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任保平(西安财经大学副校长) 01 经济发展格局与新经济增长点的决定因素
经济发展的格局是发展的视野、范围和结构以及发展的内在布局,也指对经济发展局势、态势的理解和把握。新发展格局就是依据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趋势,结合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范围、结构和布局的新思考,通过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重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实是在新发展格局下选择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是指在经济增长和产业演进过程中,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具有巨大市场需求,产业基础能力强,能够带动经济形成新的增长态势的产业、部门,或是现在尚属潜在状态,但是将来会发挥作用的经济增长点。
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特征表现在:
一是带动能力强。通过一个产业的发展所形成的前瞻效应、旁侧效应和后顾效应带动产业整体实现转型升级,扩大经济增长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开发经济增长潜力,从而实现新的增长。
二是潜在增长率高。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良好的潜在增长率,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强,能够拓展出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体系。
三是市场需求大。旺盛的市场需求能够形成主导性的消费热点,推动国民经济上台阶。
四是产业基础能力强。新的经济增长点顺应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能够以新的创新成果作支撑,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四点:
一是技术因素。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世界前沿科技为支撑,技术密集度高,具有高技术附加值。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的贡献将改变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以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为支撑,形成现代化和高级化的产业支撑能力。
二是市场需求因素。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是主导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通过需求推动生产升级。
三是产业因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代表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附加值高,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链比较长,就业弹性高,能通过全产业链升级形成中国经济长期内生增长动力。
四是资源禀赋因素。资源禀赋因素是新增长点培育的约束条件,也是基础条件,这些条件包括自然资源状态、环境状态、人口状态、劳动力成本等。
02 在新发展格局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是内需导向型,传统制造业是20世纪80年代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格局是内需与外需双轮驱动型,传统制造业成为新的增长点,传统制造业的大发展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快速增长。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外部市场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在这一时期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促进了能源产业的发展。城市化、城镇化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传统制造业、能源产业、房地产业成为21世纪初期的三大经济增长点,实现了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们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转型,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在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开发经济增长潜力、培育新增长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
从决定发展格局和新增长点的产业、需求、技术等因素出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以数字经济、网络经济、人工智能经济为核心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产品,即“四新经济”应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应该围绕着发展新经济,从产业、消费、投资、区域、增长极、开放、基础设施这几方面来培育新增长点。
新的产业增长点的培育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包括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生物工程产业、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业。
二是现代新型服务业,现代新型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中高收入阶段的必然现象。预计未来新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将继续上升,从而进一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现代新型服务业包括信息软件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业,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社区服务、政府公共服务等;还有精神服务业,包括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影视、音乐、戏剧、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出版、体育,等等。
新消费增长点的培育
一是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加快拓展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型消费领域,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商圈,增加健康、养老、医疗等领域消费的有效供给。
二是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创造消费新增长点,推动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和人工智能经济相关的新型消费。
三是发展新消费热点。发展新型消费,促进传统销售和服务实现转型升级,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
四是构建新消费的生态体系。着力构建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加快构建新型消费生态体系。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稳定基本消费,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激发潜在消费。
新的投资增长点的培育
一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产品的商业化进一步推动了建筑、医疗、家具、汽车生产等行业,为新产品实现规模化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持,智能制造行业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
二是绿色产业。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环保和节能建筑材料产业、无公害食品种植和加工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可再生能源发电等产业将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
三是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融合创新技术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创新基础设施将成为投资热点。与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教育、公共文化、医疗卫生健康、养老事业等各项社会事业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相结合的各类社会事业系统,等等,这些基础设施领域也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新的区域增长极的培育
一是在多个重大区域战略的协同带动下,经济带、城市群、都市圈以点带面、以圈带群,构建我国东西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协调融通的局面,培育扩散效应覆盖全国的增长极体系。
二是推进“区域”“省域”和“市域”“县域”“城乡”等不同层级区域的分工、联系与合作,促进要素在国内区域间充分流动,打破区域间市场分割,畅通不同层级区域间的大循环。
三是发挥已形成的经济核心区的城市群与都市圈的作用,同时积极培育新城市群与都市圈,形成城市群与都市圈之间的互动,积极打造一批能引领世界技术与产业发展的世界级增长极。
四是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协同发展,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大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的引领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和增长极。
新的开放增长点的培育
一是要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空间,围绕“一带一路”构建多维开放的市场体系。依托自贸区和定向自贸区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互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二是探索陆上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定向自贸区。推动亚欧一体化大市场形成,推进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
三是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引致的国际市场需求,推动开放型产业集群发展,完善对外开放的产业链、市场链和供给链。
四是积极培育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新增长点。随着制造业服务化,以及服务业外包化、数字化、高端化、融合化趋势加快,服务贸易成为引领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
五是积极培育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积极引导外资进入现代农业、生态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行业和数字经济领域,吸引更多优质外部要素资源促进国内大循环,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的基础设施增长点的培育
一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于传统基础设施,通过融合形成新的基础设施形态,加快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广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水利、市政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产业发展新高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加快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包括商业服务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既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又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03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配套措施
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培育新经济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培育新的增长点首先要做好新旧动能的转换,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新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加快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
二是培育需求侧的新消费动能。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更多新增长点,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三是培育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动能。“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四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新生产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促进数字经济创新活动向生产领域渗透,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提高传统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打造数字经济形态下的新产业,推动我国产业体系的整体升级。
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一是强化对实体经济的科技支撑,突破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吸引更多人才进入实体经济,实现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源红利和人才红利的转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
二是促进传统实体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体经济的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实体经济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拓展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使实体经济在新技术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形成新的增长点,打造发展的新优势。
三是营造实体经济良好发展环境。健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增强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实体经济企业集聚。
积极实施工业化延伸战略
一是开启高质量工业化进程。健全工业化的创新驱动机制,推动我国工业化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工业化延伸战略中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上,以此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实现“四化”同步协调发展。以绿色制造业为先导,实现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实施工业化延伸战略,推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通过一系列的融合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三是积极培育“四新经济”。培育基于平台经济的实体经济新生态,构建工业企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大我国工业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推广。
四是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方向,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实施我国工业化的延伸战略,培育制造业新生态,提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积极推动高水平的开放
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推动高水平开放。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在新的开放增长点的培育中实现高质量的贸易。主动联合东盟、南美、非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构建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二是提高开放的质量和层次。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促进开放范围扩大、开放领域拓宽、开放层次加深,推进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以高质量开放促进深层次结构调整,更好利用全球资源构建开放新优势,培育开放经济的新增长点。
三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的营商环境。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优化对外投资结构。推动外资从低端制造业转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加大在华研发力度,吸引境外长期资金投资境内资本市场,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引导外资投向现代农业、生态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来源:《学术前沿》杂志2021年3月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