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创新
返回列表
查看: 609|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创新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007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4-20 08: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申端锋 李丹

——以长沙浔龙河村为例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城市强大的极化效应,吸引乡村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从而使乡村面临着无人可用、产业空心化的衰败现状。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的是将优质资源重新注入乡村,使流失的要素得以回流,助力乡村走出衰败的困境。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首要任务,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利用好资本、人才、土地三要素。学界已经认识到三要素对于振兴乡村的重要性,并对其展开了相关研究。
  首先是对资本要素的研究,乡村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注入,“资本下乡”通常是指工商企业资本进入农村从事农业经营,进行土地整理、土地流转和新农村建设等活动 。支持者认为,乡村振兴其实非常需要社会资本的介入,没有外部资本的介入,农村的荒山可能一直荒着,而吸引外部资本的投入改造,乡村则可以得到发展 。反对者认为,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存在盲目性,这种盲目跟从行为势必会对投资地的农业发展、农村社会、农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保持中立的学者认为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村发展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促进了由城市到乡村的要素流动,另一方面也可能侵蚀国家目标和农民利益 。
  其次是对人才要素的研究,乡村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支撑人才和农业电商领域的人才,这些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是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加强乡村人才建设,不仅要培养造就和开发乡村本土人才,更要鼓励和引导各界人才回归乡村,重用贤才,培育新乡贤和“两委会”干部人才 ,从而建立以本土人才内部塑造与外部人才吸纳引进相结合的双重人才动力机制, 使美丽乡村留住人才、善用人才,从而推进新时代的乡村振兴 。唯有切实地将人才理念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位置,从思维观念上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使人才得以发展,才能取得乡村振兴的切实效果并形成长效机制 。
  再者是对土地要素的研究,长期以来,农村土地的生产剩余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的土地制度与政策也被视为稳定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唯有加快土地规范流转、实现农民财产性增收、保障农业现代化目标顺利完成,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所占比重很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分为三类:农村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 。必须以“三权分离”作为未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点,确保农民对土地长期甚至永久的承包权,明确土地承包权的物权属性,使广大农民成为真正的土地流转利益主体 。
  综上所述,学界已经认识到资本、人才、土地三要素对于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性,但并没有从要素融合的角度进行阐释,只是讲资本、人才、土地单要素各自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首先是针对资本下乡的研究,虽然学者所处立场不同,但只是强调资本要素的作用,鲜有论及资本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其次是对人才要素的研究,乡村发展的确需要本土与外部两种人才相互合作,但是只有人才不能带来乡村产业振兴,人才要素需要与其他要素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再者是对土地要素的研究,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一方面使农民成为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另一方面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但是仅有土地资源无法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我们不否定资本、人才、土地三要素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但是三要素在乡村发展中不是割裂开来的,实现有机融合才能带来乡村产业振兴。笔者所在团队在长沙浔龙河村调研时发现,在浔龙河村的产业发展中,资本、人才、土地三要素互为条件、有机融合,从而使浔龙河生态、教育、文化、旅游与康养五大产业发展兴旺。
  浔龙河村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由双河村与红花村合并而成,人口总数3600多人,土地面积14000多亩,原先是一个交通闭塞的省级贫困村。2009年乡贤柳中辉返乡发展乡村产业,以乡贤资本注入为突破口,通过打造轻资产运营模式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充分融合资本、土地、人才三要素,实现了生态、教育、文化、旅游与康养产业兴旺发展,使浔龙河村成功摆脱贫困,成为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样板村。本文将通过浔龙河村的成功模式揭示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从而为理解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一个解释框架。
  二、资本、土地、人才三要素的有机融合
  我们所讲的要素融合,并不是资本、人才、土地三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实现有机融合的过程。土地资源吸引资本下乡,资本主导乡村产业发展,人才服务于产业振兴。只有资本、人才、土地三要素相互支撑、有机融合,乡村产业振兴才能从规划到落地。浔龙河村十年的乡村产业发展探索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要素融合的现实路径。在此基础上,乡村发展产业兴旺成为可能。
  (一)资本下乡占主导地位
  乡村产业发展关键在于资本下乡,在浔龙河村的产业发展中,资本下乡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贤资本下乡;二是打造轻资产运营模式,吸引工商资本下乡。一方面,资本下乡发现乡村价值,进一步将其转化为可以赚钱的产业,目的在于实现资本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资本下乡能够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资金、人才与技术,实现乡村产业发展,进而改变乡村衰败的面貌。
  1.乡贤资本下乡
  改革开放以来,每个村庄都产生了一批乡贤,他们在城市里发展好了,怀着对家乡的情感认同,带着资金、技术与资源回到家乡反哺村民,浔龙河村的柳中辉就是这样一位返乡企业家。他最早在本地乡镇企业汽车改动厂做销售员,年纪虽轻但业务量最大,是厂里的销售冠军。企业改制后柳中辉辞职,成功转型进入房地产行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其父亲因病去世,在家陪母亲的日子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家乡的穷苦现状使柳中辉做了回家乡发展的决定。房地产公司股东们坚决反对,普遍认为发展乡村产业困难,担心投入资金无法盈利。对家乡的情怀使然,柳中辉不顾反对毅然踏上返乡之路,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举为村支部书记,立志发展乡村产业带领村民摆脱贫困。
  柳中辉返乡初期,投入三个亿的启动资金。首先开发浔龙河村东部,建立农家乐、生态农场发展乡村旅游业。但是这种小体量的乡村旅游,占据的不是重要资源,游客到来无非是打打牌、钓钓鱼、吃吃农家饭,缺乏游客吸引力度,缺少回头客带来可观效益。柳中辉返乡发展初期,由于对农村农业不熟悉,产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境,投入的资金变成沉甸资产。但柳中辉没有放弃,依然坚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经历一段难熬的岁月后,抓住乡村振兴的机会,重新调整产业发展的方向。
  基于对家乡的情感认同,柳中辉致力于发展乡村产业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基于乡村熟人社会的道义,柳中辉在产业发展中最大程度考虑村民利益。浔龙河村的文化团长讲“原先在村里,柳书记发了工资,都是分给下边的人,自己一分钱不要。”公司的管理者以及员工,对柳中辉也是称赞有加。村民更是如此,称柳中辉为“心中的太阳心中的神”,被柳中辉的个人魅力所吸引。但作为一名具有资本理性的企业家,在乡村旅游业发展动力不足、乡贤资本不足以支撑产业发展之际,企业家对于利益的追求及其敏锐的投资眼光,对接当前流行的轻资产概念,使柳中辉也产生轻资产运营产业的想法,通过建立平台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共同促进浔龙河村的发展。
  2.轻资产运营模式吸引工商资本下乡
  浔龙河村产业发展要实现优化升级,向平台化、集团化方向转变,仅乡贤资本的投入是不够的,柳中辉成功运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建立合作平台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发展乡村产业。浔龙河村作为项目开发商,引进项目合作商与平台运营商,利用平台思维做资源整合。通过多元化合作,一方面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产业后续的运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柳中辉利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建成平台吸引工商资本带着资金、项目来进行合作,除却其个人魅力的吸引,还有以下三个影响因素。首先,浔龙河村的区位条件是其天然优势。浔龙河村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处在长沙县“一心三片”中经济核心区东北部,车程至长沙县城15分钟,至黄花国际机场、长沙市区、长沙高铁站均在30分钟以内,交通条件便利。其次,企业合作关键在于资源互补。浔龙河村经过前期的探索,发展模式逐步成熟。对于项目合作商而言,一是节省了前期探索耗费的时间;二是合作伙伴经过实地考察,浔龙河村拥有可延展项目,有利于双方合作发展。最后,浔龙河村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作为项目开发商,与项目合作商实施完美配合,合作商需要浔龙河村的平台,浔龙河村需要合作商的资金与项目,双方利益需求相同能够达成完美合作。
  通过轻资产运营模式,建立合作平台,浔龙河村引进各类企业商户200余家,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业态。生态产业与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构建了生态城镇的标准化模式。基础教育产业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合作,为浔龙河发展带来人气。儿童主题公园引进湖南金鹰卡通麦咭品牌,打造麦咭启蒙岛乡村儿童游乐园项目。北京星光集团投资浔龙河村文化产业,是我国唯一国家级电视节目制作基地。旅游产业与嘉兆国际进行合作,突破传统限制形成了“文旅+”的新模式,为浔龙河村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康养产业与泰禾集团合作,泰禾作为地产的上市企业,打造了泰禾院子产品IP,通过合作使长沙院子在浔龙河村成功落地。浔龙河村与各领域排名靠前的企业进行合作,每个企业品牌IP都自带流量,通过相互合作进行产业资源整合,形成IP相互导流,再创造出新的IP。如柳中辉所讲“明星跟明星结婚再生出明星孩子”,企业与企业强强联手,从而在全国输出浔龙河村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
  3. 资本主导下的乡村产业兴旺
  资本主导乡村产业的发展,资本下乡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乡贤资本下乡以及轻资产运营建立合作平台,与项目合作商相互合作,浔龙河村形成了“教育产业为核心、生态产业为基础、文化产业为灵魂、康养产业为配套、旅游产业为抓手”的产业格局。
  教育产业为核心,在基础教育方面,浔龙河村引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从2018年开学已经有几百名学生入校学习,为浔龙河村产业发展带来人气的同时也带来康养、娱乐、旅游的消费人群;成功打造江苏省教育局批准的研学基地,开展学生户外拓展素质教育;建成乡村振兴培训中心,对公司员工、企事业团体等进行交流与培训,承接乡村振兴的大型会议。生态产业为基础,打造现代农业,包括有机蔬菜、体验农耕等项目;启动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规模农业;建成农业教育平台,培育新农人、职业农民等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文化产业为灵魂,成功打造田汉文化园与田汉艺术小镇,建设以戏剧为主体的剧场、工作室,为其量身定制戏剧文化。康养产业为配套,融合长沙院子、康养酒店、康养管理中心,集养生与养老于一体,发展康养医疗,打造舒适老年生活品质。旅游产业为抓手,建成占地400多亩的樱花谷生态园,园内设有观赏用的玻璃栈桥、点状式的游乐设施,引进与人亲近的萌宠小动物,增强游客的吸引力,丰富游客的体验感。
  浔龙河村形成了生态、教育、文化、旅游与康养的五大产业布局,关键在于实现了产业闭环。产业闭环的前提是产业链的完整、产业业态的丰富。大部分乡村旅游业红火一阵便销声匿迹,主要还是由于业态单一,不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而浔龙河村不断总结经验,丰富乡村的产业业态,并进行后期的专业运营,从而形成产业闭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柳中辉返乡投资发展乡村产业,原动力是家乡情怀、乡愁羁绊,这是浔龙河村发展的第一步。同时柳中辉作为一名企业家,其资本理性不容忽视。因此在追求乡土情怀的路上,资本理性促使柳中辉思考如何维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柳中辉紧跟业内发展方向,运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建立合作平台,吸引工商资本来浔龙河村合作,形成生态、教育、文化、旅游与康养五大产业格局,共同呈现了浔龙河村产业兴旺的景象。
  (二)土地资源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
  土地资源是吸引资本下乡的关键,资本下乡必然面临土地流转与集中的问题。资本下乡企业作为土地的经营方,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土地流转的目的在于获取土地的经营权, 挖掘土地的高效价值。国家出于对农民利益的考虑,支持工商资本下乡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严格约束。工商资本下乡不是做客而是安家,只有与土地资源结合在一起才有用武之地。工商资本根据浔龙河村实际情况,在2009年提出进行土地改革的构想,通过土地确权、土地流转以及村民集中安置,获得浔龙河村的产业发展用地。
  1.土地确权
  土地确权服务于土地资本化,根据这个逻辑,土地资源变资本,前提是权利边界要清晰,权利和资源要对等。土地确权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土地所有权,浔龙河过去的土地所有权是以村集体为单位,但实际分配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浔龙河村有十三个村民小组,柳中辉带领村小组长进行土地确权,明确土地由村集体所有确权到组集体所有,将土地所有权确定到组。其次是土地经营权,经80%以上村民签字同意,将经营权回收到组。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柳中辉与村小组长完成土地确权工作。
  浔龙河村开展土地确权工作,目的是推动村里土地流转,从而顺利进行产业项目建设。明确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村集体所有,权利边界清晰,企业用地直接对接村小组,组长工作有力度,减少了企业与农户直接谈判的成本,为浔龙河村的产业发展节省了人力物力与财力。
  2.土地流转
  浔龙河村共有土地14000多亩,分为农地、坡地、水塘等不同类型。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对村里农地、林地等进行流转。流转农地1400亩,按照600斤谷每亩每年的粮食保护价进行计算,每亩农地的流转价格是1000-1200元。出现村民农地栽种经济林的情况,采取的措施是先进行补偿再流转,每亩补偿9360元。流转林地约1000亩,林地流转价格是3600元每亩。全体村民参与土地流转,这对村民来讲是好事,不仅使被抛荒的土地得以重新利用,而且流转的土地能给村民带来可观利益。
  浔龙河村进行土地流转,涉及村民切身利益,难免会有不肯配合的村民。因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除了依靠市场机制,还需要依靠乡土人情。陈矿石是浔龙河村人,担任企业协调部经理,主要负责协调村里土地问题,获得产业建设用地。村里进行土地流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陈矿石讲:“土地流转很多都与拆迁有关系,遇到难缠的人家,上门劝说不低于二十次的,还要发动其亲朋好友一起,春风化雨般的劝导。”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做事情讲究人情、面子。村里人有难题会找陈矿石帮忙,陈矿石乐于帮助邻里乡亲,助人为乐的同时也有利于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总之,土地流转使村民获得利益,流转的土地则为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3.村民集中安置
  南方村庄素有分散而居的传统,如此一来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浔龙河村产业的整体开发需要村民集中居住,从而节约出土地资源发展乡村产业。实行集中居住需要对产业规划内的村民房进行拆迁,按照长沙市拆迁安置103号令,要对拆迁村民进行新房分配,分配标准是1-3人户按21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基准分配,每增加一人增加70平方米建筑面积。对无子女、无生活来源以及五保户的特殊人群,分得70平方米的电梯房。浔龙河村通过实施集中安置,节约出建设用地340亩,将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在空港城进行异地置换,通过土地收益返还,每户可得40万元的补偿。
  村民集中安置区按照:“前临街道下有门面,后有院子旁有菜地”进行设计。每户一楼作为门面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村民可以利用门面房进行创业,也可以用于出租,按照房屋面积不同租金为每年2-4万元。每户配套建设自家菜园,解决村民吃菜问题。浔龙河村对村民的集中安置,保障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浔龙河村的村组长黄兴国讲:“六七十岁的老人外出打工困难,如今国家补贴加上门面房出租,柴米油盐生活足够,独居老人也能够独立养老。”浔龙河村的集中安置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有利于产业的整体发展。
  总之,土地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工商资本主动参与农村土地改革,是浔龙河村产业项目成功落地的关键。土地资源吸引工商资本下乡,需要在规划政策、用地政策方面实现突破。浔龙河村徐宏勋书记讲:“规划把农村资源管的太死,如今的乡村振兴战略没有土地指标,资本下来干啥。”资本下乡发展产业需要土地资源支撑,政府要支持工商资本改革创新。浔龙河村的产业发展,工商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改革,通过土地确权、土地流转与村民集中安置等措施,以农民利益最大化为准则,一方面获得产业发展用地,可以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进行土地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获得经营收益带领村民富裕。
  (三)人才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
  资本下乡发展乡村产业需要人才,人才是乡村产业兴旺的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不仅需要乡村本土人才,而且需要高学历的城市专业人才,两种人才发挥各自所长,共同助力新时代的乡村产业振兴。
  1.乡村本土人才
  浔龙河村产业发展初期,乡村本土人才发挥主导作用。乡村本土人才可以分为以乡贤为主体的智力密集型人才和以普通村民为主体的劳动力密集型人才。智力密集型人才主要体现在带头领导、村企关系协调、村组治理、产业管理等方面;劳动力密集型人才则主要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物业、保洁等劳务服务。
  浔龙河村的带头人柳中辉是最典型的乡贤人才,他作为本土人才带着资本、团队和管理经验返乡,是浔龙河产业发展的设计师,带领浔龙河村产业走过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进行顶层设计,目标是将浔龙河村打造成欧洲标准中国特色的生态艺术小镇。第二阶段与政府打交道,了解产业发展政策,完善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第三阶段导入发展资源,形成轻资产运营模式,吸引工商资本投资与合作,丰富浔龙河村产业业态。第四阶段抓品牌建设、人才培养,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标准。
  在柳中辉的坚守与探索下,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浔龙河村模式最终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后,柳中辉又致力于对外输出浔龙河村发展模式,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样板。同时,在柳中辉的带动下,更多本土人才参与到浔龙河产业发展中。
  浔龙河村的陈矿石目前担任浔龙河生态有限公司协调部经理,主要负责村企关系的协调工作。浔龙河产业发展与村庄关系密切,涉及房屋拆迁、土地流转、村民利益纠纷等各方面。陈矿石80年代在乡镇企业汽车改装厂工作,担任办公室主任十多年,在村里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具备胜任村企协调工作的条件。基于此,柳中辉三次邀请陈矿石参与到浔龙河村的产业发展,陈矿石于2011年加入生态公司。作为企业与村庄关系的协调者,陈矿石有自己的工作之道,“对于领导,我做事可以不上报,在公司从不知道走程序是怎么回事,用钱的话财务必须马上给,刚开始他们有意见,后来形成了工作默契。”不同于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生态公司默认本土人才的工作规则。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有其固有的生活准则。“说普通话的人干不了这事”,外来人无法将乡土人情融入工作,工作开展困难。而陈矿石深谙乡村的人情世故,利用熟人社会的特征,将工作嵌入乡土人情,巧妙解决村企问题服务于产业发展。
  谭伯恺作为浔龙河村大冲组组长,在村组治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谭伯恺是村里的老党员,原先在村企担任厂长,退休后自己做汽修厂老板。柳中辉返乡发展乡村产业,谭伯恺积极支持,将柳中辉发展为党员,助力柳中辉当选村书记。在进行土地确权工作时,谭伯恺所在的小组,户代表优先表决,百分之百支持浔龙河村的项目建设。涉及村民房屋拆迁补偿、利益分配时,整个小组没有利益纠纷问题产生,谭伯恺组长治理有效保障了浔龙河村的产业发展。
  黄建国是浔龙河村时光潇湘项目部的负责人,是浔龙河产业发展项目管理的人才。黄建国最早做建筑泥工,后来到城里承包建筑工程,随着整个大环境的改变以及自身年龄的增长,深感在外做事情的不容易,于2009年跟随柳中辉回到浔龙河村。黄建国发挥建筑方面的优势,在时光潇湘商业街事业部,负责工地建设相关事宜,为项目建设的整体推进做出了贡献。
  浔龙河村除了生态公司,产业发展还需要物业、保洁等公司作为配套。这类公司对员工技术层面要求低,主要招纳劳动力密集型人才,以贡献劳动力为主,为浔龙河村普通村民参与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在乡贤柳中辉的带领下,浔龙河村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本土人才的优势,陈矿石、谭伯恺、黄建国作为智力密集型人才,基于熟人社会的特点、工作积累的知识与技能,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物业、保洁公司的劳动密集型人才,则通过自己劳动投身于浔龙河村产业发展。两种人才发挥各自优势,更好促进了浔龙河村产业发展。
  2.城市专业人才
  乡村振兴要补齐乡村发展中的人才短板,而引进城市专业人才是便捷之选。城市专业人才凭借其专业知识能力,服务于浔龙河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运营等方面发挥了其专业优势。在此过程中,浔龙河生态有限公司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使城市专业人才安心服务乡村产业发展。
  浔龙河生态有限公司共有员工77人,其中本科生及以上学历者有71人,占整个员工比重的92%。城市专业人才引进服务于产业发展,首先资本是吸引人才下乡的主要原因。浔龙河员工工资在整个长沙市居于中等偏上的位置,并且每年有百分之十的上升幅度,对人才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人才下乡之后,认可浔龙河村发展模式,适应浔龙河村工作环境,愿意留在浔龙河村发展。其次浔龙河公司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授权体系、决策机制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已经形成比较成熟化的管理模式。并且公司内部晋升制度合理,整个生态公司的人员架构,以本科毕业生居多,甚至是硕士、博士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员工晋升渠道畅通,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浔龙河生态有限公司管理体系现代化,制度合理化,为乡村产业振兴留住城市专业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熊宇是浔龙河生态有限公司的副总,被浔龙河村产业发展模式吸引,从第二产业制造业转型发展乡村产业,在浔龙河产业发展规划及招商引资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原先制造业用地规划单一,产业规划只需要做土地平整,而浔龙河村的产业规划需要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更具有挑战性。熊宇讲:“我比较看好浔龙河的成长,看一个行业发展如何,资本往哪里跑哪里就发展好,如今乡村振兴是行业风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对工商资本形成了极大的吸引力,使乡村成为资本“投资的蓝海”。乡村振兴还作为行业风口,将各行各业的人才吸引到乡村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浔龙河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后续的专业运营是关键。雷书梅是浔龙河运营事业部负责人,擅长产业运营工作。雷书梅原先属于海南呀诺达旅游公司,担任旅游产业运营团队经理,整个团队有丰富的景区运营经验,成功将多家景区打造为国家5A级风景区。浔龙河团队到海南学习交流之际,认可雷书梅团队的专业能力,凭借浔龙河村发展模式成功吸引雷书梅的注意。雷书梅心怀发展事业的理想抱负,2017年作为先行者到浔龙河村考察,在对其运营结构、管理思想、发展模式有一定了解后,整个团队于2018年年底正式加入浔龙河,目标是将浔龙河村打造成全国标杆,争取成为全国第一个授牌的全域旅游综合体。
  浔龙河村产业发展,柳中辉返乡带动乡村本土人才的参与。本土人才对企业忠诚度高,凭借乡村熟人社会的自然优势,在协调乡村与产业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产业战略升级的需要,本土人才存在学习能力差的短板,自身能力不再匹配企业发展速度,因此需要引进城市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学习能力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可以用专业化知识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总之,浔龙河村产业的发展,本土与城市两种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类型的人才发挥其最大价值,人才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资本价值最大化。
  三、结论与展望
  浔龙河村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要素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首先,资本要素主导产业发展,乡贤柳中辉携资本返乡,利用平台吸引工商资本下乡,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资金。其次,土地要素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土地确权、土地流转以及村民集中安置等一系列措施,为浔龙河村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最后,人才要素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浔龙河村产业发展充分结合利用乡村本土人才与城市专业人才,促使产业可持续发展。资本、人才、土地三要素的有机融合,呈现了浔龙河村产业振兴的现实路径,也为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学习样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战略的出台引起政界、学界对乡村发展的广泛关注,其中产业振兴被视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当前乡村发展面临衰败的趋势,资金匮乏、人才流失等因素致使农村产业空心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家相关部门开始进行真金白银的投入,旨在打破乡村振兴资金缺乏的“魔咒”。但是浔龙河村产业兴旺的经验显示,乡村产业振兴不是依靠简单的资金投入就能实现,没有资金不行,光有资金也不行。乡村产业发展涉及资本、土地、人才等诸多要素的汇聚与融合,而要素的汇聚融合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实现。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深化改革,以乡村振兴为目标重构制度体系,打通资本、人才下乡的渠道,促进资本、人才、土地等要素的有机融合,共同激活乡村活力,实现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乡村振兴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
  因此,本文认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质是农村改革,通过改革实现要素的集聚融合,从而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进行改革而一味投资,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便会形成新一轮的浪费,工商资本投资会对农村过度开发进而牺牲农民的利益。实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就要打破当前政界、学界对乡村发展就是投入资金的普遍认知,引导其通过改革实现要素的融合,创新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2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