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郑向群 目前,农村厕所革命已到了关键时期。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各省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在今年完成改厕任务的冲刺。关键之年,新型肺炎疫情却突然爆发且在全国蔓延,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将疫情防控当做首要任务。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农村是防疫的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各地区各部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抓好农村防疫工作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农村厕所的无害化改造及粪污管控问题。
一、厕所是不可忽略的致病源
厕所是人类社会活动及饮食的末端,是“五谷轮回之所”。人类在从事各种社交、居家活动中接触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都要带到厕所,导致厕所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重要的致病隐患。
(一)人粪尿携带病毒,容易导致粪口传播
2017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厕所革命推进报告》中指出,我国农村地区80%的传染病是由厕所粪便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起的。冠状病毒是潜伏在粪便中的病原体之一,钟南山院士就提醒过要注意粪便传播的可能性。1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的美国成功治愈的首例新型肺炎患者,在发病第7日采集的粪便样本中检出了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新型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也检测出了2019-nCoV核酸阳性。2015年,沙特阿拉伯塔伊夫的一名32岁男子由于运输骆驼干粪便感染了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有关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稳定性和耐受力的第一份数据》报告中指出,SARS病毒在人的粪便和尿里至少能生存1 到2 天,在腹泻患者粪便里能生存多达4天。因此,农民如厕发生的粪便接触,以及利用粪便进行施肥,或者使用使用患者粪便种植的蔬菜等农产品,都存在粪口传播的风险。
(二)如厕环境差,病毒容易驻留在厕屋内
一些农村厕所缺乏洗手设施,农民如厕后无法立即洗手;厕屋狭小且缺乏排风设施,患者呼吸排出的病毒容易长时间驻留厕屋;没能及时清扫,病毒可能存活在使用后的手纸、烟头等垃圾中。
(三)村民共用厕所,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一些农村习惯把厕所建在户外,更有农民习惯使用村内公共厕所,导致厕所使用群体复杂,村民共用厕所现象普遍。患者如厕后,有可能将病毒滞留于水箱、便器、纸篓、手盆等洁具,其他健康村民在使用厕所时不可避免和各种洁具、便器发生接触,进而引发交叉感染。
二、农村无害化厕所缺乏,极大增加了病毒传播风险
农村传统旱厕普遍达不到无害化要求,对人粪尿中的病原体不能及时杀灭。部分地区改建的水冲厕所,由于控制成本原因,农民往往购买价格低廉的三格化粪池,导致质量不能保证,往往发生渗漏、破损、隔板倒塌现象,对粪便中的致病菌、病毒等的去除效果不足,而且容易发生病原体进入周边土壤和水体,进而引发二次污染。
三、几点建议
各地在农村疫情防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群防群控措施得力,在做好隔离、消毒等工作的同时,建议要加大疫区农村厕所改造与粪污管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期间,将厕所清扫消毒纳入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内容。各家各户的厕所要日扫日清;有患者的农户,厕所要专户专用,粪便要用漂白粉、生石灰等覆盖,储粪池(坑)周边环境消毒,使用后的手纸要袋装密封收集,统一销毁处理;加强粪污清掏和处理人员卫生安全防护,配置防护服和卫生消毒设施,粪污转运要有密封措施。
疫情解除后,要抓紧推进无害化厕所改造。一是推行“一户一厕”,厕所“进院入户”。二是要提升改厕质量,淘汰价低质次化粪池产品,提高化粪池安装和施工质量水平。三是要完善厕屋配套,普及洗手、排风及手纸收集设施。四是要加强厕所粪污处理和利用,缩短粪污转运距离,尽量就地处理,加强粪污农业利用的卫生风险和环境风险管控,确保粪污中病原体彻底杀灭,确保对农产品和周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