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农科技   “水稻上山”不应被误解
返回列表
查看: 266|回复: 0
收起左侧

[科技策略] “水稻上山”不应被误解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152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7-20 15: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研发推广的“水稻上山”技术相关话题引爆舆论,不少人将“水稻上山”与“退耕还林”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一种毁林造田的形式主义,会导致水土流失”。一时间,质疑声四起。

       与传统意义上在山上梯田种水稻不同,“水稻上山”指的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即将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像种玉米一样种水稻,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基本不用浇水灌溉,因此,被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水稻上山”。“水稻上山”之前已有,这项技术2022年已经在云南推广53.12万亩,平均亩产350-400公斤,比种玉米产量高、效益好,获得当地农民好评。产量、效益、农民反馈,这些都实实在在地证明“水稻上山”是一项于农民有益的农业技术创新。

      “水稻上山”这一技术模式的创新,是立足云南特殊的资源条件限制而采取的不得已之举。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超九成国土面积属于山区和半山区,且干旱缺水,水田少、旱地多,水稻产量严重不足。如何帮助当地农民提高水稻产量,实现“大米自由”,是当地农业发展需要突破的难点。基于此,“水稻上山”意在通过科技创新,拓展稻谷生产路径,将山地种稻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为实现这一目标,“水稻上山”破解了品种和技术两大难题:筛选出适宜旱种的水稻品种,解决水稻旱地分蘖难题;通过推广应用杂草萌芽前的封草技术,解决旱地稻田易杂草丛生的难题。这项栽培模式的推广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水量1200毫升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

       “让农民多一种选择”,提到“水稻上山”的初衷,朱有勇院士说。“水稻上山”的研发推广,是基于朱有勇院士对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深刻体察。在云南澜沧县蒿枝坝村蹲点扶贫期间,朱有勇院士发现当地农民喜欢吃大米,但当地旱地多,主种玉米,水稻无法自给,农民只能“种完玉米卖掉,再拿卖玉米的钱买大米”,经过这一转手,“约两斤玉米才能买得到一斤大米”。“水稻上山”技术的研发推广,是为解决农民吃米问题的长远计议。同时,在机械化难以推行的云南山区,人工插秧方式依然普遍,费时费力,而通过水稻旱作方式,一家一户可以借助机器直接播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重中之重是三农,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业问题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明明是一项为农民和农业发展带来好处的科技创新,“水稻上山”为何会成为被误解、被抨击的对象?“水稻上山”被送上舆论风口,体现了人们对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的关注和重视。但同时,“水稻上山”的舆论争议提醒我们,要重视农业科普。对于此类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的,尤其是与常识看似“相悖”的科技创新,科普更要做到及时、有效,甚至提前预判,未雨绸缪。重视农业科普,就是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这几个关键问题,用公众听得懂的话,发出科学、权威的声音。科普“在场”,谣言自然“下场”。随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等发出权威的全面释疑,“水稻上山”的舆论争议逐渐收场,这也正体现了科普的意义和力量。

       朱有勇院士说,对于科学创新,应该更为宽容,“有更为包容的环境”。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需要科普的支撑,公众对于科技创新的信任和支持,同样需要有效、常态化的科普培养。“水稻上山”的舆论争议已然收场,而社会对于农业科普的需要不会退场。(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386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