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草莓能够丰收,全靠股权证贷款,还不用求人找担保!”说起邹城市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心店镇东傅村村民孔祥军赞不绝口。
自从邹城市被农业部、中央农办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以来,通过开展“三资”清理清查,该市各村居建立明白账,因村制宜确定成员身份,对农村集体产权进行科学的资产量化和股权设置,持有的股权可以分红、有偿转让、担保抵押贷款等,有效破解了农村发展资金难题,探索出一条为乡村振兴“输氧供血”的新路。
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量化资产、设置股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本账,村集体也一样,只有把家底摸清了,才能知道如何利用。”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楠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闲置房屋入股等方式参与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实现集体资产由“共份共有”向“股份占有”转变,农民真正成了村集体经济的股东,享受集体经济中的收入分红。
2015年起,邹城对所有村居实行资金、资产、资源、账务、档案、公章管理“六规范”,全面开展“三资”清理清查,建立明白账。在改革中,充分利用前期成果,再次对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重点清核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证相符。对集体资产项目多、数额大的城区城郊村,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清产核资,做到全面、准确,避免产生新的矛盾。对传统农业村侧重清查资源性资产及承包合同、“内部往来”“应收款”等科目,并对承包合同进行梳理规范。
部分村居在过去采煤塌陷地补偿、集体收益分配时,已形成固定的“成员”范围,得到了群众的认可。针对这一情况,为避免产生新的矛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立了“市级定原则、村级定细则、民主定成员”的总体思路。
通过开展“三资”清理清查,各村居建立了明白账,因村制宜确定成员身份,对农村集体产权进行科学的资产量化和股权设置,所持有的股权可以分红、有偿转让、担保抵押贷款等,有效破解了农村发展资金难题。截至目前,全市879个村居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系统录入和报表填报,共清查核实集体资产总额80.83亿元、资源性资产233.39万亩。
搭建“三个平台”
更好服务产权交易
随着农民经营模式的转变,有些农民成了种田大户,而有些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因资金有限,种田、创业致富的梦想始终难以实现。
为破解农村群众贷款难、融资难的“瓶颈”难题,邹城打造农村产权交易“大平台”,成立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邹城公司,依托16个镇街经管站,设立产权交易中心办事处,在所有村居设立联络员,搭建起市镇村三级服务平台。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抵押登记、资产处置和金融服务“四大服务功能”。
建立农村集体股权交易管理平台。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信息、股权量化、收益分红等改革要素整合纳入平台,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出台《邹城市农村集体股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邹城市农村集体股权质押登记实施细则(试行)》,优化贷款流程。
建立农村财务在线服务平台。全面推行村居财务在线记账和会计代理,构建起集农村会计集中代理、村居三资在线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三资监管平台,提升了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截至目前,共发放农村集体股权质押贷款26笔,贷款金额507万元,拓宽了农民贷款融资渠道;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完成50亩以上土地流转交易811笔、贷款金额13.4万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处置交易90笔、贷款金额7400万元,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08笔、贷款金额710万元,完成林权抵押贷款4笔、贷款金额300万,“金融下乡”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成立各种合作社
促进农民增收
“村里有专门的劳务合作社,通过市场化运作对外承揽业务,把村里的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通过培训提高技能,家门口实现再就业。”说起现在的生活,大束镇黄疃村村民王存良的脸上满满的幸福感。
“过去整个村里都是靠种地为主,除了农副产品收益,就靠在外地打工增加收入,生活并不宽裕。”今年初,经过村里劳务合作社技能培训,王存良在本村的建筑工地上干起了包工头。“工资与在外地打工赚的差不多,好就好在能每天回家陪伴老婆孩子和父母。”
受益的不仅是群众,还有村集体。通过确权赋能,黄疃村不仅将全市686多户、2370位农民变股民,更为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股份经济合作社可以在银行开设账户,从事独立的经营活动,我们借此成立了劳务合作社、置业合作社和土地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给咱的集体包括股民创造更大的效益。”大束镇黄疃村党支部书记孔凡成,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邹城市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土地入股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让田黄镇栖驾峪村千余亩山岭薄地为农民带来较好的收益。去年8月份,栖驾峪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自愿将已确权到户的土地2860亩入股到合作社,与村集体土地整合,引入社会企业发展苹果、核桃、黄桃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入股成员每年每亩领取600元的保底分红,年增加集体收入230余万元。
利用产业融合发展壮大集体产业。中心店镇东傅村流转土地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集观光采摘、生态休闲、种植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年产葡萄、草莓等果品1100余吨,创收3000万元,村集体增收80余万元。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更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群众致富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