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刘成晨:城乡融合发展何以共融与共荣?
返回列表
查看: 12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刘成晨:城乡融合发展何以共融与共荣?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6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64651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6-21 09: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刘成晨(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学西部研究基地研究员,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澳门大学社会学博士)

“城乡关系”一直是“三农”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且在乡村振兴的语境下正朝着“新型工农”的方向在发展,这也是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体现出的一种“城市”(产业等)何以对待“乡村”(居民等)的议题。

从目前全国发展城市的趋势来看,“都市圈”已经越发成为策略之一。以长沙为例,“长株潭”即为一个典型。再以成都为例,也是如此。且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的“重庆成为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之后,第6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也即,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如今的城市也在“抱团式”发展,而内核的很大一部分成色就是“如何把圈子做大”,进而把之前城市未覆盖的城乡土地与人口吸纳进来,共同组成新的城市样态。

继而,在都市圈这样一种新模式下,乡村何以融入城市发展?还是像过去一样吗?例如,在农村种菜拖到城市里去卖,然后继续居住在农村。抑或是,出让土地给城市发展(在城市有需求的时候),而后农民得以一些补偿。这种发展方式,依然是把城市与村民割裂的,甚至是“虹吸”的。村民的利益会受损,而城市也无以得到村民的人口红利等。归根到底,是“城市找农村要”的发展模式。

以贺雪峰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在2010年就提出了一个论断——“新的城市剥削农村正在形成”,即——“第一代农民工从外面赚钱回村庄消费,使农村变得繁荣,并且生机勃勃。而第二代农民工则是将农业收入拿到城市消费,并不在村庄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父母在农村耕作,并将维持温饱以外的所有剩余拿给他们到城市消费(比如买房等)。这样一来,在县城买房的年轻人就不只是不赡养父母,而且通过代际剥削将父母从事农业生产所获收入拿到城市消费。新的通过代际剥削而成的城市对农村的剥削便已成型。”此种说法不无道理,例如在婚嫁市场中,湖北某地级市,男方如果在城里有房且房贷未还清则不嫁。这就决定了代际剥削后的年轻人把资源不断地供养城市,形成了“城市找农村拿”的城乡关系。

当然,这样的关系背后复杂因素还有很多,此处仅仅是以调查得到的一些样态与景观来说明上述所说的“新的城市剥削农村正在形成”。不仅如此,在1949年后城市索取农村的资源、物品、人力等还不少,但提供的回馈和保障却不多。但城市为了自身越发向好向强的发展,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拉动”乡村一起“共舞”,政策裹挟与资源吸纳,带来的结果依然是“单向度的代际剥削”。人口就是一个典型的指标,而其流动则一次次说明,城市不仅在“虹吸”,还在继续“索取”,包括人口资源、土地资源等。尤其是以房地产、低水平的加工业或服务业,无论是购买还是务工,农村人在城里举步维艰。但先前还是无以阻挡“乡村凋敝论”。加之“去农文化”和“跳出农门”让乡村越发无人、无业。

是不是城市没有意识要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不是。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就要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所以实行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农业税全部取消了,国家还为农民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还有贫困户补助,所有这些社会开支一概由中央财政负责。”而在近些年开展的脱贫攻坚战略,更是此种之体现。2021年,“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样的反哺是对过去“索取”的一次重大补偿,是城市发展未忘却乡村的重大体现。但内在逻辑,还是“拉动型发展”。为什么?比如免除农业税,是以工业为基石,让其承担更多分量而减轻农民的负担,即“拉了一把”。尽管如此,但农民的确得到利益。

其实,乡村的发展,不能光靠“免”和“给”,还需要乡村的内生式发展,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继续推动之下,发挥乡村价值,完成乡村转型。

我们还需要清楚的是,乡村是不能消失的,以日本为例,他们还曾经采取过“造村运动”,而且笔者在专著《半解乡村》(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版)里面也多次提到——城市化不是消灭农村。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论断,还在于乡村有它自身的功能。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出发来看,如果乡村这样的子系统出现问题,则城市无以发展,如蔬菜、粮食这样的生活物品谁来供应?所以无论是为了保障“粮食安全”还是“土地红线”,城市不应该继续“索取”,而是以现行的一些发展战略来驱动它一起发展——乡村振兴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在功能分化的前提下(这一点尤其重要),乡村要发展产业,则城市需要供给资源和机会等。如此形成城乡融合的新模式——“有边界的彼此互嵌式发展”。什么意思?边界在于城市不能无限制的扩张,而乡村继续保障它的功能发挥,哪怕是“土地兜底”。城市要发挥它的市场功能,乡村则发挥它的供给能力,正如李小云教授所说:“如今,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开始多元化,乡村价值正在回归,大美乡村已具备吸引人的条件。如今,城市动能正在激发乡村潜能,提升了乡村在市场中创造财富的能力。”此处所提及的“激发”正是驱动之体现。

尽管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同等重要,且要实现并非一朝一日即可完成,背后也有曹锦清教授所说的“复杂性”,但城乡二者之关系,理应理顺,并呈现出城乡等值化、差异化、均衡化的价值取向才为正确。正如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说的那样:“城与乡承载着同等重要的价值并需要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这方面,德国是成功的。”所以,以都市圈、城市化为抓手的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务必是城市提供资源、市场、环境、条件、人才等多方面的帮助,“激发”或者“促进”乡村一同发展。而不能“城市重,乡村轻”,那样我们会摔跤,走不远。要善于打破长期以来的“城市优先”的思维惯性,让乡村价值复兴与城市价值回归。继而培育出城乡命运共同体。城乡也要积极在“人、地、钱、技、业”等关键要素的配置上合作,城市应该利用优势驱动乡村发挥自身功能才能让振兴活化。

总之,正如雷刚教授所说的那样:“要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有序流动,构建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价值共同体。”而这还需要在很多关键环节上进行改革,方能促进二者同频发展,最终呈现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美好图景。如此,城乡才能有机共融与彼此共荣。(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3年第1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933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