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江观伙(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一级巡视员、副校[院]长、教授)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和联系城乡的重要纽带,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前景广阔、任务繁重、影响深远的重要场域。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县域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和态势迥然不同。因此,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自觉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原理,坚持把握共性和突出个性相融和,因地制宜发展县域新质生产力。 在推进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各地应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内在规律和共性要求,充分认清自身的禀赋优势和使命担当,积极嵌入国家及省区市产业整体布局,夯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积极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县域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首先,要坚持把握共性,扭住创新“牛鼻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创新,共性也在创新。因地制宜发展县域新质生产力,前提是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兼顾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城市创新要素向县域流动,推动县域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及时转化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丰富科技创新应用场景。要重视制度创新,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支持鼓励基层首创精神,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县域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 其次,要坚持突出个性,打好因地“特色牌”。因地制宜体现着战略和策略相统筹、趋向与路径相结合的特征。因地制宜发展县域新质生产力,既要把准脉,又要开良方。“因地”是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优势进行科学研判,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进行战略谋划。一是因地转型。充分考虑县域产业分工特点和人口流动趋势,立足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二是因地强链。统筹推动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强链、未来产业建链,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三是因地筑基。补齐新型基础设施短板,健全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和通用技术平台建设。 发展县域新质生产力还要坚持实事求是,找准解题“金钥匙”。“制宜”意味着采取与客观规律相适应、与客观条件相适宜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策略。一是“激活”要素。把握新质要素供给条件、力度和节奏,提升资源要素科技含量和配置效率。二是“盘活”资源。盘活县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资源,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加快把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生产力。三是“放活”权限。支持引导各地探索“城乡碳排放权交易”等创新举措,加快建立全域合作利益分享机制和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