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人才振兴   都阳:劳动力市场转折、新技术变革与城乡融合发展
返回列表
查看: 345|回复: 0
收起左侧

都阳:劳动力市场转折、新技术变革与城乡融合发展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261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3-9 09: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都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01、城乡关系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1、城乡融合发展只有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城市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才具备相应的条件。
  经济发展史表明,虽然各个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尽相同,但在城市化初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城市偏向。只有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才成为可能,城乡之间才能够实现融合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这一规律。
  世界银行提供的世界发展数据库(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 WDI)有关资料显示,从新中国成立至1990年,中国人均GDP一直处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直到1998年才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0年,中国首次成为中上收入国家,此后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上升,在中上收入国家中的排名不断前移。
  虽然在1990年之前,中国一直处于低收入国家的行列,但在1950~1970年间,中国城镇化水平均高于同期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970~1980年间,中国城镇化水平与收入水平接近国家的平均城镇化水平大致相当。此后,直至201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均高于相应收入组国家的平均城镇化水平。
  截至2019年年末,中国以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GDP水平为10276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收入划分标准,迈入中上收入水平国家,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同期的城镇化水平达到60.6%。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市化水平看,我国都已经具备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
  2、城乡居民收入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直以来,除城市化水平尚未达到一定规模以外,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值为2.57,此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一度达到2010年3.22的峰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然不利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因此,尽管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国乡村发展一度出现凋敝的倾向。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和针对乡村中低收入、困难群体专项计划的实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已回落至2.64。农村居民绝对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一系列针对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可能。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是以经济增长的趋同理论为基础的。因此,较之发达经济体,欠发达地区有可能会具有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旦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得以维持,欠发达地区就有望实现与发达地区发展水平的趋同。然而,仅仅依靠经济增长趋同的自发机制,难以确保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在指定期限内如期完成。要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辅之以专项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加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深入实施开放式扶贫攻坚计划和精准扶贫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这一战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既不是对立的关系,也并非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而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部署。这一战略的实施旨在避免一些地区单一注重城镇化而忽视乡村发展,导致农业萎缩、农村凋敝和农民生活改善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不利后果。
  02、刘易斯转折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开始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加强城乡之间要素的双向、合理流动。只有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才能确保城乡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劳动力市场是要素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动力。在二元经济时代,城乡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集聚在农村,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城乡融合发展并不具备客观条件。
  中国劳动力市场达到刘易斯转折点既是二元经济走向终结的重要标志,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开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非农产业和城市经济实现了迅速扩张,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为大规模吸纳农村劳动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劳动力市场跨越刘易斯转折点的重要标志是普通劳动力的稀缺性开始显现,劳动力不再处于无限供给的状态,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而非制度工资)对工资产生了更为明显的影响。在劳动力市场跨越刘易斯转折点后,普通工人的工资开始迅速上涨。随着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上涨,外出农民工的工资与农村中农业雇工的工资逐渐趋同,城乡融合、协同发展的局面也开始显现。
  劳动力市场跨越刘易斯转折点,不仅标志着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以城带乡的城乡融合发展。农民工工资的快速上扬,推动了城市到乡村资金流动的加剧,有利于缓解农村地区由于资金不足带来的投资和消费不足。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促进了信息和技术从城市向农村流动,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劳动力市场的转变是新技术变革的重要诱因。随着普通工人工资的不断上涨,在生产要素的配置过程中,资本、技术和劳动的相对价格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劳动力的稀缺通过工资上涨不断得到反映,企业则会更倾向于使用劳动节约型技术。资本化技术对劳动的逐渐替代,也会不断推进技术的变革。此外,劳动力市场转变带来的普通劳动力收入的迅速增长, 只有收入持续增长,新的技术(特别是与消费者相关的技术)才能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
  03、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特点
  (1)其对劳动的替代性要强于互补性,产生的就业拉动效应不容忽视。制造业要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然要以劳动节约型技术替代劳动投入,节约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率。
  (2)新技术创新在部分行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其边际成本急剧下降,渐趋于零。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看,其将触角延伸至乡村的成本较之传统行业也更低,有利于推动城乡的融合发展。
  2、新技术变革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1)新技术变革是城乡进一步融合发展的物质基础来源。随着劳动力市场转型的逐步完成以及城市化进程进入尾声,城乡劳动力流动也将逐步放缓。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前提是城市经济和非农部门相对农村地区和农业部门具有明显的生产率优势。然而,要保持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只能借助新一轮技术变革带来的优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新技术变革不仅是生产率增长的原始动力,也是重塑城乡经济关系的重要原因。因此,新技术变革推动的生产率增长将成为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
  (2)新技术变革为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新的可能。从产业发展规律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往往非常困难。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升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成为一条可行之路。当前,农业产业的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乡村加速发展,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手段。新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技术融合,可以促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通过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的增加值,提升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劳动生产率提升,同样是新发展阶段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技术变革对推动乡村发展和实现城乡融合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中,信息技术发挥了主导作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弥合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新技术变革为落后的乡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高速通道和便捷渠道,使乡村真正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结合。
  3、积极应对新技术变革对城乡融合发展带来的挑战
  (1)新技术变革有可能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冲击,农民工群体最有可能受到影响。新技术变革期虽并不必然导致就业岗位总量的减少,却一定会导致结构性失业的增加。从目前情况看,农民工群体就业的岗位特征与机器可替代性的任务有更高的重合性,很有可能成为劳动力市场受到冲击的利益受害者,而这一群体就业情况的波动将给城乡融合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新技术变革有可能造成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减少的“中间”岗位大多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劳动力市场的极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因果,产业空心化和“铁锈地带”在一些工业化国家出现,与此不无关联。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尽量避免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的区域发展分化,尤其是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的扩大;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劳动力市场极化对城乡经济协同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04、在新形势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弥合数字鸿沟,将“新基建”延伸至农村地区。
  在信息时代,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效应,低廉、便捷、迅速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可以让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跨越数字鸿沟,分享新技术变革的成果。然而,由于新基建前期的收益率低、投资规模巨大,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因此,在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当前,中国农村地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其他与中国发展阶段接近的经济体相比处于领先的水平。但也要看到,当前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与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2、以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曾是推动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石。在新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无论是农村非农产业,还是农业各部门都要经历新技术变革的改造。只有将数字经济等新技术与农村的非农产业充分结合,才能使其继续保持竞争力。其中,农业产业的数字化将是人口老龄化时代保持农业生产力持续增长的重要路径。
  3、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劳动力市场城乡一体化。
  新技术变革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具有不确定性,结构性失业者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分布可能并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减缓就业波动对农村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要摒弃以往城乡分割的做法,把农村和农业作为失业劳动力的蓄水池。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真正实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06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