融监管、政府服务等形成合力,共同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权益保护,成为环境和服务“新高地”。
  《意见》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上海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愿景,我们认为,市场主体、产品创新和资产配置是未来上海作为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三大支柱,而开放、人才和服务是实现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三大保障。
  一、行业主体、产品创新和资产配置是三大支柱
  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需要集聚行业领先、有影响力的行业主体,需要提供多样化、创新型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也需要满足客户群个性化、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有了这三大支柱,上海作为全球资产配置中心的基础才能打得牢、立得稳。
  1. 加大力度集聚行业领先的机构主体
  《意见》指出,不仅要吸引成熟的行业主体实现“集聚”,而且要培育新型的资产管理机构。二者合力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行业机构来上海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与时俱进的资产管理行业体系,提升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国际竞争力。
  吸引机构入驻方面,《意见》指出要积极引入银行理财、保险资产管理、金融资产投资等机构及其专业子公司;支持证券、基金、信托、期货等机构及其专业子公司落户;吸引私人银行、家族信托、基金销售等资产管理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率先在上海独资、合资设立证券、基金、养老金管理等机构,合资设立理财公司,设立投资研究、销售运营、合规风控等平台;集聚各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
  培育新型资产管理机构方面,则是探索设立支持中小资产管理机构发展的种子基金;鼓励成立股权转让受让基金;加强资产管理机构培育,支持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等资产管理机构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拓展境内外业务布局。
  众多行业领先的资产管理机构入驻上海,将会带来更多的国内外先进行业经营理念、风控手段等,形成市场的良性竞争,促进行业的长期发展。同时也将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金融资源流入上海(如海外优秀企业来沪上市,海外优秀金融产品服务国内高净值投资者等),进一步提升上海资产管理行业的服务水平。
  2. 持续提供创新型产品的服务
  《意见》中将创新归纳为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绿色创新、科技创新等四个方面。产品创新包括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管理人中管理人(MOM),基金中基金(FOF),家族信托,以及推动扩大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机构和产品范围,创新养老保险、养老信托等养老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包括支持各类机构申请证券基金投资顾问资格,支持银行理财子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沪专业子公司投资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长三角重点建设项目股权和未上市企业股权,以及提升公益慈善基金会登记设立便利度等。绿色创新包括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推动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债券指数以及相关投资产品,开展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业务,培育碳资产管理机构和专业投资者,推动其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等。科技创新则包括推进资产管理机构加大对下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5G等数字技术的运用力度,鼓励大型资产管理机构在沪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科技研发中心,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参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等。
  产品和服务创新是持续满足市场资产管理需求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居民收入和财富水平的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方面的需求必将日趋多元化、复杂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打破传统的单一服务模式,满足个性化资产管理需求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3. 更好地满足跨资产、跨境配置需求
  跨资产、跨境配置既是上海的特色,也是上海的优势。上交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等目前已是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较大的交易平台。根据《意见》要求,未来上海将从巩固平台优势、畅通投资渠道和加强国际合作三个方面提升资产配置功能,更好满足投资者跨资产、跨境配置需求。
  巩固平台优势一方面要通过丰富交易品种,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平台交易,另一方面则是建立新的资产交易平台,如期权、票据产品、信托产品、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等,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上海在资产配置功能上的平台优势。畅通投资渠道则是打破资产管理机构在不同市场的投资壁垒(如鼓励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投资,推动更多银行、保险机构和基金管理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提升资产管理机构资产配置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尤其大有可为。根据《意见》要求,已经较为成熟的QDII、QFLP/QDLP、“债券通”、“沪港通”、“沪伦通”等机制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要支持在沪外资银行申请基金托管资格和银行间债券住承销商资格,未来外资机构的业务范围将会持续扩大;要鼓励本市资产管理机构在境外设立、收购和参股资产管理机构,未来本土资产管理机构的国际化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单一资产投资向多资产配置、多地域投资转化是资产管理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通过进一步完善上海在大类资产配置和跨境投资渠道方面机制体制,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上海在资产配置方面的竞争优势,提升本地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水平,满足投资者日益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
  二、开放、人才和服务构成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三大保障
  市场主体、产品创新和资产配置三大支柱将为上海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搭建稳固的框架和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功能,仍需要开放、人才和服务三方面的持续投入和提升作为保障。
  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需要进一步对外开放,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进一步对外开放已不局限于吸引现金外资机构入驻,以及吸引海外投资者投资上海资本市场。也包括吸收海外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如扩大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等商品期货国际化特定品种。以及引进国外成熟的投资产品,如拓宽证券交易互通、基金互认的国家和地区范围。
  《意见》中还提到“离岸业务”,将其作为正在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重点领域”。其中就包括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开展离岸证券投资、离岸基金管理等业务创新,探索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探索资产管理机构跨境资金管理有效途径,研究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离岸金融体系等。离岸金融也为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开展海外业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更加广阔的空间。
  开放意味着吸纳和包容,也代表了开拓和创新。吸纳海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兼容并蓄,体现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包容。开放也为优秀的本土机构打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本土企业在和全球领先机构的竞争中不断创新、提升、发展。
  人才是发展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资源之一,不仅要引进,而且要培育。《意见》中明确表示要大力引进一流资产管理人才,积极争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支持上海在国际资产管理人才从业准入、跨境履职等方面率先试点,对资产管理行业紧缺人才在落户、工作许可、永久居留以及人才公寓等方面提供便利。同时也要积极培育各类资产管理人才,把资产管理人才列入上海海外金才、领军金才、青年金才重点支持范围。另外在开展专业资格培训,加强核心资产管理骨干培育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措施。
  资产管理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机构搭台,人才唱戏,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政府层面创造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平台将源源不断为上海提供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有了充足的人才储备,上海对国内外领先机构的吸引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资产管理中心的发展也离不开配套服务的支持,平台机构、中介机构、政府主管部门都是行业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交易中心、金融产品登记中心、交易清算中心等金融平台型机构是发展资产管理的基础设施,相应主管部门有必要在功能补充、科技升级、效率提升等诸多方面完善和提升平台机构的功能,成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推动力。
  各类中介机构也是发展资产管理的重要功能辅助。《意见》指出,要提升专业机构的服务能力。重点发展基金登记、估值核算、基金评价、货币经纪、咨询资讯等服务机构,引进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信用评级、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研究设立专业托管机构。推动专业机构提升专业能力,鼓励行业自律组织建立专业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同时,《意见》也提到了加强资产管理行业品牌建设,支持资产管理行业自律组织建设,设立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专家咨询机制,推动高等院校、智库等设立资产管理研究机构,营造促进资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政府对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支持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一是从产业规划层面,《意见》已构建出以“一城一带一片区”为主的资产管理机构空间布局。“一城”指依托陆家嘴金融城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核心功能区,“一带”指支持外滩金融集聚带南北延伸和纵深拓展,形成资产管理机构集聚带,“一片区”指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二是政策支持层面,对符合条件的机构在税收政策、机构开办、人才引进、租赁办公用房等方面予以支持,另外也通过优化资产管理机构登记注册、变更等流程,提升运营便利。三是监管政策层面,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支持,另一方面也在区域权责范围内提供相应的政策帮助。
  上海对于资产管理行业的配套服务支持更丰富、更全面,为资产管理机构持续的业务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更是让行业发展如虎添翼,使资产管理机构能够不受政策变动困扰,专心开拓市场、服务客户,有利于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三、资产管理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的“新抓手”
  党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等多个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从经济总量来看,按照近年来的正常经济增速(5%以上)计算,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在2030年前超越美国,晋升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从人均GDP来看,2030-203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人均GDP有望达到2万美元。这样,未来在我国广大城镇和农村地区,将产生一大批新兴的高净值或较为富裕的人群,使得我国原有的200万高净值人群队伍迅速壮大,到2030年高净值人群的规模很可能是目前的2倍以上,也就是比目前新增200-300万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在目前200万亿元的基础上相应增加200万-300万亿元。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是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快速增长的大势所趋。
  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是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任务的“新抓手”。“十三五”期间,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超过2200万亿元,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而“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就是显著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建设具有较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资产管理,作为金融皇冠上的“明珠”,是“十四五”金融规划中着力打造的重点行业。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上海的金融体系建设,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进一步升级。
  上海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也必将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新一轮的快速发展。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积累,上海在资产管理要素禀赋方面已积累了显著的优势。上海大力发展资产管理行业必将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促使国内其他区域退出类似的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例如,深圳在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必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资产管理行业。北京作为我国的金融监管中心,在引进海外知名机构和培育资产管理行业创新等方面具有优势。海南、青岛等其他金融改革试点城市预计也将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措施,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发展。
  上海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明天值得期待。此次《意见》的推出表明上海发展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的信念和决心。方案内容系统、全面,坚持对标国际、凸显上海特色的原则,可操作性强。政府在发展资产管理的作用和定位也非常明确,《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市场引领,加强政府服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集聚资产管理行业各类要素。持续优化政府服务,营造一流发展环境。有了政府的决心和清晰的战略定位,加上细致完善的执行方案,上海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明天将非常值得期待。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