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闻飞熊(广西环江县党委副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做到注重质量、从容建设”,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县域是实现乡村振兴落地的主载体,县级党委是乡村振兴的一线指挥部,要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群众性和务实性,正确处理四个关系,规划引领乡村振兴。
一、正确处理全盘与重点的关系,突出规划的科学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盘考量、重点发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聚集能够实效动员广大乡村空间的县域单元。乡村振兴规划,首先是国土空间规划,要明确区域管控边界,合理掌握管控强度,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及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这三条刚性控制线代表着底线思维,在此基础上结合县域特点与空间发展战略形成协调一致的全盘规划,统筹考虑国土空间、经济振兴、产业、村庄等领域的专门规划,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明确、具体和科学合理的政策靶向。做到实事求是,不妄自菲薄,也不打肿脸充胖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建设行动,做好村庄规划是重点,这有利于理清村庄发展思路,明确村庄定位、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有利于保留乡村原有风貌,科学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有利于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统筹安排各类资源下沉农村,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村庄规划引领,做到建设有依据、发展有遵循,确保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正确处理城镇与乡村的关系,彰显规划的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村人居系统与城市人居系统的差异广泛存在于各个方面,乡村振兴不能走与城市发展相同的路径,不能通过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来实现乡村现代化,需要探索符合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的路径,引领乡村振兴科学、有序的实施。在乡村规划中,根据各乡(镇)、村(社区)产业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着力提升乡村“形实魂”,如一些地方将不同村庄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分门别类编制村庄规划,合理优化生态、产业、文化、住房布局等。重点实施风貌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保护好一些乡村的山水格局、田园风光、历史文化民族资源,塑造美丽乡村之“形”;重点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盈乡村产业之“实”;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铸牢乡村文明之“魂”。
三、正确处理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保证规划的群众性
乡村是农民的家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乡村建设得好不好,最终是农民说了算,要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化被动为主动。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新性、主动性,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乡村规划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把建设乡村的权利和义务交还农民。另一方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在带动、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或是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提供政策倾斜、资金补贴、人才支持等,增强“造血”能力。充分考虑农民需要,解决好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通水电网等问题。加强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对一些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态和积极参与村庄规划而不知渠道的农民,应加强宣传引导,畅通农民多形式表达诉求渠道,把村庄规划的过程变成组织农民、引导农民的过程,变成培育农民、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的过程,真正让农民从“台下看戏”转为“台上唱戏”。
四、正确处理主要与次要的关系,做到规划的务实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明确村庄布局分类,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尽快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我国行政村(社区),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阶段不同、类型复杂,自然资源禀赋、文化传统等各有特点。对村庄分类和布局要知根知底,按照尊重历史、顺应自然地理格局、保护历史文化、维护群众利益、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科学评估基础上,分清轻重缓急,明确哪些村保留、哪些村撤并、哪些村缩减、哪些村合并。有条件有要求的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示范村进行升级打造。在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认识村庄规划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不能一哄而上、盲目追求短时期内全覆盖,务求规划有用、好用、管用。(来源:中国乡村振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