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特大城市如何种地?
返回列表
查看: 112|回复: 0
收起左侧

特大城市如何种地?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069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12-12 11: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编者按】南京是长三角特大城市,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万亿元,总人口949.1万,人均占地面积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五,土地开发强度达28.31%,土地空间极为有限。然而,从2019年至2022年,南京粮食种植面积从200.6万亩增至207.32万亩,总产量从19.31亿斤增至19.81亿斤。2022年,南京的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在苏南五市中均为第一;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粮食总产有望实现“四连增”。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今以南京这座特大城市为例,剖析现代大都市保持粮食稳产增产的秘诀,为经济发达地区“端牢饭碗”提供借鉴。
11月中旬,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胜利圩,万亩水稻生产基地里粮食收割画上句号,即将开启下一季的龙虾养殖。“今年水稻亩产在1200斤左右,是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当地种粮大户徐建华笑道。
3年前,一场洪水将这里的连片蟹塘冲毁。当地综合考虑圩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水体质量不佳、养蟹效益不理想等情况,将1.47万亩蟹塘重建为连片高标准农田,成为南京最大的“粮仓”。
人多地少的南京高度重视粮食“耕”基,守好地、建好田、养好土、种好粮,并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最大程度挖掘耕种潜力,让一颗颗种子“落地生金”,蹚出一条特大城市种粮新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京浦口兰花塘高标准农田的丰收景象。 王丽华 摄粮食种植面积4年新增近7万亩
在六合区龙袍街道团结社区的500亩基地内,工人们在收割完一季大豆后,眼下又完成了小麦播种。目光越过平坦的土地,远处是一座采砂形成的山坡。“采砂二三十年留下不少坑坑洼洼,高差最大的地方接近100米。”团结村党总支书记陈仕伯介绍。
这些坑洼废弃10多年后变废为宝。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六合分局地矿生态科科长阮兆峰介绍,2020年当地通过削坡填坑,4个月修复废弃矿山,增加500亩地,复垦后种植水稻、小麦。
10年前,南京市11区2县整合为11个区,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速,人口、建成区面积迅猛增长,用地需求激增。然而,在城市持续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背景下,2019年起南京粮食种植面积不降反增,4年新增近7万亩。
南京市委农办主任,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屹说,南京将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生产头等大事来抓,摸排梳理未种土地,优先开展粮食、油料等作物种植,想尽办法挖掘扩种潜力。
“全区重点摸排岗坡地、复垦地、拾边隙地、已征未用地,让土地应种尽种,把粮食种足种满。近3年,六合区粮食种植面积新增近1.5万亩。”六合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郭荣说。
“种得好、卖得好,让农民有钱赚,这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张远山介绍,近年来南京延伸稻米产业链,从卖稻谷到卖大米,效益明显增长。同时,发放稻麦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保护等各项补贴超11亿元,大大降低农民生产成本。
超七成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
“3000多亩水稻一收割完,后头就要跟着种小麦、油菜。”六合区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立友,前阵子忙着抢收抢种,起早贪黑近一个月,干劲十足。“今年水稻亩产比往年新增100多斤,总产量足足增加30多万斤。”
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这样的高标准农田就是张立友丰收的保证。基地位于六合北部山区,水资源少,去年罕见的干旱直接造成水稻减产。“今年政府投资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插秧前放水,水从高处沟渠流下来,在田边汇集,再进行二次循环利用,节水又节肥,再也不怕缺水干旱了。”张立友说。
南京地貌属宁镇扬山地,地形上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格局,低山、丘陵、岗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0.8%,还有大量河流湖泊,种地的自然环境“先天不足”。
地形崎岖极大地限制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十三五”期间,南京整合原市级国土、水务和农委三部门涉农资金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市级投入27亿元,亩均投入标准近5000元,大刀阔斧进行改造。平整土地,建设沟渠道路,配备水利设施,高标准农田连续多年每年以数万亩的面积增长。截至目前,2011年以来南京建成且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145万亩。全市新划定的18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中,已有130多万亩验收为高标准农田,占比超过72%。
南京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继续保持全省高位,仅市级财政年补助资金总额就超亿元。江苏启动投资标准2000元/亩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南京再自加压力,投资标准提高到3000元/亩。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处副处长俞建荣表示,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更高、体系更加完善、设施更加完备,部分早先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跟不上当下的生产需要,亟需改造提升。
农田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去年,南京启动4.35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作,对2010年前后建成的部分损毁严重的设施进行改造或重建;安排1000万元市级专项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管护,这在全省还是首次,今年管护资金追加到2000万元。
不管是“老田”还是“新田”,眼下,南京绝大部分耕地实现“小田变大田”“差田变良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用现代基础设施弥补地形“短板”,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两年耕地质量提高近0.5个等级
“你看看,像这样的大晴天,我们以前都不敢穿皮鞋下田,土硬得能戳坏皮鞋!”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3000多亩水稻已全部丰收到手,公司负责人殷宏宝穿着皮鞋踩了踩刚种下小麦的地,“土比以前松软不少,专家们说,这是因为土里增加了有机质。”
这里是省农科院承担的六合区耕地质量提升“四新”集成展示技术研究项目合作基地。今年秋收,这里的收成达到亩均750公斤。“专家来指导,效果真是好得没话说!”殷宏宝提到的专家,就是省农科院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创新团队的研究人员。在他们到来之前,这里的“马肝土”让当地人直摇头,水稻亩产600公斤就算是不错的收成。
团队首席专家汪吉东介绍,这种土壤学名为黄棕壤,是南京最主要和最典型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黏重,有机质含量低。六合北部多为岗坡丘陵,物理结构差,耕作层浅,土壤肥力整体偏低。这样的地,让殷宏宝十分头疼:一下雨就泥泞,没法开展机械作业;一天晴土就结成块,“硬得像一块块石头”。
两年前,汪吉东开始成为这块基地的“常客”。专家团队们化身“土壤医生”,每个星期都往基地跑,手把手现场指导如何提升耕地地力、科学种植稻麦。
投放新型肥料,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应用新技术加快秸秆腐熟,有利于秧苗生长……专家团队集成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为11块试验田精准施策,精心“养地”。项目区实施前耕地质量等级为5.58,目前耕地质量等级达4.91,提升0.67个等级,地力提高,“瘦土”变成“肥田”。
“长期以来,农民们通过多用化肥提高产量。这是一大误区,长期过量施肥造成土壤酸化,不利于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只有维持土壤肥力,粮食丰产稳产才有保障。”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颜晓元介绍。
2019年以来,南京全面开展沿江5公里区域化肥、化学农药“两减”试点,推进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推广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涉及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等6个板块51个村(社区)。2022年沿江5公里区域内化肥、化学农药施用量分别较2015年减少54.5%、31.4%。2022年较2020年,全市耕地质量等级提升接近0.5个等级,提前完成全省“十四五”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规划中提升0.2个等级以上的目标。
“最强大脑”科研成果优先落地
11月20日,江宁区淳化街道,500亩水稻的收割快要收尾。与一般的粮食基地不同,在这里,收割只是丰收季前一半的工作,工作人员还要根据产量、米质、出米率、抗性等多个指标,对收割的稻谷进行遴选。
这里是南京农业大学土桥水稻实验基地,是该校在全省最大、最主要的实验基地,也是南京新晋畅销品种、万建民院士团队选育的“宁香粳9号”的研发基地。选“美”、选“强”、选“美味”,“宁香粳9号”突破重围,2020年从科研基地走向市场,凭借好吃又好种等优势,3年来在南京的推广面积达10多万亩。
多年来,一个个粮食种植研发成果在南京诞生。南京市有涉农高校院所34家,涉农“两院”院士9名,科教资源优势明显。为了把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请出来”,南京市与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金陵科技学院等签订“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农业科技“最强大脑”,打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壁垒,助力更多农业科研成果在宁优先转化。
撬动科教资源不只在育种端,而是粮食生产全流程被科技“武装”了起来。
北斗卫星用“天眼”指导平地机作业,精准丈量、自动“抹平”田块,避免高低不平造成旱涝不均;“流水线”上制作育秧盘,出苗整齐、秧苗健壮,实现“秧好一半稻”;植保无人机“诊断”水稻长势,根据不同“处方”进行变量精确施肥,为水稻送上定制“营养餐”……浦口区桥林街道周营社区200亩水稻田,成了农业科技集成“大舞台”:好种子搭配好技术,用上好装备,形成好模式,农业科技前沿成果覆盖水稻生产全过程。
这样的技术集成基地,在浦口共有5块。拥有3万多亩水稻田的浦口区与南京农业大学签约,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整县制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
改变农民世代相传的种田习惯谈何容易。“种一季稻只施一次肥,这能管用?”“新品种听都没听过,会比现在种得好?”科研成果落地最终要看实效,面对不少种粮农民的不理解,南京市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全市5个主要涉农区都设有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要推广新技术,就要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张屹介绍,政府示范项目每年都覆盖20多个基地,示范面积在5万亩左右,并通过社会化服务等方式辐射带动50万亩以上。
发挥在宁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专家教授优势,南京累计建设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34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基地、123个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00多个“四新”推广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更多农民提高生产水平。
“新农人”玩转科技担当“领头人”
秋收刚过,高淳区东坝街道淳南农业专业合作社紧接着就忙秋种。一架无人机在田间上空飞几圈,油菜的种子就播下去了。“我从2010年开始从事植保社会化服务,10多年来,我们的植保机械从电动喷雾机、履带式喷雾机‘进化’到无人机,更新换代七八次,效率不断提升。”合作社负责人、80后“新农人”汪君伟会种田、懂技术,能开农机、会卖大米,不再是只能管好一亩三分地的传统农民。
以往,回家种田是农家子弟最后的退路,但现在,种田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传统农业入行简单,但要像现在这样种好、种精,门槛不低。”汪君伟找科研院所合作,拿出一块地专门试种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做实验,同时经常参加农业培训给自己“充电”,“只有不断学习、不停尝试,才能跟上农业科技更新步伐。”
如今,汪君伟的合作社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还给周边大户提供耕、种、管、收、储、销等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4万亩,带着父老乡亲增收致富。他还担任青蓝产业化联合体副理事长、新联会会长、东坝家庭农场联盟理事长,一个年轻“后来者”成为数千名乡亲的“领头人”。
科技在土地上扎根,改变的不仅是农业生产过程和结果,还有人的认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对此感触很深。以前,南京耕地面积小、农业体量小,多年以来落地的产学研项目少,他很少有机会在南京开展生产指导。但近几年,各个区积极洽谈落实项目合作,他几乎把南京涉农区跑了个遍,“我和很多种粮大户处成了朋友,他们对农业科技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应用,南京农业科技到位率明显提高。”
变化的背后,是回到乡村的青年力量在增加。近年来,南京出台相关政策,对来宁就业创业的高素质农民给予全额学费补助,引进一大批“新农人”投身乡村,已有300多名青年大学生享受补助,成为拉动乡村产业发展的人才雁阵。
如今的农业生产主体科技需求大幅增强。“以前我们主要做的是政府投入的项目,而现在我们一半以上的客户都是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数字科技和智能装备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促使我们针对他们的需求开展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落地。”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陈天恩说。
特大城市如何种地?南京守住耕地,养好土地,用好科技,政策发力,为现代都市留下江南田园,维护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来源:新华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987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