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随着各地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但要看到,一些政策在设计上与最终落地效果存在一定偏差,影响了广大市场主体的获得感。要继续强化纾困帮扶政策力度和效果,抓痛点、除盲点,把对市场主体的短期纾困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兼顾远近、协同发力,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这是在面对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反复、一些“超预期”因素突发的新情况下,中央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力做好稳增长工作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帮助广大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从国务院办公厅20条举措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43项政策助力服务业恢复发展,再到金融财税部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以及地方版的“天津15条”“上海21条”“广东47条”……这些政策“组合拳”立足保经济、保民生,全力以赴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千方百计帮企业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从实际效果来看,随着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地实施,各地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物流不畅、产业链供应链“断链”等现象大为改善,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但也要看到,一些政策在设计上与最终落地效果存在一定偏差,有的政策措施门槛过高,让本应享受到政策扶持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有的政策文件缺乏实施细则,基层执行起来无所适从,不仅影响了广大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也让政策的效果打了折扣。
以当前普遍实施的“白名单”制度为例,各地按照中央部署,围绕重点医疗物资、重要生活物资、农资化肥和基础工业产品等生产供应,确立了当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白名单”。但有企业负责人抱怨:自己虽然属于“白名单”企业,但车间依然开不了工。原因很简单:上游的配套供应商规模不大,没有被纳入当地“白名单”,还没能正常生产。供应商的产品到不了车间,整个生产线基本就动不起来。
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产业补贴,减轻疫情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冲击,是很多地方助企纾困的一条重要举措。这些地方因地制宜采取税收减免、低息贷款、信贷担保等补贴政策,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振信心渡难关。不过,也有企业反映,当前产业补贴政策的发力点与企业实际痛点不一致,前两年效果较好的税费减免等政策,在今年似乎有点“药不对症”。一个主要原因是,今年企业经营压力的重心,已从之前的税费支出转到了如今的市场需求疲软,而后者恰恰是不少地方纾困政策的盲点所在。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我国防疫情、稳经济的一个基本思路。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强调“高效统筹”,既是基于当前病毒变异和传播新特点作出的新部署,也是对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一目标提出的新要求。
当然,“高效统筹”能不能做到,关键还是要看落实见实效。一方面,要加快落实已发布的政策举措,抓紧谋划储备一批新的政策工具,在加大相机调控力度的同时,把握好目标导向下的政策提前量和冗余度;另一方面,要强化纾困帮扶政策力度和效果,在确保纾困政策直达市场主体的同时,继续抓痛点、除盲点,把对市场主体的短期纾困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兼顾远近、协同发力,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来源:经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