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l 孔祥智(人民大学农业与发展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农,自古以来便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2018年12月29日闭幕的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中国的“三农”工作。未来两年,中国的农村工作面临着怎样的国内国际形势?有哪些任务要完成?又有哪些硬仗需要打?乡村振兴与农村改革又将如何进一步推进? 2018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地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经验,研究了2019年至2020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并对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部署。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写进大会审议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乡村振兴将成为举全国之力集中完成的头等重大任务。2018年是乡村振兴元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围绕着乡村振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规划,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从目前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看,2018年中 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5789万吨,是2012年起第七个超过6亿吨的年份,说明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6亿吨的水平,这是改革发展的压舱石。在粮食产业结构中,谷物稍有下降,豆类稍有上升,2017年开始实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初见成果。 2018年,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环境迎来一个重大的不确定因素——中美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中国大豆、谷物进口量有所减少。中国农业决策者、从业者都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在中国农业外贸依存度超过25%的情况下,中国农业发展路径将进行哪些调整?中国如何应对某些突如其来的食品进口来源的变化?如何合理布局进口来源和进口结构?2018年,与此相关的调整都在进行中,未来将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2019年,受比较收益和价格上升“天花板”的制约,粮食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约束;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小畜牧业的发展会面临更多难题;即使和美国的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环境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具体来看,2019年需完成三大重点任务。 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必须确保6亿吨粮食的产量。从近年来粮食供求关系看,这是中国粮食产量的底线。其次,继续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适当增加大豆产量,减少“镰刀湾”地区玉米产量;增加高面筋小麦、优质小麦产量;对南方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进行治理和休耕。再次,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业,通过社会化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 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这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18年,又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后两年还有1000多万人亟待脱贫,且大都是劳动能力低甚至失去劳动能力的特殊人群。首先,必须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其次,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推进“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构建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再次,通过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方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最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引入“电商+合作社”模式带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按照2018年颁布的《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理行动方案》,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出发,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统筹考虑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合理选择适应各地气候条件和农民承受能力的改厕模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造和提升村容村貌,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开展农村卫生整洁行动。美丽乡村建设要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打好乡村振兴这几场“硬仗”,不仅将让中国的数亿农村人口受益,也将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