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陆挺(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以下观点整理自陆挺在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3年1月)上的发言 目前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普遍乐观,大部分投资者看好中国整体金融市场的表现,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复苏是必然的。中国经济复苏的背后有两个关键原因:第一是疫情清零政策的结束,二是房地产政策的大幅度调整。年末疫情的快速过峰奠定了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同时加上11月份起房地产政策的大幅度调整,今年房地产市场不会大幅度萎缩,甚至会看到一部分复苏。这两个原因奠定了中国经济在今年的重启和复苏。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关键问题
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今年增长究竟是多少?二是国内外各经济参与者应该怎样看待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问题和风险?尤其经过了今年春季、夏季一部分的报复性反弹之后,今年下半年增长又一次趋缓,届时该怎样看待整个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潜在问题,有哪些问题需要更加重视,接下来将展开讲述。
1、问题一:中国经济今年增长预计是多少?
今年中国经济5%左右的增长是比较实事求是的一个预测,从国家制定GDP增长目标来看,5%也是比较合适的。虽然有些学者或机构考虑到2022年的低基数,以及5%-5.5%左右的年均潜在增长率,预测今年可能会有高增长,但也需要认识到今年复苏道路上存在的不少风险和挑战。
2、问题二:中国经济未来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
挑战一:第二、三波疫情冲击。疫情放开之后,今年一月份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未来几个月可能会面临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冲击。尽管可能第二波、第三波对经济影响会小很多,但仍然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周边经济体过去一两年的经历也表明确实如此,比如中国台湾地区,在2020年第二季度受到德尔塔冲击后,GDP增速明显下降。2022年再次遭受奥密克戎的影响,导致增速环比从一季度的1.6%下降到二季度的-1.8%,说明经历了第一波冲击之后,面对第二波还是有可能造成有一些负面影响。日本和韩国也是类似的情况。
挑战二:消费反弹需谨慎预期。今年肯定仍存在报复性消费的问题,但我认为这种报复性消费增长大概率不会到达或超过10%。预测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估计今年的复苏情况,具体有几个因素使得今年消费的反弹需谨慎预期。
首先,中国的疫情持续时间较长,部分居民受损严重。中国居民经历了三年疫情,比美国、欧洲和世界上其他地方都要长。一部分的居民在过去三年除了个别季度之外,一直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从事旅游、交通、餐饮方面的家庭收入锐减,储蓄大量消耗。
其次,中国房地产行业萎缩,导致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恶化。过去这几年,房地产行业的萎缩是二三十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国很多地方房价下跌,严重影响居民资产负债表。2022年中国实现了8万亿超额储蓄,但居民资产负债表中,银行储蓄存款只占比不到20%,甚至不到15%,60-70%是住房等固定资产储蓄,因此房价下跌对很多居民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要关注房地产萎缩对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恶化,这对今年消费复苏可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的失业率相对比较高,尤其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11%。就业今年会有所改善,但不会因为疫情结束或接近尾声就快速复苏,因为就业问题还受到比如房地产、教育培训和平台经济等其他方面的影响,不可能非常快速的复苏。
再次,中国的情况与其他国家直接做比较参考性不大。美国在2020年、2021年通过央行大规模印钞等财政支出,将钱转移支付到居民的账户上,从而实现超额储蓄。但是中国家庭的超额储蓄主要并不是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支出。过去几年中国大量的财政支出都被用到了核酸检测、方舱等项目中,对于居民的储蓄和资产负债表没有太正面的影响。而且因为土地财政收入的锐减,体制内人士的工资和其他收入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最后,过去已消耗了较多需求的方面未必产生报复性消费。消费中最重要的板块就是汽车,而汽车在过去七个多月中,因为购置税减半已经被提前消耗了很多的需求。在6、7、8、9、10几个月,汽车销售同比增长都超过20%,但最后两个月明显下行,虽然12月份有所上升,但只有4%左右的水平,今年年初前十天左右,汽车销售已经跌至-20%的增长水平。因此不能断定疫情结束了各方面的消费都会上升,一些消费的确会报复性反弹,但某些方面因为之前的刺激政策前置了消费,反而造成今年的一些压力。
二、2023年中国经济预测及政策建议
消费方面,去年新增储蓄存款相比2021年增加了8万亿,但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部分都来自于减少的买房支出,而且这部分钱大概率会未来继续用于购买房子,不大可能用来消费。另一方面,理财收益下行导致了一些理财资金的转入。真正因为消费降低而造成的额外储蓄可能还不到这8万亿中的三分之一。
尽管消费是今年中国经济复苏的主力军,但如果需要快速反弹,房地产的复苏是非常重要的。今年的房地产不会因为疫情的根本性逆转和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就马上出现V型复苏反弹,可能会在接近触底后缓慢复苏,并在复苏到一定程度后打住。过去一年半,房地产下行幅度非常大,和高点相比萎缩了40%左右的水平。背后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五道红线和疫情这两个因素之外,还源于中国潜在经济增速下降的潜在因素,中国的城市化在减速,年轻人口在萎缩。据中国官方统计,2022年是几十年来第一次总人口下降,尤其经过多年的高增长,城市住房存量已经高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周期因素,2015年至2018年货币化棚改中,中央通过直接印钞刺激地方城市的住房需求,这已经前置了很多地方未来的住房需求,那时候的很多资金错配导致过去几年房价下跌。2017年以后很多地方的房价就开始明显下跌,疫情期间更是如此,这使得很多居民在低线城市购房的信心非常缺乏。
中国地方财政方面,今年春季以后不太可能出现突然间明显的改善,因为地方财政的改善非常需要房地产行业改善的支撑。刘鹤副总理最近提到房地产行业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即使房地产行业今年春季有明显复苏,但经过过去两年的冲击,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会比较谨慎,大幅度增加买地支出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整个中国房地产未来未必能够复苏到之前的水平。所以,地方政府在财政方面要进入到一种新均衡,改变之前对土地财政高度依赖的局面。这样的转变非常痛苦,可能会带来一些螺旋式的对总需求的下行压力,尤其公务员、老师等各种事业单位的薪酬不升反降所带给经济的压力,这方面未来几个月不可能有特别大的改善。
最后出口方面,今年外需是很大的挑战。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最后达到了8.4%,出口增长速度是30%,2023年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很有可能是负,去年最后两个月平均是-10%左右,即使考虑到一定的改善,今年全年还会在-5%左右,这相对2021年增长速度要少30多个百分点。考虑到出口对GDP的贡献,可能也要比2021年少几个百分点。这也是为什么预测今年GDP会有接近8%的增长时,还一定要考虑到出口不大可能同样幅度增长,疫情结束出现比较稳定的增长的概率非常小。很重要的原因是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大概率是大幅度下行,美欧经济将由去年2%降到0%或者以下。还有一个原因是后疫情时代下,别的国家的消费结构从实物到服务都会影响到出口。因此,综合来说,今年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合理的是5%左右的一个水平。
通胀和政策方面,今年可能在个别月份,因为报复性消费,一些服务业价格可能会有所上升,但总的来讲,出口负增长在内的很多因素都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通胀压力。另一方面,消费反弹并不会非常强,加上过去几年政策上没有像美国那么宽松,所以相信今年中国通胀大部分时间CPI维持在3%以下,总体而言政策还是维持在宽松的局面。实际上,今年以很快的速度达到了接近群体免疫,这很好地铺垫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复苏前提。在这种背景下,今年货币和财政政策还是维持较为宽松的状态,但是未来几个月大幅度推出各种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比如给居民发钱、推出新一轮货币化棚改、降息的可能性都不大。今年最重要的是把货币和财政政策结合起来看,今年信贷增速可能和2022年比较接近,背后包括了整个政府债务的扩张和增长,相信今年总体而言,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和去年比较接近,预计在10-11%之间。
最后,今年会面临的诸多挑战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何从政策角度恢复国内经济参与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如果大家的信心完全恢复,那么不仅今年经济会明显反弹,甚至明年和后年也能持续复苏。所以,相信今年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国际社会和国内经济参与者看到支持整个经济方面的政策,包括对企业、对开放的政策,通过政策给大家建立信心,从而使中国疫后经济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