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7个月基建投资两年平均同比增长2.7%,较1~6月下降0.8个百分点,也低于2019年同期的2.9%。我国对外投资也出现放缓趋势。商务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前7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折合628.1亿美元,同比增长4.2%)。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9.9%。
我国对外投资的潜力和机遇仍在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郝红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数字上看,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体仍是平稳有序推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保持增长,流向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居民服务等领域的投资也呈增长态势,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集聚效应继续显现。考虑到汇率、疫情等因素,波动的幅度属于正常范围。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几年面临的国际投资环境却不容乐观,事实上在疫情之前我国对外投资已经出现了放缓的趋势。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造成全球跨境投资规模大幅下降,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世界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脆弱,企业面临的物流不畅等困难十分突出,全球范围内逆全球化的进程得到加速,这些因素虽将极大地制约我国的对外投资,但着眼于全球政经格局,我国对外投资的潜力和机遇仍在。”郝红梅指出。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兵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由于积极支持企业不断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及对外投资安全问题等原因,导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有所放缓,但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国际间投资交流的增加,依托我国本身具备的产业优势以及对国产自主技术需求的提升,通过并购海外科技企业的方式,提升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等新动力源,将进一步拉动我国对外投资。
周兵说,从我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趋势来看,一方面,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我国对美、澳的投资或将趋缓;另一方面,随着RCEP的签署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与这些相关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将不断深化,投资前景广阔。
至于国内投资放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房地产室主任任荣荣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虽然近期江苏、河南、湖南等多个地区受汛情和疫情影响,建设工程施工进度会有放缓,但短期冲击不会改变经济稳定恢复的态势和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预计下半年投资将延续稳步恢复态势。随着“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推进,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保持温和增长。
对外投资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构成重要支撑
郝红梅指出,一方面,疫情使国内外供求关系及产业生态关系遭受破坏,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大;另一方面,在疫情期间被压抑的国内需求获得反弹性释放,疫后的国内市场建设需要大量投资,企业适当收缩、减缓对外投资,也是常理。但中国的外汇储备以及资源和环境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压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和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仍将迫使中国企业转变单纯商品输出的道路,实现从商品输出转向生产输出、资本输出。
“从长期看,对外投资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构成重要支撑,主动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仍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实选择,应着力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打造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郝红梅说。
周兵也认为,虽然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我国对外投资或将趋缓,但是随着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的经济重心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向内转”或者“向外转”的问题。
促进有效投资与消费升级良性互动
面对当前稳增长压力的加大,近日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商务部等部门密集发声,围绕稳投资等工作进行重点部署。
对于稳定国内投资,任荣荣表示,在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政策环境下,未来投资将在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发挥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同时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促进有效投资与消费升级的良性互动,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周兵也认为,下半年,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和牵引带动作用,依托我国的产业优势和技术需求的市场促进对内对外投资的增长。
对于稳定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郝红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推进。就“引进来”而言,要持续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聚焦进一步精简审批、促进公平竞争、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外资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创造制度保障;继续完善外资法律体系,提高外资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好的投资服务;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措施,重点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进一步放宽制造业等领域的限制,帮助外国投资者和外资企业更好地在中国发展。就“走出去”而言,应健全境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支持企业不断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推动走出去高质量发展,实现与投资目的国或地区的互利共赢。(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