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打好秋粮生产主动仗
返回列表
查看: 50|回复: 0
收起左侧

打好秋粮生产主动仗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38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8-16 16: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size=1.125]
  立秋过后,进入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期。8月14日上午,位于中原农谷西区获嘉县位庄乡的一块高标准农田里,一场别样的“拔玉米”伴随着一阵欢笑声正在进行。
  当天,为推动秋粮大面积单产提升,助力全省秋粮丰收高产,全省秋粮作物单产提升及中后期防灾减灾技术培训会在新乡召开。这块地是获嘉县3个现场观摩点之一。
  行走在高高的玉米地里,来自全省各地的70多名农技人员边听种粮大户徐方子的介绍,边查看玉米长势。“这块地里的玉米植株根部,地上部分前3个茎节总高约20厘米,是做过化控的最佳效果,不然一个茎节就差不多这样的高度。”俯身查看一株玉米的根部后,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谢瑞芝停下来讲解,“茎节集中有利于穗粒下降,才能更好地抗逆、防倒伏。”
  “这样的玉米植株重心下降,根系发达,力气小的可能都拔不动。要不大家来试试?”谢瑞芝笑着说。
  原以为轻易拔掉的植株,几名农技人员上前用力拔出后笑着说:“还真是不好拔!”
  有关研究表明,田间茎秆倒伏是造成玉米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前玉米普遍密度每亩4500株左右,我这块玉米单产提升综合试验示范项目田种了10个耐密品种,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最高达到每亩7000株。”徐方子介绍说。
  “阳光是最好的化控剂,但如果在关键生长节点阴雨天气多,就需要化学控制干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获嘉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王庆安说,在玉米生长早期,要根据苗情长势采用化学调控措施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度,让玉米植株重心下降、促进气生根生长,起到增强茎秆的抗倒能力。
  “从种子选育、北斗种植到玉米二次包衣、科学配方施肥,再到规范化的耕种模式、后期病虫害控制、无人机打药等一系列现代农业技术,全面融入了我这块田里。”回想在农技人员指导下成长为流转2000多亩地的种粮大户,徐方子忍不住现场表白对面的专家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你们这群最可爱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无论是水肥供给还是化控管理,所有程序坚持促(促生长发育)控(控株高增加)两条线,前期预防很关键,不能等问题出来了再上劲儿。”谢瑞芝说,目前从现场观摩情况来看,获嘉县的玉米穗数、穗粒数长得特别好,丰产架子已经搭好。
  获嘉县今年秋粮种植面积40.5万亩,其中玉米33.6万亩。借助“中原农谷”东风,该县完成了3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粮食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去年,该县玉米示范方最高亩产达到916公斤,创造了新乡市实收测产玉米新纪录。
  “再过半个月左右,后期灌浆期的水肥管理跟上,能增加千粒重、提高玉米产量。此外,后期做好营养、杀虫、杀菌的一喷多效技术到位,奠定高产稳产基础。”王庆安说。
  徐方子的地里,采用了密植滴灌和精准化控技术和宽窄行种植模式。“原来玉米单株基本只能成一穗,但科技加持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全生命周期营养跟上光照充足,我们试验田里的部分植株实现了一株成两穗。”掰下一穗玉米,看着里面的籽粒开始鼓粒,徐方子说,“科技种粮,高产有方!无论是今年的玉米单产提升还是整体高产丰收,我都很有信心!”(来源:河南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5039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