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人才振兴   马陆亭:面向国家需求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雁阵格局
返回列表
查看: 148|回复: 0
收起左侧

马陆亭:面向国家需求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雁阵格局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261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2-14 09: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马陆亭(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本文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意义出发,进一步阐释教育特别是大学的作用,围绕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对高等学校通过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雁阵格局的思路提供参考。
  01、科技革命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推动力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发展新动能,建设创新型国家。
  世界格局的大逻辑。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跨入高收入经济体的门槛,已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牺牲、创造的主题,又将是世界格局的根本性变化。
  当前,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向未来,国力之争是经济、科技之争,进一步反映在人才、教育之争上。科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创新成为制胜的法宝。我们需要向科技要经济、向教育要人才、向创新要未来。
  当前,人类正经历第四轮科技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特点是各种联动能够自动地“活”起来,能够自行运算、反馈、判断、行动,即智能化实现。人工智能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化的主要区别在于,人工智能是综合性思维而计算机是二进位制的非此即彼的与非门。相比黑白分明的单一思维方式,综合性思维更适合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所以面向未来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我们需要认真梳理四轮科技革命所带来产业变革的“点—线—网—智”特征,补足我们的工业化基础,完善我们的信息化要素,着力向智能化社会迈进。
  创新是发展新动能。
  第四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使得高新科技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合作的核心因素,由创新带来社会变迁、产业升级、新产品涌现、竞争力提高变得愈发关键,创新成为迈向未来的通行证。
  第一,需通过创新来改变经济社会形态。当世界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科技进步就逐步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经济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从不可或缺到愈发重要。时至今日,世界正在逐步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我们应该主动作为,通过科技创新来促进经济业态和社会形态的跃迁,去适应时代要求和满足百姓对高标准美好生活的需求。面向未来,智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强,创新需要智力来实现。
  第二,需通过创新来提高国家竞争力。智能社会需要大平台,赢者通吃,如搜索引擎、根目录、算法、大数据、数据标识、太空定位、芯片、硬件系统等,就像水、电、粮食这些基础性、环境性要素一样,控制在谁的手中,谁就赢得主动。产业安全非常重要,因此,从理论到应用,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推动产业进步,不断提升国家竞争力。
  第三,需通过创新来增强发展的动能。作为后发国家,学习依然重要,并且学术共同体需要相互借鉴、启发和促进,因此,必须推动高水平开放。但主要依靠跟踪、学习、模仿之路已经走不通了。一是我们到了依靠创新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时候,仅靠跟踪、模仿已难以治本。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对我们的封锁加剧。当前美国处于经济产业链的顶端,它当然不希望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而希望中国一直停留在中低端的加工业,受它盘剥,这样才能维持它高消费的富裕生活。面对变化,旧动能动力锐减,新动能蓄势待发,不创新经济社会就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力和实现力是高质量发展的两轮。
  创新产生思想,实现成就现实。创新力和实现力同样重要,共同构成创造,既创又造,创造美好的未来。
  创新的核心在思维。创新发生于认知层面,科学重在原理,当然要通过实践检验,因此,创新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具体包括思维方法与思维水平。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并提出“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实现的关键是转化。需要把原理转化为技术,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技术以科学为基础,技能以技术为支撑,实现力的呈现手段是技术技能。加强实践锻炼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
  面向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发展,经济产业链条需要有全覆盖的创新和实现。每个环节都有创新,既包括由0到1的原始理论创新,也包括关键技术创新,还包括具体的加工工艺创新,当然还有解放生产力的制度创新等。我们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都应该包含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要素,当然侧重点可以有差异,侧重即为类别与特色。
  02、教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在该法总则第四条增加了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表述。这是对新时代教育的地位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现。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
  创新就是探寻现实世界的未知规律,利于自然规律制造出人类所需要的物品,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创新的第一步是发现,发现自然界运行存在的客观规律,这就是科学,即认识世界。第二步是技术,利用科学原理形成技术,这就有了改造世界,技术其实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原来世界上没有的东西现在有了,因此,核心技术的突破非常重要。第三步是工程,运用多种科学原理、集中多种技术形成综合性或大规模的工业化制造实景,只有形成工程的技术、模式、制度组合,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人类,其中的关键技术复杂而综合。第四步是产品生产,批量制造出非自然界存在的人工产品,持续稳定而又有质量精度的保证是其关键,工艺流程也充满着设计实现与创新。当然,作为完整的环节,后面还有市场销售、投资金融、法律秩序等一系列的社会系统的保障。创新无处不在,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由创到造,不断造出对社会有用的新产品。
  创新的每个环节都是通过人实现的。创新的关键在人、核心在人,人才水平决定创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经济社会。
  根据世界科技史的研究,某个国家在特定时期涌现出的科学家多、成果卓越,就会成为那个时期的世界科学中心。贝尔纳最先提出“科学中心转移”论,汤浅光朝进行过具体的统计计算,得出的世界科学兴隆的历史顺序为:意大利(1540年~1610年)、英国(1660年~1730年)、法国(1770年~1830年)、德国(1840年~1920年)、美国(1920年~至今)。而世界教育发达的历史也按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顺序转移。以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期教育史上出现的著名教育家最多为标准将其定义为教育中心,可得出转移时段为:意大利(1430年~1620年)、英国(1631年~1706年)、法国(1764年~1824年)、德国(1776年~1906年)、美国(1889年~至今)。由此发现科学兴隆对教育发达存在着依存关系:二者的基本时间序列一致,相对而言,教育发达时期比科学兴隆时期早些、长些,说明教育的作用滞后一些。
  科学兴隆的前提是教育兴旺,科技强国的背后是人才强国、教育强国。面向未来的世界竞争,经济发达国家必须是创新型国家,而科学技术大国又必然是教育强国特别是高等教育强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作用更直接些,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但关键在人才,基础是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多次对教育工作给予重要指示,于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
  大学的作用在显著增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具有决定性意义,起着决定性作用。高等教育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龙头地位,是知识创新的孕育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地,“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面对世界科技竞争局势,高等教育的作用在增强,高等学校要在解决国家发展问题中成就自我,“双一流”大学更是要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
  03、服务创新高地建设,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加快建设创新高地是时代的要求,没有创新高地很难引发世界科学中心向中国转移,也很难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创新高地不是孤岛,而是在高原上起高台,需要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牵动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有效嵌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需要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实现路径是扎根中国大地。
  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划分及其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上,基础教育是孩子们走出家庭、树立理想的“地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是青年一代通往社会、获得能力的“双车道”,继续教育是融合职业、工作赋能的“营养剂”。因此,基础教育旨在打好人生基础,健康科学全面成长最重要;职业教育旨在对接工作岗位需要,产教融合技能熟练最重要;高等教育旨在满足国家专业需求,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最重要。
  服务国家创新发展能力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为此,需要促进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和高等教育体系活力,进一步深化认识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更大程度发挥高等教育在提升国家竞争力中的作用,增强国家创新发展新动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是特色多样,因此,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推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布局科学前沿、攻克核心技术是“十四五”时期前行的关键。
  大学是学习型、创新型组织,教学、科研、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标志,社会服务则是其走出“象牙塔”最鲜明的特征。大学走向社会,出现分化,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围绕高校形成了经济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大学甚至走入社会中心、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要义,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
  服务新发展格局是教育体系的建设方位。
  一所高等学校,如果不面向社会,短期内好像也能生存,但其土壤必将贫瘠,游离于社会之外的高校终将会被社会摒弃。综观世界,好大学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精神引领社会,以行动反哺社会,都在努力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抓关键、补短板。关键指引领作用的事物,短板是存在的重大问题。关键主要有创新和开放,短板主要是民生和创新,创新既是关键也是短板。
  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要着眼创新牵引服务新发展格局,特别是通过聚焦国家战略形成对创新高地的支撑。现代技术是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现代产业的核心。因此,技术、原理都重要。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的布局,促进高水平开放,重视从0到1的颠覆性突破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着力解决战略性产业、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问题,在以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联通流畅为基础的高原上增强创新高地的峰值和活力。
  实施分类办学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对于经济产业而言,创新是心脏动力,应用是血液循环,都不可或缺;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多样性发展是普及化阶段高等学校的存在形态。因此,不同高校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国家需求中寻找自己的办学方位,在知识传授、思维开发、技能训练的匹配关系上形成自己的育人模式,评价改革要推动和强化学校的特色发展。
  从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脉络看,大致存在着学科理论性、实践应用性和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的学校体系。
  “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我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行业办学曾经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产业蓬勃发展,我们培养工程师的优势不仅不能丧失,而且还要与时俱进。
  我们可按“理论型、工程型、应用型、职业型”来设计高校分类体系,这样既传承了我国高等学校的历史积淀,也吸取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总体符合社会对人才规格的类别认识。理论型高校重视知识创新,工程型高校重视工程实践,应用型高校重视知识应用,职业型高校重视技术技能。
  解决各层次发展问题是高校特色的价值所在。
  面对国家的现实需求,创新是全方位的。大有原始创新、小有技术革新,学校要全面应对,注重解决全生产要素在发展中的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创新,为国家发展服务需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因此,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将发挥龙头作用,纲举目张,牵动不同学校的科学内涵发展,实现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的匹配契合。在抓关键核心技术时不忘发展民生产业,在布局新兴产业时不忘实体经济,在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时不忘乡村振兴,在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时不忘文化软实力。
  具体来说,理论型高校要重视知识创新与理论总结,推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关注原始性创新,关注重大议题,在人才培养上特别重视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工程型高校要面向工程实践多学科解决综合复杂问题,按行业需求逻辑设立学科专业,突出学科交叉与产业融入,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致力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加强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其育人的核心;应用型高校重视已有知识的应用,突出融入经济活动一线开展技术服务与推广,在应用中创新,其主流就是近年来我们推动的转型发展高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场景中,迁移和转化能力非常重要;职业型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努力实现校企“双主体”办学,因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合一是其基本的办学育人模式,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完成职业岗位要求的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培养有技术含量的技能人才。
  作为国之重器,“双一流”大学的重大创新突破更值得期待,因为它们具有对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甚至经济社会的牵引作用。高水平大学要面向未来不负使命,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关注重点领域,重视关键技术和基础理论的突破。
  04、围绕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形成创新人才培养雁阵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要“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这里讲的人才主要是指高水平创新人才。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要形成更为广阔的雁阵格局,为国家各行各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多种类型的创新和实干人才。
  全面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以德为先、还要有真才实学,这需要按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和教育规律开展育人工作,促进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以德为先、能力为重是衡量人才的两个基本维度,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科学成才、全面发展是对根本任务的具体阐释。高等教育要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培养创新人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关乎国之未来、党之未来的根本问题。为谁培养人?“四个服务”讲得非常清楚,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能有任何动摇;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注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怎样培养人?涉及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也涉及我们的“双一流”建设、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相关内容,还涉及高校的分类发展等办学模式议题。
  不同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同。
  高校分类发展有助于学生依据自身特长选择通往社会的桥梁,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不同高校对这些元素取舍的侧重和内容选择的搭配不同,从而形成自己的使命特色,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共同要素都得有,应全覆盖,但权重、内容、实施的选择程度不同、匹配不同、组合不同。
  以前面提到的高等学校分类为例,在人才培养的规格特色上:理论型高校需要特别重视创新思维,在教学安排中就应该体现科学思维方式,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教学评价的重点是“思考程度”而不仅是“知识点”;工程型高校侧重综合实践问题解决,在教学安排上突出思维训练和综合实践并重,对人才评价的体现是“设计实现”而非写论文;应用型高校突出的是知识应用,在人才培养上知识和迁移能力都很重要,学生要学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工作场景中,即实现知识的转化、技术的应用,教学评价点在“应知应会”;职业型高校突出技术技能,在教学安排上要强化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工学合一,教学评价重在熟练性“操作”。不同类型高校要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思维开发、问题解决的匹配关系上实现自己的育人目标,对学生培养环节的课堂教学、作业形式、实践锻炼安排的学时比例与实施方式不同,考核的针对性也不同。
  各高校要思考既有的层次位置和类型方向选择,共同构成国家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雁阵格局,这也就是我们要构建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其中,“双一流”大学要当好领头雁,特别瞄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是国家的重托,也是“双一流”建设目标的要求。
  创新能力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共同要素。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孕育地和创新人才的培育地。面向未来,扎根中国大地开展模式探索是办学的行动点,提高创新能力进行教学改革是育人的行动点,这对于每一所高校的要求都是共同的。
  高等教育是培养教育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每所高等学校都要围绕自己的特色内涵,善用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从人才培养的体系和制度安排上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包括营造创新氛围、关注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创新教育理念、升级教育技术等,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思维训练和实践锻炼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知识、技能、思维力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知识通过传授学习和记忆获得,技能通过培训指导和练习形成,思维通过逻辑训练和心智开发提升。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技能是能力表现的手段,思维是能力水平的体现。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类具有新质的心理活动形式。因而,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思维力是人类一种特有的精神活动本领,可以融入到各种能力之中,如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是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的核心。知识、智力结构搭建得好,学生的思维层次就会提高,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就会增强,就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和成长的需要。高等学校需要深入研究思维过程及其开发的规律,使学科专业建设建立在有序而非堆砌的知识结构中;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科学方法,通过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是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真实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力是要显现出来的,否则就是潜能,或者是高分低能。现代科学的理论问题大多不再是书斋式的了,需要面向社会实践,通过大型科学仪器或模型数据,经过严密实验或逻辑推理来解决。现代工程问题需要研究的科学理论在不断增加,实践和原理相互交融。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日新月异,已有知识也需要不断应用于新的工作场景中,既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技术技能,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现代科学以需求为导向,现代技术以科学为基础,现代技能以技术为支撑;问题、原理、技术、技能多方存在,思维和实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前者是雁阵形态,后者是育人内涵。
  05、结语
  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以各级各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基础,实现相互融通并契合经济社会体系要求。因此,学校的内涵、教育的体系非常重要。促进创新是关键,创新应在解决问题中实现。高等学校要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战略,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培养创新人才,在坚持自身特色中开拓产业方向,在推动开放办学中提升国际影响。(来源:《学术前沿》杂志2021年12月下(微信有删节))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062

有图有真相