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实践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2014年6月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包括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陆域面积212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总人口261.4万。获批九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山东省、青岛市部署要求,精准聚焦高质量发展持续创新突破,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开新局。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212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692亿元、实现翻番,蝉联19个国家级新区第三,获国家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先进区等100余项国家级荣誉。
坚持使命引领,打造国家战略践行区
始终心系“国之大者”,高标准承接经略海洋、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等国家战略,将国家战略叠加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一是海洋强国战略支点作用日益彰显。始终牢记“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战略使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2022年达到1847亿元,分别占青岛、山东、全国的40.5%、11.3%、1.95%。强势推进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世界最大吨位“海上石油工厂”等海工重器诞生于此,国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建成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国家级海洋牧场16处、占全国1/10,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累计收获三文鱼850吨。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7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吸引80多个国家的政要参会,全球首批、全国唯一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启用,发布“海洋十年”青岛倡议,助力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
二是青岛自贸片区迈入全国第一梯队。52平方公里的青岛自贸片区全部位于西海岸新区,探索形成285个创新案例,12项试点创出全国经验。深耕中德、日韩合作,拓展RCE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货物进出口年均分别增长26.3%、27.3%,新增企业主体3万个、是获批前的1.6倍,158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落地,获评“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园区”。
三是体制机制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作为最大优势,获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等市级以上改革试点149项,50余项经验获省级以上层面认可推广。释放新区条例和省市支持措施等政策叠加效应,承接258项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山东省政府建立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为新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起“新区管规划、管统筹、管协调,功能区重发展、重产业、重项目,镇街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的管理体制,十大功能区引进项目占全区70%、完成投资占全区60%,全面释放发展活力。
加快动能转换,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一核引领、三点布局、智变融合、陆海统筹”产业规划,聚力壮大“5+5+7”产业集群,跑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区速度”。
一是“四新”经济全面起势。构建“链长+链主+联盟”工作体系,创新“五位一体”招商机制,实施专业招商部门按产业链分工招商,累计引进产业项目3198个、总投资2.8万亿元,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达348个。强力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绿色低碳新材料、氢能、青岛影视基地等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引进总投资3300亿元的112个重点项目,电子信息产业园、京东方等百亿级大项目投产,中国北方“芯屏”产业高地垂直崛起。
二是国有企业蓬勃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率先设立工委区委国企工作委员会,组建融合控股、海洋控股和经开区投资控股三大控股集团,构建起“国企工委统筹调度、国资部门监管服务、控股集团资本运营、持股公司生产经营”的全新工作体系,全面激发国企内生动力。21家区属国企资产总额从2019年的193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064亿元、总量翻番,营收总额从2019年的25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910亿元、增长2.6倍。
三是数字经济智变融合。引育海尔卡奥斯、赛轮“橡链云”等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213个,开放工业赋能场景962个,5G高新视频园区集聚企业200家、入选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唐岛湾数字人民币一条街,打造数字人民币试点特色场景。与北大(青岛)计算社会科学研究院共建社会治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
四是科技创新活力迸发。“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成为全国首个开工的“十四五”大科学装置,轻型涡轮动力、航空动力系统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空天动力、海洋生态系统、深海数字孪生等重大科技项目加速布局,集聚国字号创新平台7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174家,人才总量80万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21所高校扎根新区、在校生21.2万人。
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以十大功能区为开放主战场,链接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大市场,辐射带动力显著提升。
一是对外开放跃上新能级。打造面向日韩、辐射黄河流域的开放窗口,高标准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均超山东省内13个地市。深化港产城融合,设立沿黄内陆港32个,海铁联运蝉联全国“八连冠”,青岛港跃居全球第四大港,成为黄河流域最大“出海口”、全国统一大市场重要节点。
二是“四张国际名片”焕发新光彩。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挖掘新区海洋文化、齐鲁文化、琅琊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高标准打造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四张名片”。青岛影视基地领航中国电影工业,吸引930余家影视企业落户,拍摄制作《封神》《流浪地球》等300余部影视作品;凤凰音乐节跻身国内一流音乐节;青岛国际啤酒节品牌价值达368亿元,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啤酒盛会;举办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中国民间艺术节等300余场高端展会,获评中国十佳会展名区、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三是营商环境实现新跃升。扎实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出“标准地”“模拟审批”“跨域通办”等创新举措,市场主体43.8万户,全国营商环境评价获优秀等次。推出“一金两贷双保险”,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存贷款余额超8000亿元,打造金融零风险区。
致力宜居幸福,打造城市建设新标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民生福祉、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一是公共服务提质升级。新建改建学校314所,新增学位15.2万个,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引建高端医疗项目17个,紧密型“健康服务共同体”创出“西海岸模式”。以高质量就业促共同富裕,累计新增就业11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万元,获评“中国最佳就业促进城市”。
二是城乡发展协调共进。建成110平方公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打造12个产业振兴集聚区,获批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总投资2048亿元的154个城市更新项目,新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新区召开、经验全国推广。青岛西站、地铁13号线、1号线开通,6号线、第二条海底隧道加快建设,交通体系内畅外达。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8天,获评国家生态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积极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打造全国首家自然碳汇交易中心,未来三年气候投融资金额将达1000亿元。
四是社会治理扎实有效。搭建市民“一家亲”“诉速办”等服务平台,推广“德育乡村”等基层治理新模式,先后5次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坚持党建引领,涵养风清气正好生态
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在学思践悟中铸牢绝对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系列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教育责任制,宣传思想工作有力有效,全媒体刊播新区报道46.2万篇条,新区声音天天传播。
二是在比学赶超中激发昂扬斗志。创新干部激励机制,实施“揭榜挂帅”“擂台比武”“容错免责”,树牢实干实绩鲜明导向,连续4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年轻干部递进式、贯通式培养,经验做法被中组部推广。建立干部监督常态化风险防范体系,推动干部管理监督严在日常、抓在经常。
三是在基层一线夯实战斗堡垒。建立系统、领域抓党建工作机制,组建八大领域党工委,系统推进红旗党组织、红帆支部等“五红”体系建设,成立快递、直播电商等4个行业党委和8个重点产业链党建联盟,打造“骑先锋”“车先锋”党建品牌,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四是在严的主基调中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扎实推进政法队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中央和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反馈意见立行立改,以巡视巡察保障新区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清廉新区”廉洁文化品牌,建成全省首家企业廉洁教育馆,营造以清为美、崇德尚廉的良好氛围。
2024年是西海岸新区获批十周年,站在新起点,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把国家和省、市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区篇章。(来源: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