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秦岭(世界经理人媒体原创工作室成员) 工业外骨骼是为提高人体能力而存在的,让机器服务于人,完成更多人类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达到人机协作共融的平衡。
近期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段科技感十足的视频,送外卖的饿了么小哥身穿外形吸睛的外骨骼机甲,背上堆叠着几乎等于成人身高的三个外卖箱子健步如飞。饿了么的官方微博回应说,正在与傲鲨智能合作,探索未来的外卖配送方式。
而制作这款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的傲鲨智能公司则表示,视频中的设备是傲鲨智能HEMS-GS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联合饿了么针对特殊餐饮外卖的测试项目。这套装置可以让使用者轻松背起100斤的东西,适用于没有电梯的老城区以及非电瓶车送餐区域。
上海傲鲨智能是一家基于外骨骼技术的机器人科技公司。该公司主要针对B端工业市场提供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和配套解决方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自主研发并掌握核心技术的外骨骼科技公司。2019年2月,傲鲨智能宣布获得由明势资本领投、险峰长青跟投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相关融资将主要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团队建设和品牌建设上。
第三次创业:向工业领域出发
公司的创始人徐振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他在傲鲨智能之前还参与创办过两家公司,生产的都是外骨骼产品,主要用于医疗康复领域。不过,由于看到了医用外骨骼在市场推广方面存在的限制,当徐振华在2018年第三次创业时,他选择了新的方向,致力于将工业外骨骼机器人推向更广阔的民用市场。
从2018年成立至今,徐振华带领的团队在两年的时间内推出了3款产品,分别是上肢、腰部和下肢外骨骼产品,使用电力驱动,可在5-6个小时的续航时间内提供10-50公斤的助力。其中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正是上文提到的视频中傲鲨智能联合饿了么针对特殊餐饮外卖的测试项目。
“傲鲨智能其实选择的依然是外骨骼,只是使用的人群瞄向泛工业领域,救援等特种行业,提高人的力量、耐力,扩展人的极限。”因此,傲鲨智能的核心团队拥有在机械制造、智能制造和汽车工业领域多年从业的经验,在机器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算法、多传感器融合、人机交互等领域有丰富的技术积累。除此之外,徐振华还曾表示,之所以接受明势资本的投资,是因为明势有着硬科技的基因,在产业生态圈内有广泛的影响力,在汽车和机器人制造商领域投资了大量的制造商,因此与他们的合作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傲鲨智能目前的战略是先通过一些标杆客户来确认产品的主要功能和工厂的痛点,适度迭代之后,逐步将产品稳定成熟,再由上至下地推行到其他工业领域中去,同时不断地教育市场来接受外骨骼这个新物种。
除了在奇瑞汽车、宇通客车、北京奔驰和吉利汽车等企业的工厂中试用过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原型产品外,傲鲨智能还向号称中国最先进的“超级汽车制造工厂”的上海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工厂交付了其外骨骼产品,未来还将在该工厂的总装流水线、物流仓储等场景陆续投入应用。此外,由傲鲨智能推出的腰部外骨骼解决方案也已经在青岛的海尔滚筒互联工厂展开小批量试点应用。
外骨骼是人类肢体的延伸
外骨骼是通过动力控制实现人机协作的技术,严格来说仍然算是人机协作机器人的一个分支。如果说机械臂和协作机器人是提高机器的能力,从而取代人力,那么外骨骼诞生的目的就完全与之相反,是通过提升人的能力来强化生产力。早期在汽车生产线上曾经出现过使用弹簧助力的机械型上肢外骨骼,后来也有应用于物流行业的轻量级气动力外骨骼,或是沿用液压驱动的“重量级”军用外骨骼,但出于成本和便利性的考量,最终主流的外骨骼机器人都选择了电动伺服驱动技术。
徐振华认为,人的主观能动和智能化,对于任务的理解力比起目前的机器人还是有相当的优势,所以类似外骨骼这样的人机协作产品就有了用武之地。很重要的一点是,外骨骼与人的匹配度更高,相当于人类肢体的延伸。他举了某知名家电企业的一个例子:在该企业的电热水器工厂中,热水器内胆规格与形状不一,工业机器人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因此上下料搬运都是人工完成的。而单个内胆的重量为15-30kg,到夏天高峰时工人每天要搬运数千个。沉重的工作量也给工人的工作效率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上午的效率还可以,下午就会慢了下来,导致整个流程线的速度放慢,最终影响工厂产能。而穿上外骨骼之后,工人们“一下子感觉整个人轻松了很多,特别是腰部感觉基本不出力了”,在流水线上的工作效率跟上午保持了相同的水平。
随着视觉识别、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越来越成熟,因此有专家声称机器人技术最终会大量取代人类岗位,其他产品只是临时性的替代方案。但徐振华不这么看,他认为机器人与外骨骼之类的人机协作技术其实是“和平共存”的关系。“首先自动化这个概念不是单纯的机器换人,里面有智能化的问题,有成本约束,有产品更新率和生命周期的问题,也有社会问题,自动化和人机协作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存。一般结构化的、固定工艺流程的工作可以由机器人来实现,程序化柔性制造会通过一部分的机器人自动化和一部分人机协作来共同实现。”
国外在这方面曾经也走过这样的弯路。英国的希思罗机场曾经尝试用一个重约50公斤的机械臂来取代人力搬运行李的环节。他们原本打算通过视觉算法对规格、大小不一的行李进行识别实,现自动接送和装箱,结果却发现,一方面抓取效率比较低,另一方面,整个系统出现故障时人工无法介入,导致整个航班的行李都卡在这个环节,甚至让整个航班被取消掉。最后这个方案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外骨骼之类的人机协作解决方案就是比较合理的做法。目前日本、德国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在机场应用外骨骼产品帮助搬运行李。傲鲨智能也已配合北京大兴机场的南航大兴货站尝试了腰部外骨骼产品的应用。
富有潜力的全领域载具平台
目前外骨骼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军用、医疗康复、工业和民用消费这四个领域。但在成熟度和可靠性上则首推工业用途。这方面的市场需求在国外已经得到确认,用途较广,但国内意识到这个趋势的外骨骼公司还不多。徐振华说:“外骨骼是一种全领域的基础工具载具。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载具平台,只要产品够好,可以在各个领域内全面开展起来,因为它是基于人的属性进行的一种升级。只要人能够参与的泛工业领域,外骨骼都有机会参与解放人的劳动力。”此外,由于傲鲨智能采用了有源外骨骼的设计,因此可以从设备的控制系统中获得大量的交互数据,未来可以此与企业的MES等系统集合,进行穿戴者的状态和效率的分析和优化。目前他们已经开发了这样的数据平台,并与海尔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除此之外,未来在民用市场,外骨骼也会有极大的潜力。徐振华列举了外骨骼在民用领域应用的一些场景。比如外骨骼可以作为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的辅助器具,带来生活的改变。登山爱好者也可以使用外骨骼提高负重。
徐振华认为,未来的生产活动会是一个自动化与人机协作共存的环境。由于外骨骼具有快速部署、无需改动基础设施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工业领域会意识到什么场合最适合机器人,什么场合适合外骨骼设备的人机协作方案,大家会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工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地方,而成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徐振华说:“未来会有不同形态的外骨骼提供不同的价格区间和功能区间,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价格体系。”
徐振华说,他当初切入工业领域做外骨骼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物种,而不是一个确定的产品。“这个产品可能是新品爆款,但也可能是伪需求。”而徐振华的执念在于,他觉得要是能把工业外骨骼做成“新品爆款”,一定会对社会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变革。“我觉得外骨骼就是为提高人体能力而存在的,让机器服务于人,让残疾人重新站立,获得行走的能力,让正常人可以走得更远更高,体力获得扩展,完成更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达到一个人机协作共融的平衡。”(来源:世界经理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