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文化振兴   张倩:以文化“支点”撬动脱贫“杠杆”
返回列表
查看: 565|回复: 0
收起左侧

[乡风策略] 张倩:以文化“支点”撬动脱贫“杠杆”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10-28 11: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张倩(合江县人社局)

  近日有媒体报道,青海省互助县通过发展以“青绣”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设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开发青绣产业商业价值,将古老指尖艺术打造成了农户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通过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文化“支点”撬动脱贫攻坚“杠杆”,无疑是精准脱贫的一个金点子。
  以“文化+产业”为支点撬动“创收”杠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发展好乡村特色产业,能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能激活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我国有着深厚的乡村资源和传统、活态的文化底蕴。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本乡本土本民族的特色资源,让那些濒临失传的老手艺重新焕发光彩,那些满面尘灰的老物件变身成为电商青睐的时尚品,推动传统文化走出乡村、走向市场。积极通过市场化手段,将传统工艺做成特色产业,将特色产业做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拓宽贫困地区集体和农户的创收渠道。
  以“文化+人才”为支点撬动“就业”杠杆。发展壮大贫困地区的非遗产业,能收“一石二鸟”之功效。一是吸引延揽、培养造就一批人才,二是增加本土就业岗位。非遗产业的发展势必需要一批乡土人才、能工巧匠,这就为乡村留住或引来了“金凤凰”。而过去,在偏远落后地区,青壮年们或为了前途理想,或为了生活生计不得不不辞辛劳外出务工,留守下来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形成了乡村人才短板。没有人才又哪来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呢?“给钱给物千千万,不如一个铁饭碗。”就业是民生之本,当然也是扶贫的主抓手。贫困地区的非遗产业可以提供许多“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让贫困群众坐在家中就能工作,还能兼顾赡养老人、抚养子女。这样的就业方式,无疑能为脱贫攻坚注入更坚实的人才力量。
  以“文化+创新”为支点撬动“创业”杠杆。长久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财富。然而,不少传统工艺由于缺乏现代创意、与生活结合度不高、传统工艺销售展示渠道狭窄等问题,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淡出视线,甚至彻底消失。文化传承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传统工艺也要随着时间发展而创新。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多个文件,积极助力各类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项目传承人创新创业,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而众多的“非遗”小企业也从创新产品、创新设计到积极拓宽营销渠道,让传统文化汇聚成了一股盛大的“中国风”,在“传承”和“创新”中取得了最大公约数,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更好地带动贫困地区实现创新创业。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而要撬起脱贫攻坚这根杠杆,也需要找准文化与市场结合的“支点”,精准发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果,更好地决胜脱贫攻坚。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129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